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悦华  谢敬宇 《西北人口》2010,31(6):49-53,58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知识分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贡献。本文将通过分析老年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以及制约老年知识分子发挥其社会价值的因素,提出挖掘和利用好老年知识分子社会价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庚常  彭彦  孙奎立 《西北人口》2008,29(1):65-67,71
借鉴西方典型社会分层指标体系,结合老年人口的社会、经济、身体特性,和我国社会实际状况,采用多种社会分层指标,既按收入财富分层。也按地位身份分层,还按性别年龄和自理能力分层,将我国老年人口划分为:老干部阶层、老年知识分子阶层、老年工人阶层、老年农民阶层、老年妇女阶层和需长期照料老人阶层。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老年人口社会分层研究对于更好的关注老年人口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国内许多报刊相继报道一些中年科学家早逝,如蒋筑英、罗健夫、张广厚、陆家羲,张秋生等。他们都在50岁左右辞世,不能不令人为之叹息。本文统计、分析了吉林大学1983年1月至1988年12月(以下简称六年来)教职工病逝情况,认为吉林大学知识分子中存在早逝现象,党政管理干部表观死亡率最高。知识分子教职员中致死率最高的三种疾病依序为:心脏病、癌症和脑血管疾病。一、六年来全校知识分子病逝情况知识分子的概念似乎尽人皆知,但在具体区分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时却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因为有的部门是按学历区分的;有的部门是按职业区分的;还有的部门是按职务区分的。根据高等学校教职工队伍的实际情况,本文以其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从事脑力劳动的教职员,认定为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4.
中年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生力军,关于中年高级知识分子“过劳死”的提法成为报纸、互联网络的热门话题,其健康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利用“北京市中年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对于其健康自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试图用因子分析与模糊评价方法对于健康状况给以综合评价,以期了解中年高级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希望能为进一步制定、改善和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中年高级知识分子的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及北京市所属企事业单位共计2500名中年高级知识分子以及505名普通人群的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亚健康状态在中年高级知识分子与普通人群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中年高级知识分子并不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的结论.同时对造成中年高级知识分子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年高级知识分子的亚健康状态主要是由于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过大,缺乏体育锻炼,以及与不能落实体检制度和休假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苏萍  张娜艳 《西北人口》2007,28(2):48-50
近年来,知识分子“过劳死”现象屡见媒体,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效应。知识分子“过劳死”现象的产生有其生理、心理、社会性根源,但笔者认为,“过劳死”现象更深层次的是社会文化价值方面的原因。本文试从中国文化的“官本位”思想入手,探索知识分子“过劳死”之根源。  相似文献   

7.
有人看见现在有的劳动力多的家庭富裕起来了,也想靠多生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增加劳动力来发家致富,“多条扁担好致富”。这种观点已经落后于形势了,在我国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只有少生孩子,着重提高孩子的质量,才符合家庭的根本利益。其理由如下: 第一只有少生孩子,着重提高孩子质量,才能使家庭成员在人口社会变动中向上流动。在我们国家,阶级消灭了,阶层还存在,社会分工还存在。比如,就全社会来说,还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国家干部之分。就工人说,有一级工、二级工……八级工;知识分子有一般知识分子、中级知识分子、高级知识分子;干部有基层干部、中层  相似文献   

8.
社会养老服务供需失衡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往学者大多从供给侧或界面障碍的角度进行研究,在此从需求侧角度关注社会养老服务利用的规律性.文章基于“生物人—经济人—社会人”的多元人性假设理论提出研究思路和假设,并使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1568位具有社会养老服务利用行为的老年人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生理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对其社会养老服务利用具有显著影响,社会养老服务利用呈现出“亲知识分子”、“亲中高收入群体”和“亲社会资本”的倾向;城乡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农村老年入主由其生理属性驱动,城市老年人则主由其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驱动.  相似文献   

9.
老年安全: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远 《人口学刊》2002,(3):48-53
老年安全是老龄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老年安全是对老年经济、医疗、思想、权益等保障的整体性表述 ,也是对老年群体社会价值与功能的深层次研究。老年安全理论阐释了老年安全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具体体现为老年安全对社会稳定、老年产业、老年人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实现老年安全的重要步骤是完善多维的养老助老保障系统和促进老年群体的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老年经济实体,也叫“老年企事业”、“老年福利企业”、“老年福利事业”和“老年经济事业”等,为了行文的方便,以下通称为“老年经济实体”。目前,我国各省、市老年经济实体的发展很不平衡,有些省市老年经济实体已初见成效,并且政府有关老年经济实体的一些问题已有成文规定,而有些省市对兴办老年经济实体尚在摸索经验阶段。为促进老年经济实体的发展,下面就有关老年经济实体的一些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胡小武 《西北人口》2010,31(1):33-36,41
中国老龄社会的来临与老年社会问题的凸显,迫切需要实施更加多元且有效的老年社会政策。本文以“老年照顾”为核心理念的“老年主题社区”的开发,本着提供“集约化”服务的理念,探索了老年主题社区开发中如何创新设计理念、服务理念和政策措施,以真正实现规模化、低成本的老年照顾与老年服务有效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2.
女性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群体的一半以上。据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9042万,其中女性4794万,占53%,相当于一个湖北省的总人口,或美、日、德、英、法5国老年人口的总和。这样庞大的女性老年人口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随着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女性平均期望寿命将增长更快。如1981年男女平均期望寿命之差为2.92岁(男性为66.43岁,女性为69.35岁),1985年上升为4.02岁(男性为66.96岁,女性为70.98岁)。因此,女性老年人口在我国老  相似文献   

