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根据人体泌尿系统的尿液流动特征,建立了管路流体阻力特性测试实验台,在进行清水溶液阻力特性标定实验以及盐水溶液流动阻力实验测试的基础上,对临床上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部分中药单剂和复方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了能改善流动特性,大大降低流动阻力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能源岛余热锅炉的优化设计,对其受热面中广泛采用的鳍片管高效换热元件的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应用相似理论研制了鳍片管高效换热元件传热与阻力特性模化实验系统,并应用该系统对一定结构的螺旋鳍片管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容量、结构、功能和测量精度能满足对各类鳍片管束及换热器的传热与流动工况进行模化实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实验研究了细圆管内氧化铜纳米颗粒悬浮液的流动特性.试验段的管径为0.68mm、1.01mm和1.28mm,氧化铜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0nm,悬浮液中氧化铜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04和0.06,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质量的分数为0.02。实验结果显示,氧化铜纳米颗粒悬浮液的流动压降比去离子水的大,且正比于其质量分数;层流向湍流转化的临界雷诺数小于常规尺度的数值,且正比于管径。  相似文献   

4.
从小管径铜管替代的角度对两种内螺纹铜管的各种参数以及空气侧和制冷剂侧流动阻力进行了分析。并以AS18HR4FTVUH型号产品为例,通过改变流路、改变U型管数目、增加毛细管长度以及增加冷媒等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表明了空调换热器采用小管径铜管后,除了进行流路布置优化外,还需要结合其他方面的改变才可以将换热器的性能调试到与7mm铜管相当。  相似文献   

5.
根据热力学和传热学中换热器性能的基本测试原理,研究开发了空调用套片式换热器综合实验台.该实验台可以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对不同结构形式的R22和R410A蒸发器及冷凝器的换热性能和阻力性能进行实验.通过对R22冷凝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台自控程度高,实验数据精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针对粒物料管道水力输送的特点,设计建造了固液两相流管道输送实验台,着重介绍了实验台的系统结构、测试方法和主要功能,实践表明,该实验台设计合理、功能完善、测试准确可靠,可用来模拟工业管道的各种工况。  相似文献   

7.
采用瞬变测试方法,对5种用于微型燃气轮机中具有高紧凑度的板翅式及一次表面回热器型面的换热特性和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换热表面传热因子j和摩擦因子f的关联式,并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非绝热毛细管中制冷剂流动特性的数学模型,利用隐式差分格式和Runge-Kutta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磨煤机用冷油器的传热及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和研究,利用拟合曲线分离法给出了油、水侧放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传热系数和阻力的计算式.文中指出了影响传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法,可用以进一步改进冷油器的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10.
套片式换热器的管束排列形式一般都是叉排,顺排非常少见.由于顺排形式的套片式换热器通常比叉排的流动阻力更小,因而对一些流动阻力有限制的场合,可以考虑使用顺排形式的套片式换热器.本文即介绍了对某种结构形式的顺排套片式换热器的热力性能的试验情况.试验表明,在某些应用场合,套片式换热器排列成顺排是更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通过理论推导和计算,研究了存在壁面表观滑移的水煤浆管道流动规律.结果表明,滑移层厚度(微米级)对流动有一定的影响,而且由于滑移层的存在引起的减阻取决于无量纲的滑移层厚度,流量随滑移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即线性递增.当滑移层厚度在微米级内增加时,水煤浆的滑移修正系数随之增大,并且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气液两相流双参数测量方法—一利用单一的靶式流量计实现两相流流量及质量含气率的同时在线测量,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具有测量元件简单、待测量少、成本低、易于实用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高分子减阻液注入有压管路系统,使之产生减阻效应,本文提供了一个适用于抽送微量高分子减阻液的小型液体喷射器加料系统,给出了能较好反映实验规律的喷射器基本方程,提出了预报和控制喷射器工作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均速管流量计在气(汽)液两相流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两相流速分布规律重新确定总压孔开孔位置的改进方法。针对垂直上升圆管中气液两相流的速度分布式,具体给出了开孔位置的计算方法及结果,由此得到的均速管如被用于两相流测量,在测量精度、测量范围上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蒸汽流量积算仪中温度及压力变化对测量值的修正方法,介绍了修正系数数据表和查表程序的软件设计。该设计在蒸汽流量积算仪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分子结构对减阻性能的影响,然后通过试验研究找到了一种可供食用的新型湍流减阻添加剂(代号为PSA)。它易溶于水,在通常流动雷诺数下具有15%左右的减阻效果,为在食用系统和生物医学等某些特定领域中应用添加剂减阻技术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长输管道中存在的能源消耗问题,分别从湍流边界层流动特性、拟序结构、条带结构、转捩等方面归纳了沟槽面湍流减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沟槽的几何形状和尺度、流场压力梯度、沟槽面放置方式对沟槽减阻效能的影响。对沟槽面的减阻机理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指出需要利用先进的实验技术如PIV等图像处理手段,并结合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湍流边界层的瞬时流场进行研究,以找出沟槽面湍流减阻的机理。数值模拟了在平板中部横向布置的下凹沟槽的流场情况,得到了一种小涡流动结构,同时验证了这种结构在减阻中的作用,阐述了对减阻的另一种认识,并对沟槽面湍流减阻技术及其工业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铝箔剪切机工作中存在的碎屑收集难题,课题组使用CFD方法计算了不同设计结构时的管路流场,在深入分析挡板布置及支管至出口距离设置对双支管吸力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不同压力 速度耦合分布现象出现的原因,并给出管路优化建议。数值模拟结果表明:2个支管前设置挡板时,第2个挡板会阻碍第1个支管后部气流运动,形成较大低速涡流区,无法形成负压及吸力;当2个支管使用连通挡板时,可以产生负压及吸力,但由于支管至出口距离不一致导致速度差异达62.24%;2个支管至出口距离相同时,在支管口形成均匀负压及吸力,可满足工业需求。此外,支管与主管倒圆角设置时对气流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支管速度可提高6%左右。  相似文献   

19.
在对管料零件成形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空间定位的管料零件设计方法和基于OpenCASCADE的零件 实现,并应用于基于OpenCASCADE的弯管仿真系统,实现其零件设计模块功能。通过实例验证,该设计方法及实现能 很好地完成管料零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