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争议与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徐长江  时勘 《管理评论》2004,16(3):45-50
本文对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传统的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和概念提出了质疑,并分析目前学术界对于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结构和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争议及其成因。作者认为,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应该考虑我国文化和管理制度的特殊性带来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注意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与其它概念的融合,从社会关系角度对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公民行为意向的影响进行探讨,特别是从塑造变革型组织文化的角度把研究深入下去,使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为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管理评论》2007,19(9):F0003-F0003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9月10日在京宣告成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教授担任这一研究中心首任主任。中国科学院基础局局长李定、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吕晓澎共同为中心成立揭牌。  相似文献   

3.
黄晶 《管理科学文摘》2011,(29):134-134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社会责任、组织气氛、组织声誉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理论假设模型。结果表明,组织社会责任通过组织声誉和组织气氛中介变量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作用。该研究为组织积极履行和增强其社会责任投入水平提供了指引,实现组织向社会付出和员工向企业付出之间的连接。  相似文献   

4.
《管理评论》2005,17(2):F002-F002
江泽民同志在卜六大报告中指山:“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也使我们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金融体系不健全以及金融资产运作水平低的话,会使一国数十年的辛苦积累顷刻问化为乌有。在经济全球化和同际金融市场高度集成化的今天.国家财富的积累和增长不仅依赖于其实体经济的运作效率和竞争优势,虚拟经济的运作水平和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对114名MBA学员"工作状态分析"自我报告的描述性数据统计和4个典型个案陈述分析,发现:①员工在履行角色内行为的过程中会表现出角色外行为的特征,即角色内增强行为和角色内减弱行为;②角色外行为既存在有利于组织的行为,又存在有害于组织的行为,还存在"无奈的角色外行为";③员工对他人施以的角色外行为会因人情关系的不同而不同。基于此,以中国语境建构了益组织行为与损组织行为双向维度的角色外行为理论框架,旨在初步廓清角色内与角色外行为的关系,并对开展中国特征角色外行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方蔚  徐凌 《管理科学文摘》2013,(18):102-10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步,公民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完善社会区域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本文客观考察了区域公民社会组织的缘起及意义,深入分析我国区域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更好地发挥公民社会组织在社会区域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民工心理授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工作交流网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农民工心理授权对其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显著影响;社会网络对农民工心理授权与其组织公民行为关系有部分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有利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由一系列非正式的合作行为构成。从社会网络角度研究组织公民行为,主要关注的是人际公民行为。本研究试图构建一个中国企业员工人际公行为成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公民行为的成因模型各项指标拟合良好;个体网络中心性通过个体社会资本、个体动机对组织公民行为发挥影响作用;从而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法的一个基本假设,即社会网络中的关系、点的分布和位置等,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点的行为和态度。  相似文献   

10.
IT行业员工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永刚  张健东 《管理评论》2007,19(10):37-42
本文以北京、上海、大连等几个软件行业比较发达的城市的326名IT员工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究IT行业员工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特性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IT行业内员工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且规范承诺、感情承诺和理想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呈显著相关。鉴于IT行业的特殊性,员工们的规范承诺普遍较高.而机会承诺则偏低:IT行业员工在年龄和工作时间方面.组织承诺具有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郭重庆 《管理学报》2008,5(3):320-322
中国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时期,正面临着人类历史上,不论从任何尺度来说,都是规模空前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公平的挑战,一方面取得了最迅速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各种经济与社会矛盾显化,焦点与热点问题涌现,学界自然不能置身其外,不同的学界面对着不同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运用企业行为理论研究组织因素在企业政治行为过程中的作用,分析经济因素、组织因素和企业政治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间接影响模型,采用相关的数据和方法验证了这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因素通过组织因素对企业政治行为产生影响(完全或部分).  相似文献   

13.
档案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对档案进行有序、高效管理更显重要。但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档案管理工作并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导致档案的实际价值严重缩水。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为我国档案的高效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对此人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组织公民行为是指那些员工主动自发从事对组织有利的行为,而员工对组织公平的认知会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产生,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构建了一个以员工个体属性为控制变量,组织公平为自变量,组织公民行为作因变量的研究框架。研究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从新的角度为提高群体的协作、自主和认同程度,提高群体效能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战略和组织研究前沿,混合组织在现实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组织混合性。但有关组织混合性及其表现迄今仍鲜有实证研究结论。本文以典型混合组织——社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行为—结果”理论框架,系统研究了组织混合性与社会影响力的内在关联,并从资源拼凑视角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行为“黑箱”。实证结果表明:(1)社会企业的高组织混合性有利于社会影响力的提升;(2)资源拼凑行为在组织混合性和社会影响力之间起中介作用;(3)数字化能力对资源拼凑行为的中介作用起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深化了组织混合性及其结果的关系,明确了组织混合性在提高社会影响力方面的独特优势,也为数字时代下包括社会企业在内的混合组织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社会网络分析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耀奇  谢礼珊 《管理学报》2013,10(1):146-154
试图从社会网络分析的3个重要概念出发,探究社会网络分析范式、社会网络分析法以及社会网络理论三者的区别与联系,以助于学者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网络分析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比较社会网络理论与管理学经典理论,指出社会网络理论不是对管理学理论的批判与取代,而是一种建设性的深化与补充。最后,总结了社会网络分析在组织管理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组织行为与组织绩效:基于浙江企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本文中,我们利用浙江省企业信息化和组织行为的数据研究了企业信息化、企业基本组织行为和生产绩效、企业竞争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关系。我们的基本结论是:(1)企业生产绩效、企业竞争力和企业创新能力随着企业信息化投资增加而增加。(2)刚性的企业组织行为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生产绩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3)刚性的组织行为对于企业绩效的提高的关键在于刚性组织行为和企业信息化资本以及企业员工和经理合作之间存在互补性。  相似文献   

18.
在工作搜寻研究领域的文献中,理论模型的研究非常丰富,但对理论模型的实证检验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经典工作搜寻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将社会网络这一因素纳入到模型当中,采用实验的方法对社会网络影响工作搜寻者个体行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证实,社会网络作为工作搜寻过程获得相关信息的一种渠道,会对个体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在有社会网络资源可用的情景下,搜寻者个体的期望工资水平会有显著的提高,同时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停留时间会显著的缩短,该结论支持了社会网络对于个体择业过程以及劳动力市场效率的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朱瑜  张浠铃  陈浩 《管理评论》2015,(3):163-173
近年来,组织不端行为已成为国内外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国内组织不端行为的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整合,对组织不端行为的概念内涵、内容、判别、影响因素与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目前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国内今后的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平感是决定公民纳税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对于具有不同社会公平感的人来说,他们的纳税行为也存在差异。本文从权利不公平感、机会不公平感、过程不公平感、分配不公平感4个层次,调查分析社会公平感对居民纳税行为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