13.
针对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妇女生存贫困化和边缘化的社会现象,以吉林省2008年度社科基金项目"吉林省百村老年妇女生存状况研究"调查数据为依据,从社会性别视角描述和分析吉林省农村老年女性的经济、政治、文化娱乐、健康医疗、婚姻家庭与养老等方面的生存状况,揭示我国老年女性生存现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特殊性问题。农村孤寡老年女性生存状况较差,农村老年女性生存问题主要集中在孤寡老年女性贫困问题、老年女性健康问题、老年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等方面,并为改善老年女性生存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与贫困发生率估计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文章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和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资料,对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生活状况和贫困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近1.3亿的老年人口中,就业比例为33%,不工作比例为67%。全国老年贫困人口数量为921万~1168万。贫困发生率为7.1%~9.0%。从政策角度看,防治老年贫困的政策应该对目前已陷入贫困或处于贫困边缘的老年人口提供收入扶持,同时防止未来产生新的老年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平均预期寿命,挑战了广为流行的观点.本文首先解释"死亡人口平均年龄"与"平均预期寿命"指标的概念和差异;然后使用2004年在中科院18个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20个单位调查的死亡人口资料,检验"知识分子死亡平均年龄下降趋势"的可信性;并利用全国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权威数据,计算受过本科以上教育人群的生命表和"平均预期寿命",得出中国知识分子预期寿命大大高于普通人群的结论,推翻了"中国知识分子预期寿命比全国平均寿命低17岁"这个流传广泛且被反复引用的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发展使农村家庭呈现出规模小型化、结构核心化、居住离散化的趋势,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随之弱化,农村老年人口特别是农村老年女性的主观幸福感呈现下降趋势。文章应用2015年CGSS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家庭规模、社会支持和健康状况对农村老年女性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家庭规模通过影响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女性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效应;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女性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影响,表现为社会支持力度越大,农村老年女性主观幸福感越高,同时社会支持还通过影响健康状况对农村老年女性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效应;健康状况对农村老年女性主观幸福感既具有直接影响又具有间接影响,直接影响表现为健康状况越好,主观幸福感越高,间接影响表现为通过影响家庭规模间接影响农村老年女性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根据老年照料的主体不同,将老年照料划分为亲情模式、友情模式、自愿者模式、市场模式和福利模式。通过对2011年7月在湖北京山和钟祥进行的抽样调查的资料分析,发现当前农村老年照料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照料模式单一、部分老年人的照料需求得不到满足、老年生活照料问题有不断严重的趋势。导致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亲情模式不断弱化,而福利模式等其他模式没能及时跟进补充。建议在继续发挥家庭照料作用的同时,加强福利模式在农村老年照料中的作用,同时,积极培育老年照料市场,调动多种资源形成老年照料的合力。  相似文献   

18.
老年住宅逆抵押贷款的市场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娟  陈茗 《人口研究》2003,27(6):44-47
1 老年住宅逆抵押贷款的涵义和意义老龄产业 (silverindustry) ,一般指的是为老年人口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和部门 ,横跨第一、二、三产业 ,涵盖满足老年人口衣食住行乐医等各方面需求的多种行业。根据行业特点的不同 ,老年产业可分为 5大领域 :( 1)老年用产品制造业 ;( 2 )老年健康业 ;( 3 )老年建筑业 ;( 4 )老年金融和保险业 ;( 5 )老年休闲业。如文娱、旅游和教育等 (陈茗 ,2 0 0 2 )。老年住宅逆抵押贷款属于老年产业中的金融和保险业 ,而该领域在我国无论金融市场还是老年市场发展中都处于起步阶段和发展初期。生活在中国城镇尤其是…  相似文献   

19.
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女性孤独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9年陕西省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状况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女性孤独感的影响。孤独感已成为影响农村老年女性生活质量的重要的健康问题,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女性孤独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交往面广、代际情感支持丰富和日常生活照料周到是降低农村老年女性孤独感、促进老年女性身心健康、安度晚年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政府制定旨在改善农村老年女性群体心理福利的相关政策、进行有效的政策干预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使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呈现出老龄化+少子化的人口结构新常态。江苏省老龄化比例为20.57%,居全国各省区之首,老龄化区域和城乡差异也更加显著。兴化地区地处苏北农村,呈现小城市大农村结构,经济欠发达,城乡人群的生活水平差距较大。本研究目标人群为兴化城乡老年人群,通过调查城乡老年人群人口社会学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特征和相关性,为政府和社会对老龄化事业的发展与决策提供依据。总计305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城市老年人群已婚、与子女住、文化程度、退休和自觉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等人口社会学特征维度好于农村人群(P≤0.01);而农村丧偶、独居、没有工作和自觉家庭经济情况差等维度高于城市人群(P≤0.01);男性老年人群文化程度显著高于女性(P<0.01);冠心病患病构成比上,农村老年人群显著高于城市老年人群(P<0.01),男性老年人群高于女性(P<0.05);而女性老年人群患高脂血症构成比显著高于男性(P<0.01)。结果提示,兴化地区城乡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差异显著,但城乡老年人群在躯体健康和疾病防治中的差异已经明显缩小,说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变化与人口社会学特征相关联。在经济持续发展和人口结构老龄化的新常态下,社会和家庭应更多地关注和改善老年人群,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群的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