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讨论 ,始于重建教科书体系探索中的“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之争 ,近来则有融入现代哲学范式的“存在论转向”和“生存本体论”之说。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批判 ,侧重剖析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与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之分歧 ,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意义主要不在于从近代认识论走向现代本体论 ,也不在于以一种新型的本体论体系取代了西方传统的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在于 :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 ,而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进行科学考察和反思批判 ,它是面向现实的批判精神和彻底改造社会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联系,是关于马克思学说整体性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联系是在马克思超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超越哲学领域的哲学批判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即:在超越哲学领域的哲学批判中构建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系统,同时在超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丰富和发展初步完成的哲学革命的成果,最后在这两种互动的批判中基本完成经济学革命并使哲学革命的内容和形式趋于完善。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联系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启示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其学说的整体性实际上包含着对后人研究和发展其哲学的一个最为根本的方法论要求——从其学说的整体性出发来研究和发展其哲学。为此,就必须形成由批判理念、问题理念和时代理念构筑而成的跨学科意识。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形成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科学人学观之前,经历了对黑格尔人学辩证法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逻辑的吸收与批判,交织了人本主义方法论逻辑和科学方法论逻辑的共存和斗争,并通过《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对人的本质的两个基本规定性逐步阐明,最终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系统的科学的人学观。厘清马克思这一早期人学思想及其逻辑演进,对于理解马克思如何实现对近代人学思想的超越和开启当代人学研究范式具有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当代历史与理论语境为参照系,将马克思哲学的精神理解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形而上学批判,这是马克思透视哲学观念的重要前提,由此将哲学视角转向了对社会生活及其文化逻辑的批判分析;第二是从资本逻辑出发,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化进程及其内在的二律背反,这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内容;第三是建构社会批判理论,为未来社会的变革提供一种理性的自觉.如何从马克思的哲学理念出发,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面对当代社会及其文化逻辑,这构成了马克思哲学当代建构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郗戈 《学术月刊》2012,(8):48-54
传统教科书模式系统地遮蔽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性,因而也就肢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要超越这种片面的解释模式,亟需阐明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的统一性,并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逻辑与实质等根本性问题。从历史视角看,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核心内容是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意识不断生成、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相统一的科学方法不断成熟的过程。从逻辑视角看,马克思哲学革命内含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批判三个理论层面,三者彼此交织,结合为一个理论整体。由此,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就是"哲学—政治经济学"总体性革命,其核心在于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意旨并不在于建立某种包罗万象的思辨哲学体系,而是在于开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批判与内在超越的历史路径。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几乎从未对它所坚持的下述五种基本观点提出过疑问:马克思哲学是奠基于物质本体论之上的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历史唯物主义可以通过经验的方法加以证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是马克思的根本方法;偶然性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始终都是边缘性的解释要素;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中介是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而与康德的批判哲学并没有实质性的关系。根据我们的阅读,通过实现由近代西方哲学问题域向当代西方哲学问题域的转换,《问题域的转换》对上述五种论点给出了批判和澄清:马克思哲学不应该被笼统地界定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历史唯物主义不可能用纯粹经验的方法加以确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不是马克思的根本方法;离开偶然性的历史唯物主义必然要堕落为抽象的认识论;重建康德哲学之思维与存在异质性学说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呈现出资本主义形式与现代文明成果的历史性“剥离”进而社会主义新形式与现代文明成果的更高水平“结合”的世界历史趋势,这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普遍性与中国特殊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类现代文明的占有、吸收和创造进程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蕴含着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深刻彰显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当代价值。从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视域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的一条关键脉络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自觉“占有”“吸收”人类普遍的现代文明成果,并持续走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的特定社会形式不断与现代文明成果的普遍物质内容相结合的历史过程。这种历史性结合的主线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先后与民族国家、市场经济、资本要素等现代文明成果、现代性普遍物质内容相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吸收、占有乃至创造现代文明成果的历史过程,也确证和深化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所揭示的现代文明成果与资本主义剥离、与社会主义结合的世界历史趋势。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文明在“社会主义新现代性”中的历史性结合。  相似文献   

