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型国家之一,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人民币汇率制度也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和挑战。文章之所以选择波兰的汇率制度改革进行分析研究,是因为波兰改革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波兰的汇率制度改革也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进行的;其次,波兰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宏观经济状况与中国十分相似。波兰当年所面临的问题,今天的中国已经遇到或同样面临着,所以,通过剖析波兰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总结转型国家汇率制度变迁中的历史经验,以期对中国汇率制度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汇率作为开放经济下的关键经济变量,在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轨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特色的6个中、东欧转轨国家(波兰、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俄罗斯),汇率制度变迁表明,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经济因素为经济稳定程度、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开放度。这些影响转轨国家汇率变迁的经济因素,对于确立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即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浮动汇率制也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最大的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贸易摩擦的频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对中外贸易摩擦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中外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并在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就如何解决中外贸易摩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多重生产力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必须同时注重大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中国中小企业从企业总量和所容纳的就业人数来看 ,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过 2 0多年的发展 ,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群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已是不争的事实。该文在对中小企业及其国际竞争力进行概述后 ,论述了企业集群的一般概念和理论 ,对企业集群与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互动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 ,分析了中国企业集群的现状和企业集群与中小企业互动所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政府治理集群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5.
1993年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国内石油企业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经过十几年的艰难历程,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为代表的中国石油企业已在世界30多个国家进行并购等直接投资活动,获得了大量的份额油①。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将中国石油企业所获得的份额油对中国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量化。结论表明,中国石油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完全带动效应是3617.64亿元,相当于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4.01%。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 ,任何一个投资目的地的风险中必然包含了全球的系统性风险因素。同时 ,地理或经济上联系紧密的国家(地区)还共同受区域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中国海外投资目的地的总体风险可分解为全球、区域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研究发现 :总体风险方面 ,发达国家平均总风险显著低于其他地区 ;全球系统性风险方面 ,欧洲国家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开放度高的小型经济体国家受全球系统性风险影响较大 ;作为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最主要目的地的亚洲和欧洲大部分国家受区域系统性风险影响较大 ,可适当增加对与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类似的南美国家的投资 ,分散区域系统性风险 ;非洲国家非系统性风险占比最高 ,而欧洲国家的非系统性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7.
技术的不断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工业革命以前,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在以经验为基础的技术发明方式方面占有优势,这是其经济长期领先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后,由于科举制度的阻碍而未能及时实现向以科学与实验为基础的发明方式的转变,中国和西方的技术、经济差距迅速扩大。为赶超发达国家,新中国选择了违反当时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试图在资本极端稀缺的条件下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导致优先发展部门中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并以价格扭曲、资源计划配置等来保护补贴这些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奇迹般的快速增长,然而双轨制的渐进改革使得原有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之间出现某些制度的不配套,导致经济的周期波动、金融体系的脆弱以及收入分配的恶化等诸多问题。只有完成传统赶超部门内缺乏自生能力企业的改革,消除计划体制中各种制度扭曲存在的原因,中国才能全面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使经济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家节点的拓扑结构和经济属性,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拓扑重要性与经济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国家节点的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表明:俄罗斯、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阿联酋等国的拓扑重要性与经济重要性排名均靠前,地理位置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投资与建设环境稳定,是我国商贸物流企业"走出去"优先选择的投资建设重点;哈萨克斯坦、蒙古、塞尔维亚、老挝等国,拓扑重要性排名靠后,其物流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很大,是潜在的投资建设区域;伊拉克、阿富汗、巴勒斯坦等国拓扑重要性与经济重要性排名均靠后,地缘政治复杂,投资与营商环境不稳定,有着较高的投资建设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前滑雪旅游业已成为国际上80多个山地资源丰富国家的重要旅游产业,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国际滑雪旅游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以运动为主、旅游为辅的初始阶段,运动、旅游融合的发展阶段,扩张阶段和多样化升级发展阶段。世界滑雪胜地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与以日本、韩国、中国为主的东亚地区。在系统归纳法国、瑞士、意大利、美国、加拿大和韩国等滑雪旅游业发达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滑雪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转轨经济中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状况下我国中小企业还缺乏长足发展的优良环境。