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徐寿年,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事川剧表演四十多年,具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  相似文献   

2.
音乐表演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表演的主体--表演者在音乐表演实践中应该具有丰富的艺术文化修养、音乐表演技巧、辩证的音乐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动的舞台表现力等四个方面的能力。本文对表演者应具有的能力和表演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3.
戏曲丑角的表演范畴构成丑角这一舞台形象的重要因素.丑角表演的最终目的则是通过脸谱、服饰、动作、语言等舞台手段,实现其舞台功能,而丑角的舞台功能主要体现在娱乐功能、讽谏功能、调剂功能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荒原与人》的舞台表演中,导演将三十五年前、三十五年后和当下的生活空间整合成一个同存性的舞台空间,并用硬性舞美和软性舞美对这个舞台空间加以丰满,使舞台空间、人物空间、审美空间融为整一的艺术空间。这既继承了现实主义舞台空间的生活真实,又是对现代话剧舞台打破时空界限、后现代话剧舞台高度拟真空间的有效利用。该舞台空间的设置清晰的表征了新时期中国话剧舞台空间的转变轨迹。  相似文献   

5.
基于相关学者在声乐教学中舞台艺术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声乐舞台表演训练实践模式,提出糅合舞台表演实践能力是衡量声乐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如何进行声乐实践做出初步探析,为声乐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戏曲在长时期的艺术实践中所呈现出的写意性表演风格,一直是其最为重要的舞台形态,也是当下戏曲排演时不断探索的主题。温州“南戏新编工程”的六部剧作通过舞台意象的选取、舞台行动的展现、表演节奏的控制等方面成功地在当代的剧场舞台上诠释了戏曲表演的写意性。  相似文献   

7.
阳荣华,川剧变脸第一人,川剧脸谱艺术家。主攻川剧武生、老生,具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主要代表剧目:《战袁林》、《战汉水》、《八仙过海》、《双八郎》等。采访中阳荣华老师介绍了自己的从艺经历、艺术成就及对川剧振兴传承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手风琴舞台表演具有"公开、竞争和一次性"特点,表演者在舞台上面对观众和聚焦的灯光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本文以四名手风琴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手风琴舞台表演焦虑的表现及其原因,从而探索出科学实用的方法来克服手风琴舞台表演中的焦虑。研究结果表明,克服焦虑的方法不能模式化,笔者提出了具体个人具体分析的思路,通过合理归因,使克服的策略能够针对原因对号入座,从而有效地使个人在舞台表演过程中抑制自身的不足,以进入最佳的舞台表演状态。  相似文献   

9.
王超,男,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师从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蓝光临,工文武生,其演出扮相俊美、嗓音圆润高亢、表演细腻。从艺三十多年来在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多次获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表演叙述、舞台美术叙述、剧场叙述以及观众的叙述接受等方面分析了西方戏剧的舞台叙述的表现机制,探讨了西方戏剧的舞台叙述特性和舞台叙述模式,总结出一些戏剧叙事学中舞台叙述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