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工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大国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目标。总的判断是:到2020年,以走向服务业大国为重点的经济结构升级的态势基本形成;以走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型改革为重点,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由工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大国,应当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型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传统的加工贸易型企业逐渐涌现出一些问题,如技术水平比较低、污染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升级转型。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些企业成功转型,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低碳经济等。希望这些策略能够对这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政策背景】当前,我国工业发展已经到了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新常态倒逼工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2014年12月9日,成都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未来数年内,成都市将全面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全市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小芬 《经营管理者》2014,(28):149-150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进行的一次社会变革。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对人力资源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有先进科技水平的人才成为稀缺资源,技能型人才也出现短缺。因此,如何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对人力资源进行变革,是人才更适合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以及产业转型与人力资源的相互关系,然后分析了当前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困惑,最后就如何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对人力资源模式的变革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进入关键时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刻不容缓。笔者从阐述企业转升级的含义入手,分析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成功的实践,提出了发展换脑、体制换新、产品换代、机器换人是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最有效的选择,对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转型的重要战略阶段。低碳化发展是我国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笔者通过介绍发展低碳经济目的与动因、工业结构与低碳经济的关系、我国工业低碳化的现状,以及工业结构调整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与政策,希望可以为低碳经济条件下工业结构的调整、转型以及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林金荣 《领导决策信息》2014,(3):F0004-F0004
正随着县域经济不断发展深化,必然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为了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椒江区积极实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经济要素保障、项目全面攻坚、城乡一体发展等六大行动,形成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时期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也是我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智能制造、落实"互联网+"、实现绿色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迫切需要加快绿色转型。该文通过分析海峡两岸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福建如何借助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契机,引领两岸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推动海峡两岸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9.
吴莉 《经营管理者》2013,(27):204-20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出口贸易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系着我国经济产业的结构,也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阶段。由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加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更加的困难。本文就立足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结合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探讨转型升级的措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进一步做强做优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就成为当前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济源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调整优化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是济源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前已经步入经济新常态,由高速发展转为中高速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必然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问题。资源型城市依托资源而起,在转型时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稳定、环境污染等问题尤为突出。文章基于经济新常态的背景,针对资源型城市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对其发展责任进行划分,探究转型期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当前,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国体育产业发展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中国的体育产业在增长过程中同时凸显出一些结构性问题,体育产业面临着产值规模较小、生产效率比较低,以及区域不平衡等矛盾,如何在新发展阶段突破低水平发展态势,实现体育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本文基于人口转型这一微观视角,研究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内生和人本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以从高生育率的数量偏好向高人力资本积累率的质量偏好转变为特征的人口转型对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作用。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以人口转型为充分条件,在人口生育率下降的同时,通过不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使体育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进而推动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笔者简要分析了大连市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而阐述了大连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其中的合理性及不足,借鉴国内外在工业产业结构转型中的经验和举措,提出了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服务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路径,加快大连市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6月1日,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辽宁这个尚未摆脱传统产业、传统发展方式的工业大省,如何全面深化改革,依托创新化挑战为机遇,闯出转型升级新路,成为亟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6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对辽宁装备业转型升级进行了报道。【找准方向,推进六大转变】一是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一方面,围绕装备制造、石化等传统支柱产业,做大拉长产业链,做优做强价值链,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工业的飞速进步令世界瞩目。当前,我国的经济之路要走的更长远,产业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成为回避了不了的课题。产业转型,关键在科技和创新。增强我们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走上产业经济转型之路,是我们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能源具有较高的依赖度,这也是我国煤炭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生产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市场对煤炭的需求有所减少。煤炭企业在没有进行积极转型的情况下,粗放型的管理、生产给企业效益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文章首先分析新常态下煤炭企业管理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背景,并阐述新常态下煤炭企业管理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方向,最后提出煤炭企业管理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策略,以期促进煤炭企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连市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面临着诸多积极向好的经济因素,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必然选择。笔者分析了大连市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及面临的形势,在分析大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现状基础上,明确了今后大连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并提出了今后大连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重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端产业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新型化;大力发展现代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聚效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对促进大连市工业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服务业已经占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数字化革命给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力和新增长点,现代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将消除和打通我国经济内循环流通环节的痛点与堵点,成为双循环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保障。文章从服务业创新升级、融合发展、效率提升3个方面展开数字技术赋能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分析,并依据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从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公共性服务业3个方面分别论述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最后提出数字技术赋能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徐锐敏 《经营管理者》2012,(14):210-211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但是,就文化产业自身而言,同样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文章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西泠印社集团综合改革为案例,从"发展理念,运行机制,科技进步"三个方面论述了文化产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这一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20.
100亿级企业达到24户 田世隆说,2014年,成都市在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工业经济以1313发展战略为引领,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成都全市经济持续保持稳中求进的良好态势,经济总量向万亿元迈进,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持续排名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