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1941—1944年美国对华政策入手,阐述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重点论述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采取的一系列援华抗日政策;驻华军事代表史迪威将军的来华及其使命,揭示蒋介石政府同罗斯福政府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2.
试论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8月美国任命史迪威为中缅印战区盟军参谋长。在其后的岁月里,史迪成与蒋介石发生了极为深刻的矛盾,美国不得不于1944年10月召回史迪威。回国后,消息被严密封锁,记者招待会上,罗斯福在回答提问时说:“史迪威与蒋介石的争吵,不涉及租借法案,不涉及喜玛拉雅航线空运吨位,不涉及战略,不涉及政策,也不涉及赫尔利和纳尔逊,也不涉及高斯的辞职,同所谓的共产党人也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个性问  相似文献   

3.
试论史迪威与蒋介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迪威与蒋介石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表面看,是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实质却代表了美国政府与蒋介石政权之间,甚至是美国战略与亚洲政局之间的关系。史迪威与蒋介石则是这种关系中最重要的人物。史蒋关系的建立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出于早日击败德、意、日法西斯以尽快结束战争的愿望,一改以往对中国的帝国主义态度,从中国抗战开始时的“中立”,进而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援华措施,为改善两国关系作出一定努力。罗斯福为了鼓励蒋介石,“极力保证中国在盟国的同盟中占据中心位置,并答应实现最终目标——收复失地”。为  相似文献   

4.
从史迪威来华职责权限之争看美蒋的不同企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4年10月1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蒋介石的坚决要求下,召回了在中国战区的史迪威,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史迪威事件。国内外史学界就史迪威召回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众说纷纭。本文仅就史迪威来华所任职务职责权限之争所反映的美蒋不同的企图作一粗浅的剖析。1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早已在欧、亚、非三大洲燃烧。美国政府决定采取先欧后亚的政策,即将战略重点放在欧洲,然后再转向亚洲。为保证这一战略方针的贯彻,必须在亚洲战场上牵制日军的主力,使其无力向广大的太平洋地区和南亚次大陆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不直  相似文献   

5.
1944年10月19日,在蒋介石的一再要求下,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召回了美国驻华军事代表、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约瑟夫·华伦·史迪威。史学界把此事称之为“史迪威事件”。这一事件是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关系史上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探讨剖析这一事件的成因,是研究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时不能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此国内史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一、史蒋之间的个性冲突,特别是归之于史迪威的个人性格。二、史  相似文献   

6.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的珍珠港事变,摧毁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也粉碎了美国的孤立主义幻想。事变次日,美国对日宣战。同时在美、英“阿卡迪亚”首脑会议上,决定成立中国战区,应蒋介石之请,罗斯福总统于1942年3月派遣史迪威将军到中国出任中国战区联军参谋长(蒋介石为司令),兼美国中印缅战区部队司令并负责监督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的分配和使用。1943年8月,同盟国东南亚战区成立后,史迪威又兼任了这个战区的副司令。到1944年10月,世界反法西斯各战场都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史迪威指挥的北缅对日战争,斩关夺…  相似文献   

7.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在先欧后亚战略指导下的对华政策充满着矛盾,与蒋介石政策发生了根本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史迪威的离华。文章试图以当时美国对华政策为背景,对其加以分析,从而探讨史迪威事件对于美蒋矛盾以及双方的关系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战场的作用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凸显出来。为此,美国加快了与中国合作的步伐。但是,由于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差异,尤其是在对待中共问题上严重分歧,成为引发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矛盾纠葛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1942年3月,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1944年10月19日罗斯福屈从蒋介石的强硬要求,解除史迪威职务,将其召回国.这是一位职业军人同一个老猾的官僚政客较量的结果.在这场较量中暗含着美蒋矛盾,同时陈纳德、赫尔利等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国特使赫尔利赴华调处国共关系时期是美国对华外交史上备受争议的阶段,综观赫尔利使华的全貌可以说没有脱离罗斯福总统所确定的对华政策轨道。赫尔利与驻华外交官和国务院中国问题专家之间在建立"国共联合政府"上是一致的,他们争论的实质是采取"压蒋"还是"压共"的方式实现联合政府。由于赫尔利本人对中国政治形势的错误认识,走上了无条件支持蒋介石的道路,这使美国的对华政策失去了灵活性而更加僵化。以致走上了片面扶持蒋介石政权的道路,这就为不久后美国在华政策的彻底失败预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1.
罗斯福对蒋介石的态度和他的对华政策息息相关。他执政时,日本已经开始侵华,一段时间里他对蒋政权作出援助的道义姿态,而主流是对日姑息。随着战事的发展,尤其是珍珠港事件之后,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的罗斯福结合当前实用的短期目标与设想的长远目标,开始极力维护蒋介石作为中国领导人的形象,除1944年一段短暂时间里由于在战略方针和军事指挥上出现分歧而导致罗斯福对蒋介石采取压力政策外,大部分时间里基本上是无条件支持蒋介石。  相似文献   