8.
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发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论著为标志。这种看法不符合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实际情况。事实上,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早在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便已发生。他的"哲学革命"是一个过程,《批判》是这一过程的真正起点,后来的马克思著作不过是推进、深化了他的"哲学革命"而已。《批判》是真正开启马克思"哲学革命"思想历程的"初始性著作",是他的第一部"新唯物主义著作"。澄清这一点,有助于科学评价《批判》这一早期著作的哲学价值与历史地位,恢复马克思思想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9.
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方法论,这没有错。但是,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从革命时代迈入建设时代以后,它就不仅是批判的方法论,更是建设的方法论,是批判与建设相统一的方法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方法论,运用并展开于实践的批判与思想的批判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的方法论,运用并展开于思想与实践的探索,制度与体制的建构,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之中。不论在什么时候,批判旧世界是为了发现新世界、建设新世界;建设新世界同时也随伴着对现实本身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
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与西方政治思潮具有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在此背景中言说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首先需要有方法论的自觉。在近代人类政治观念的演变过程中,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彻底颠覆了古代关于共同体的政治观念。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哲学的批判与颠倒则是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维度上展开,古典经济学所具有的政治哲学张力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被重新设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对于当代政治哲学的研究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完成从生产型社会到消费社会转型的历史境遇下,鲍德里亚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概念的时效性和解释力提出质疑和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不能仍停留在生产逻辑的水平,因此,走出生产逻辑进入消费逻辑才能探索出当代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新范式.实际上鲍德里亚激进批判的哲学后果一方面隐含着对革命和解放的绝望,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对马克思哲学的革命因素——历史辩证法的彻底遗忘.  相似文献   

12.
林钊 《江海学刊》2023,(5):67-74
消弭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是每个民族现代化进程中必然面对的问题。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民族面临的困境就是如何将深厚独特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其哲学传统纳入法国大革命所开启的现代性框架之中。为此,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提出了“德法同构”的解释范式,指出德国哲学革命在内在性上完成了法国政治革命所表达的现代性原则。这一解释范式得到了马克思等后来者的继承。马克思承认德国哲学的现代高度,猛烈批判德国社会现实与德国哲学之间的脱节。借助于无产阶级这个历史新因素,马克思为现代化中落后的德意志民族谋划的解放之路是,在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市民社会)的新文明(人的解放)中最终实现德国人的解放。在这条解放之路上,马克思以德国文化传统为根基,同时吸纳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的成果,成功将德国哲学的核心要求,即普遍性的实现,提升为共产主义。自中国共产党诞生起,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就历史性地转变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普遍主义与特殊的民族性的融合则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勾勒的“德国人的解放”图景的启示在于,必须要在人类新文明形态的视野中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存在三种基本路径:经典文本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从"走近马克思"到"走出马克思"。在解读经典文本的过程中存在"过度诠释"、误读的倾向;在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对"批判的批判"进行"辩护"和盲目追随的嫌疑;在探索"走近马克思"到"走出马克思"的实践中,不免陷入由"回到马克思"而"停留于马克思"的窠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迫切需要对现有研究路径进行反思与匡正:将文本书写逻辑前置于文本解读逻辑,以文本承载的马克思思想为文本解读的核心内容;辩证地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深入挖掘其问题意识并透视其开放性;实现从"理解马克思"到"运用马克思"和"发展马克思"的研究新路径,形成突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困境的理论意识自觉。  相似文献   

14.
文哲 《学术月刊》2023,(6):206-211
<正>2020-2022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主要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的当代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方法论维度等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我们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视角。由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思想这一“传统”的研究领域又生发出了许多崭新的学术生长点。譬如,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三者有机统一的基础在哪里?  相似文献   

15.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特色多层次文化体系建设,既要求准确把握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以及大众文化三者各自的内容与作用,又要求在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精英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三种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各文化要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作用,推进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产物,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精神实质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的历史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中国革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成功运用和科学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诠释,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具体内容的方法论;在新的历史时期,自觉地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指导,要始终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出发,牢牢抓住科学发展的实践主题,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深刻地诊断了现代性问题,他对现代性的看法是辩证的:一方面肯定了现代性进程所推动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对现代性的核心--资本逻辑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批判,并深刻地指出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对资本的批判在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这一辩证的态度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对"物化"两种形式的明确划界.同时,马克思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摆脱资本逻辑操控下"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而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之路.马克思虽然把批判的基点放在经济事实的现代性上,但是在他的哲学中,经济事实现代性和文化观念现代性的双重批判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今天的西方依然没有走出马克思所批判的现代性社会.马克思的现代性诊断给当代中国的现代性构建提供了方法论遗产.  相似文献   

18.
深度解释模式是近十年国内“回到马克思”理论运动所趋向的理论目标之一 ,它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回到马克思》一书为案例 ,从马克思哲学解释和马克思文本、文本逻辑和历史逻辑、文本语境和文本话语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深度解释模式的方法和视角 ,强调这种模式的建设是以马克思文本为基础 ,在当代科学方法论指导下揭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逻辑和马克思所遵循的历史逻辑的过程 ,也是从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历史地进入当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结晶 ,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成的本质性认识 ,从而确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严整而正确的世界观”,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方法论 ,因此 ,它要求中国当代哲学的发展必须批判总结三类文化资源、面对两种社会现实、解决一个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童萍 《东南学术》2021,(4):66-74
整体性原则是贯穿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也应当成为理解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原则.以整体性原则审视马克思正义观,可以发现秉持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的统一、事实和规范的统一、批判和建构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正义观的整体面相.坚持马克思正义观的整体性原则,对于我们促进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问题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