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宿州市于1997年首次进行了土地定级估价工作.2002年、2006年和2010年又分别进行了土地级别调整和基准地价更新项目研究,根据宿州市城区四期基准地价动态监测项目的成果数据,采用同级各类地价比率指数、同级各类地价环比指数、同类各级地价比率指数和同类各级地价环比指数4种反映基准地价内部结构比率关系的指标,对宿州市基准地价结构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类用地基准地价有较大波动,市区外围土地价格有较大上涨趋势;住宅用地价格在近几年中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工业用地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楼面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具体应用,探讨商住综合用地的地价评估思路。在阐述楼面地价及楼面基准地价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长沙市楼面基准地价水平,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与对比分析方法,提出楼面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在商住综合用地地价评估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并与现行商住综合用地的评估方法(分算法)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楼面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较分算法评估商住综合用地地价,能更真实地体现立体地价水平,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楼面地价的基准地价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楼面地价和地面价的定义出发 ,提出了基于楼面地价的基准地价评估技术路线 ,探讨了应用基准楼面地价评估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宗地地价的计算公式和楼层修正体系 ,提出应用楼面地价评估综合用地地价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基准地价评估工作已经开展了十来年,其理论和方法在不断完善。本文从基准地价内涵、技术路线、数字化计算、样点测算方法、基准地价的合理性判断、宗地修正体系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地价理论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入新的阶段,重点改革领域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仅构成了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的制度基础,而且为乡村振兴提供土地供给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政策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总体趋势趋于市场化配置,但目前仍面临来自市场和制度的双重约束。为此,要从规划编制、市场需求、规范流程、基准定价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加以完善,真正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开发权及处置权的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管理制度上也必须不断完善。本文就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过程中关于样点地价测算方法的选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重点阐述其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三大类。商业用基准地价测算评估,主要运用收益还原法(包括房屋租金剥离和级差收益测算),把地形、地段的级差剥离,揭开了过去的土地隐形交易方式。工业用地地价评估,立足于‘土地的生产费用”,采取成本逼近法;住宅用地地价评估则采用房地产价格分摊法,从现实的房地产买卖价格中扣除非土地因素价格,而推求地价。  相似文献   

7.
中国基准地价评估近10年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查阅与比较分析法,考察中国近10年基准地价评估的研究现状,为今后基准地价评估实践乃至相关技术规范的修订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基准地价内涵不断发展;基准地价评估技术路线逐渐由"从级定价"向"以价定级"过渡;基准地价评估模型与方法愈加丰富;基准地价体系呈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GIS技术在基准地价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据此,提出基准地价评估相关技术规范应尽快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8.
林地估价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背景下林地资产化管理的一项新工作。从林地的收益估算理论入手,结合现行林地和林木资产评估方法,在林地分等定级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以评估林地基准地价为核心的一整套林地估价技术体系,以期为今后绿色国民经济框架下,森林资源的商品化推进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面临立法限制和滞后,土地产权不明,流转机制不完善,收益分配不合理,土地流转价格低廉,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不畅等困境。推进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需要加强立法,明晰产权,确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合理的土地价格体系,并应将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机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土地市场的途径只有政府征收,这无疑束缚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价值,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通过比较成都市和无锡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设计与实际效果,发现成都模式所采取的农民集体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政府引导和监管的方式,是还权赋能的做法,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模式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很好地解决了农村的发展问题。由此得出,在农村的后发增长路径中,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来释放农村土地价值是一种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创新提出建议:政府可考虑还权赋能,放弃对土地收益的垄断;政府与市场进行合理分工,加快农村发展的进度;加大土地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发展;以农民集体推动为主,保护农民利益,进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在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中,流转法律关系以外的主体如国家能否参与收益分配,以及农民集体如何在内部成员之间分配收益,是两个核心问题。以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通过解决上述问题,建立起一套合理合法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土地权属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有关土地权属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流转过程中的土地权属问题进行了总结,找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健康、有序、协调、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内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主要侧重于产权、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有关农村土地市场发育对土地资源配置的作用、对城乡空间布局的影响多为理性判断和现象描述,实证研究相对较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引发的城乡空间演变的解释性研究和评价性研究、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的角色和作用、农民分层和社会空间重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优化等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深层问题之一就是如何使农村利用自己的集体土地财产权实现更大的价值,如何让农民以土地的权益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从中获得更大的实惠,这是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而言,重庆成立农村土地交易所作为全国第一家农村土地交易所的目的是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或通过交易转换为工业、城市建设用地。但从重庆的试验来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厘清和解决:交易的风险、收益分配,村民充分参与,社会对抗的减少,社会成本的节省等等。  相似文献   

15.
土地作为一种基础性生产要素,其政策问题牵系我国现代化进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政策选择、城市住房市场调控都是基于土地之上的深刻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和城市住房市场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结论: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关键不是土地所有权问题,而是怎样处置好用益物权流转、解决好土地收益分配使用问题,通过单独设立土地收支预算、在保有环节出台房地产税等财税政策强力遏制土地和房屋投资或投机需求,以调整、完善土地和住房市场财税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地所有权性质的不同使得房屋征收形成了特有的二元制结构,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在实践中以《物权法》《土管法》等法律作为主要依据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文章通过对2011-2015年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180件二审行政案件的案由、特点、裁判理由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出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实施中存在的不足,指出行政机关征收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法治化建构中立法完善、规范执法、强化司法的路径和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研究集体土地流转问题,采用系统理论方法,在地域分异和土地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用途的不同,设计集体土地流转总系统,建立其四种子系统:即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流转子系统、集体农用地流转子系统、集体农用地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子系统、集体建设用地之间流转子系统,并对农用地内部流转子系统进行典型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依法入市,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突破性举措,集体建设用地中的经营性建设项目,可以不通过征为国有土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有序、公开入市.通过分析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探讨了目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配套措施和建议,为完善和规范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对我国《物权法》中土地征收规定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指出这一制度在适用中还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文章从制度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视角提出完善土地征收制度须与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改革联系起来一并进行。文章的重点是对完善土地征收制度提出具体建议:将国家对集体土地的征收限制为公共利益目的,将现有的非公共利益的土地征收转变为由集体与土地使用者直接协商,由集体将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出让。  相似文献   

20.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建设用地政策演变的3个阶段,即相对宽松的集体建设用地政策、严格管制下的集体建设用地政策、探索试点阶段的集体建设用地政策,并考察相应阶段的农民土地权益的表现,提出在稳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政策创新的基础上,切实保护好农民合法权益的建议:(1)明晰产权,确保农民成为流转主体;(2)实行征地价格市场化;(3)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4)细化耕地保护,完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