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首次从中国的30个省级行政区、三大自然区、三大经济地带和六大经济区四个方面进行了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的空间分析。又通过对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分布重心和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分布重心的计量,多方位揭示了中国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的空间差异。对确定中国区域人口发展目标,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平衡,发展区域经济,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口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本盘”。基于“基础设施-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不可抗力因素”的城市生育环境分析框架,以2019~2020年中国省会城市(直辖市、港澳台除外)的数据,运用变异系数-TOPSIS模型和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解析了我国省会城市生育环境与人口增长的复杂因果关系。研究发现:(1)单个城市生育环境因素并不构成高人口增长的必要条件,但生态环境对人口增长发挥着更关键的作用。(2)在无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下,驱动高人口增长的城市生育环境组态有3种类型,分别是环境哺育型、经济刺激型、经济-生态双重驱动型;在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下,驱动高人口增长的城市生育环境组态仅有1种类型,经济-生态双重驱动型。(3)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可抗力因素并非直接影响人口增长的核心条件,但在其持续影响下,生育愈发悲观。(4)导致城市非高人口增长的4个组态均缺乏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核心条件。文章验证了驱动城市高人口增长的等效组态路径,明确了生态环境等因素存在差异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3.
稿约     
《中国人口科学》自1987年创刊以来,发表了大量有影响、高质量的理论文章,及时反映人口与劳动领域及交叉学科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是各界人士了解人口与劳动学科发展的重要窗口,它为国家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理论信息和对策。《中国人口科学》着重刊登具有较高质量的人口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综述、调查报告,内容包括:人口理论与政策研究、人口统计、人口与经济、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社会保障研究、人口与社会、国际人口比较、人口与生态环境、少数民族人口及计划生育理论与实践等。欢迎各界人士不吝赐稿。来稿请直接寄给编辑部,勿寄…  相似文献   

4.
新书架     
中国新疆的人口与环境童玉芬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新疆地区人口变动与干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专著,内容丰富,理论性与实践性兼顾。该书系统考察了新疆地区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演变、变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就新疆地区人口与各类自然资  相似文献   

5.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三大问题的挑战,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平衡和环境问题。而后两个问题又都与人口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研究人口问题不能不特别关注人口与生态环境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与生态环境的问题更加值得我们着力去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甘肃疏勒河流域移民迁入区为例,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燃料供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房木材供应与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移民对迁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移民开发能否与资源环境匹配,能否协调发展等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理论探讨 在人口与生态环境关系问题的研究中,目前学术界一般较侧重于人口数量方面,即讨论由于出生、死亡及迁移等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一些数量方面的变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何种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产生了多大的压  相似文献   

8.
李禄胜 《西北人口》2009,30(5):114-119,123
宁夏是少数民族地区,较为宽松的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快速增殖。由于宁夏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遗留的生态债务使得境内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尤其是人口过度增殖已超出了刚性土地资源的有效容纳力。这不仅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也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文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分析了近年来宁夏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分析表明,当前宁夏尤其是宁南山区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人口数量与生态存量和生态消费之间表现出了明显的此长彼消的关系。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口与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王俊祥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中国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保持世代生存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平衡、协调、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0.
<正>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三大问题的挑战,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平衡和环境问题,而后两个问题又都与人口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研究人口问题,不能不特别关注人口与生态环境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与生态环境的问题,更加值得我们着力去研究、探讨。一  相似文献   

11.
人口生态学是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和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口生态学应运而生并得到蓬勃发展。在我国,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人口生态学也得到较快发展,这方面的论文不断涌现。然而在这些讨论中,往往表现出两种较为片面的倾向,即过份夸大人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和过份强调生态环境对人口发展与分布的制约作用。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对中西部地区人口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带来良好机遇。利用大开发战略实施带来的机遇,做好中西部地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应当是中西部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任务。 一、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 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加快该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这无论对于近期拉动内需,还是远期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平衡、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以及改善西部人口生存环境,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但…  相似文献   

13.
人口、资源、环境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人口规模过大,素质偏低,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已不同程度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人口控制,节约珍惜一切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可再生性能源,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努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口分布、迁移的生态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分布、迁移受环境、历史、经济等多因素影响,但从经济因素分析人口问题,所占比例较大。本文着重分析区域生态环境与人口分布、迁移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并认为:为协调我国人口分布、迁移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关键有两点新思路,一是允许人口分布数量的不均衡存在,二是重视人口迁移的高质量转变。  相似文献   

15.
人口问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从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人口问题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而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与社会进步、人口与资源利用和保护环境以及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相互依赖和制约的问题,是一些非解决不可的极端重要的问题。既然人口问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那么我们就必须从战略高度确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跨世纪发展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稿约     
为了给研究者提供广阔的交流园地,给读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章,2005年《中国人口科学》增加了印张,扩大了容量。恳请各界人士不吝赐稿。《中国人口科学》着重刊登具有较高质量的人口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综述、调查报告,内容包括:人口理论与政策研究、人口统计、人口与经济、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社会保障研究、人口与社会、国际人口比较、人口与生态环境、少数民族人口及计划生育理论与实践等。  相似文献   

17.
西方人口生态学流派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生态学是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虽然目前人口生态学的理论还不够完善、严密,但是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制定人口环境政策等都需要它有长足的发展,因此人口生态学将是未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民族人口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口战略决策的需要,我国学术界对某些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人口与社会经济,民族人口与生态环境,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等,进行了某些单项研究,取得了不  相似文献   

19.
人口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是目前人口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尤其是本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更促进了研究的深入,故出现了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悲观派和以美国西蒙为代表的盲目乐观派。但是,无论是悲观派还是盲目乐观派,都没有从理论上正确阐述人口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着自身不可避免的片面性。因此,本文试图就人口和生态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1991年10月24日至26日,P04项目“中国人口发展前景与对策”课题组在北京召开了“中国人口发展前景与对策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和河北大学等院校的代表就人口预测、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间的关系、人口与生态环境及人口控制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会议期间,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王積业教授、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李宗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