实际上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曾遇到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的问题,但在这些国家通过制度建设得到了相应的妥善安排,日本、美国、德国、英国、俄国、韩国就是这些国家中的典型,这些国家通过国家立法、政府出面的信用担保、活化有利于中小企业的金融市场等手段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其中的很多成功做法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森林生物灾害造成巨大的环境、经济或社会损失,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关注。目前已有与森林生物灾害有关的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并且美国、日本、德国和新西兰等国也纷纷加强相关立法,并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森林生物灾害国内立法体系。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森林生物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森林生物灾害立法体系还存在一定缺陷,可从上述4个国家的森林生物灾害国内立法中获得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总量GDP、人均GDP、总量财富和人均财富是用来认识和确定中国经济的国际比较位置的四个维度。以2011年轮国际比较项目( ICP)报告的购买力平价为货币转换系数,测算了世界主要国家的以美元计价的上述四个变量,从国家维和时间维两个角度来评价中国经济的国际比较位置。研究表明:中国2014年GDP已达到了17.6万亿美元,为美国GDP的101.1%,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是,中国的人均GDP水平、人均消费水平、居民财富和人均财富水平仍然较低,分别排在90名外、120名外、第3名和60名外,仅是美国的21%、10.1%、30.8%和7.4%,中国居民的金融财富要远远小于美日。从时间维来看,中国2013年的人均GDP水平与美国1941年的相当,中国的人均GDP水平直到21世纪中叶才有可能达到美日等发达国家现在的水平。中国处在经济第一大国与人均水平低下(特别是人均居民消费水平更低)的一种经济状态,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因此,“稳增长”是中国经济当前的首要任务,而“惠民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以改变当前这种矛盾状态。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在彼此的贸易投资结构中都占据了重要位置,这种经济关系对双边日益重要.但从双方贸易和经济合作的问题看,双边贸易的增长速度相对缓慢,相互贸易结构雷同,增加贸易机会的促进作用小,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双边投资关系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不对称投资的问题依然存在,我国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作为海外华商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东盟国家的华人华侨资本在我国利用外资比例中仅占很小比例,随着投资来源的多元化,预计其资金份额在我国利用外资的总规模中还会继续下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将对双边经济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我们应当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双边的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东道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文化制度三大因素出发,对2005年至2012年中国企业在全球176个国家发生的432起跨国并购案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政治制度方面,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投资倾向于政治制度完善的国家;在经济制度方面,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投资倾向于经济制度自由的国家;在文化制度方面,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距离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投资的区位选择没有确定的正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解读RCEP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对RCEP内容和成员国的贸易规模、人口数量、GDP总额、FDI净流入等进行分析,并同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区域内贸易量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认为,RCEP将重构亚洲区域内价值链分工关系,削减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重新定义亚太地区的贸易模式,扩大亚太贸易区的贸易规模与国际地位,推动亚洲区域内的货物、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推进亚太经济圈良性“内循环”,有助于国际贸易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复苏; RCEP将降低中国经济发展所面对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有助于加深和协调中国与周边经济体的经贸关系,满足中国的企业生产和消费者需求,有助于中国发展健康、可持续、平稳的对外贸易和投资关系,发挥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上的引领作用,为构建更稳定、互利、合作的全球经济关系奠定现实和制度基础,为中国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80年代末拉美国家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开展了建立已私有化、自由化和全球化为标志的外向型市场经济改革。改革结果没有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合理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拉美化"问题。究其根源,是拉美各国经济改革中产权制度分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产权的集团垄断、私有化产权分配过程缺乏公平、外资影响产权结构和大企业与小企业产权不平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美两国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背景不同,其教育都有一个本国特色的发展与创新问题。两国在发展与创新本国特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因此,本文重在对中美教育、教学、英语教学及英语教师培训诸方面进行比较、评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农业合作社发展迅猛,但资金短缺、融资难导致其生产经营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强,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的"瓶颈"问题,不仅阻碍农业产业化进程,而且削弱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北美新一代合作社高额入股、股金和交货合同可以转让、限制社员进入和退出等做法,在融资方面独具特色,再加上政府对合作社融资的帮助,有效解决了合作社融资难题。学习借鉴北美新一代合作社经验,结合中国农业合作社的融资现状,可以对初创期的农业合作社采取完善内在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从合作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以及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措施,对成熟期的农业合作社采取减少政府资金帮助、借助资本市场来改善筹资方式等措施,解决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义利观。国有企业一方面要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企业的精神动力、追求文化软实力。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义利观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基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处理好国有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国有企业内部企业人个体与企业集体之间的关系,实现追求“利益”要以“道义”为原则。基于“仓廪实而知礼节”命题,要克服假言判断的误解,从综合判断的角度出发,把“仓廪实”和“知礼节”看作是并存关系,从而实现国有企业“义”和“利”并重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20.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尚书》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经典描述。民生问题连着国运,国运昌盛的重要指标是看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为此,从以下角度阐述了几个问题:民生问题实质上是国民素质问题;提高素质、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是积累人力资本;改善民生必须先改进“民质”,积累人力资本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指出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攸关国家兴衰的政治问题,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