12.
1944年10月19日发生的史迪威事件,是中美双方将美蒋矛盾处理为史蒋矛盾的结果。史迪威将军被美国政府抛弃,成为牺牲品的直接原因在于蒋介石的强硬和坚持,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把自己战后在远东的利益同蒋介石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美国最终不得不向蒋介石妥协。  相似文献   

13.
试论史迪威来华使命失败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4年10月1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召回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中国战区最高司令参谋长、四星上将史迪威,就此结束了战时中美关系史一场复杂的争斗。历时两年零7个月艰辛的史迪威来华使命最终夭折。本文试就造成这一重大事件的原因进行探讨。一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被迫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迫使美国结束了观望,在战争最艰难的时刻登上了战争舞台。美国只有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才可能继续保持其世界强国的地位。在此前一年,罗斯福曾在一次高级会议上与三军参谋长商定:一旦美国被拖进战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罗斯福总统出于战争和战后全球战略的考虑 ,提出“使中国成为大国的政策” ,以促使中国全力进行战争和战后协助维护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和地位。为此 ,罗斯福总统逐步形成支持战后香港主权归还中国的政策 ,并为实现这一政策在战争的各阶段在多层次与中国和英国进行多次外交努力。对此 ,中国的蒋介石政府曾寄予巨大希望。由于英国坚持维护自己的殖民主义利益 ,加上罗斯福总统战争结束前夕的逝世 ,尤其是由于美苏对抗的国际格局的出现 ,美国政府自己改变了这一政策 ,致使战争结束时英国重新占据香港  相似文献   

15.
太平洋战争期间中美矛盾的根源蔡黛云中美两国在二次大战期间,有过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很好的合作。但国民党政府和美国政府之间也有明显的分歧和冲突。从表面上看,这种分歧和冲突反映在蒋介石和史迪威之间的矛盾。实质上,中美两国政府在这一时期的矛盾,根源在于战略...  相似文献   

16.
罗斯福的非殖民化设想反映了美国的利益和要求。战时,罗斯福从他的外交理念和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又基于对中国的深刻认识,适时调整了美国的对华政策,提出了中国大国的思想,让中国成为亚洲的主要托管国,使中国成为他自由战略的最高范例和试验。罗斯福对华外交思想及政策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通过战时在殖民地问题上罗斯福对华政策的改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美国的对外政策的实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前期,苏联推行援华抗日的政策。使中国坚持抗战,拖住日本,以避免日本对苏联的进攻,是这一政策的基本目标;依靠国民党来实现这一目标,是苏联援华抗日政策的鲜明特色。苏联为实现其对华政策目标,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共活动未能起到应有的制约作用,客观上鼓励了蒋介石集团在反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苏联为了其对华政策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共以斗争求团结政策的执行,从而使中共未能有效地阻止蒋介石集团发动大规模的反共行为。因此,皖南事变的爆发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8.
西奥多·罗斯福与排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罗斯福排华态度与政策的演变,分析了导致这一演变的内外因素。指出罗斯福的排华政策既与他本人的种族主义思想有关,也与美国排华势力的巨大压力有关.1905年中国抵制美货运动发生前后,罗斯福倾向于执行一项较为宽松的排华政策,本质上是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美情绪,保护美国在华利益不受损害,而非真的准备放弃排华政策。  相似文献   

19.
滇缅战场与史迪威张曙东史迪威(1883~1946)将军是美国一位杰出的高级将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打败德、意、日为轴心国的法西斯侵略者,他以59岁高龄而受命出征参战,于1942年2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担任中印缅战场美军司令,协助蒋介石组织中...  相似文献   

20.
1941年初,罗斯福派遣其助手居里来华访问。周恩来在给毛泽东的电报中提出,蒋介石以战后割让海南岛为条件之一,与居里就美国对华提供进一步援助达成协议。其实,这一消息纯属误传,因为不仅居里此行并非为美国援华问题的谈判代表,而且要求割让海南岛也与美国对华传统政策和现实利益不相符合,在美国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相关档案材料和研究著作中亦未见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