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从世界体系、国内政治和两国间相互作用等三个层次对邦交正常化 3 0年来的日中关系做了回顾和展望 ,认为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的日中关系虽然不能保障 70— 80年代那种亲睦性 ,但也不可能产生 1 971年那种敌对关系 ;日中两国的国内政治 90年代以后都趋于多元化 ;在双边关系中虽然不时出现相互排斥作用 ,但更要看到存在着“相互促进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俄罗斯 ,中国学研究机构主要是集中在科学院系统 ,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是分散在高校和图博系统。一、高校系统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尤其是 90年代末 ,俄罗斯高校系统的中国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表明这一进展的因素之一是 ,教师和研究中国的学者们对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第二个因素是 ,俄罗斯档案和早先无法获取的秘密文件的公开 ,决定了俄罗斯中国史教学与研究的全新水准 ;第三个因素是 ,中国经济的长足进步使俄罗斯人深感掌握汉语的重要性 ,致使俄罗斯的汉语学习大为普及。以往 ,汉语学习与教学…  相似文献   

3.
从19世纪90年代起至20世纪90年代末这100多年间,西方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研究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主题、保守性、连续性和方法论上.涂尔干社会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研究经历了起步--中断--复苏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关于涂尔干思想研究可分为两大层面:一是对涂尔干思想本身的研究,二是从涂尔干理论对分析现代社会的实际问题所具有的启发意义出发进行的研究.国内学者对涂尔干思想的研究在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也存在局部性研究较多而整体性研究较少、对西方最新研究成果关注不够、专业术语翻译不统一、误读原著等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4.
有不少学者指出,虽然传染病是一种生物现象,但人类对于疾病的理解,却无法逃离其所处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并与政治权力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后,疾病医疗史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外学者都对这个领域给予了关注.  相似文献   

5.
地球环境问题是 2 0世纪人类活动带来的问题。臭氧层破坏、气候变化、森林消失、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化学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相互作用 ,加速了环境的恶化。如果对这些问题放任不管 ,2 1世纪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在自然科学领域 ,虽说也有部分学者很早就预见了地球环境的异变 ,并开始了研究 ,但众多学科的专家从事有关地球环境的跨学科研究是在2 0世纪 80年代开始的。国际学术联合会 (Inter nationalCouncilofScientificUnions) 1 986年制订的地球大气化学、生物圈国际共同研究计划 ,是有关地球大气化学、海洋、陆地生态…  相似文献   

6.
智利疆 《日本研究》2011,(4):109-112
美国的日本研究始于19世纪末叶,伴随着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国力的迅速提升,加之受美日关系在二战前后错综复杂的演变等因素影响,不断地在进行着整合与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尽管美国日本学长时期以来受国内外政治影响的痕迹并未完全消除,但这一领域的研究确已历时百年而日臻成熟,并且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优势。90年代以后的最近这20年的时间里,该研究在传统领域内是否又取得了长足进展,以及是否有新的研究领域和动向的出现,本文就将围绕此类问题略做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7.
国际生活质量研究协会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1 95 8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 (J .K .Galbrainth)在其所著的《丰裕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生活质量”概念起 ,2 0世纪 60年代末和 70年代初 ,西方社会兴起了一股系统研究生活质量的热潮 ,吸引了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市场学等诸多学科的学者的积极参与。随着各项研究的深入开展以及国际学术影响的日益广泛 ,1 994年 2月 ,世界卫生组织 (WHO)生活质量研究组在比利时专门召开了“国际生活质量研究协会”成立大会 ,并提出了生活质量领域的 6个主要研究方向。次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帕特托等教授的倡…  相似文献   

8.
文化理论的兴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理论的真正兴起是 2 0世纪 60、70年代以后的事情 ,尤其是 70年代以来 ,不同形式的文化研究传统综合了社会理论、文化批判、史学、哲学分析以及政治分析等领域中的有用成分 ,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文化理论 ,西方文化研究领域自此从单纯地解读文化概念的阶段进入了一个对文化进行理论阐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白如纯 《日本学刊》2004,(2):155-159
20 0 3年 12月 2 0— 2 1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共同主办 ,日本筇川基金会协办的“第五届日本研究青年论坛——— 2 1世纪中日关系发展构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和平宾馆隆重举行。虽然临近冬至的北京已是寒气袭人 ,但北京和平宾馆一楼会议厅里 ,中日两国年轻学者的发言和讨论却认真而热烈 ,天气与人气形成鲜明对照 ,反映出年轻学者对 2 1世纪中日关系如何发展的浓厚兴趣、责任感以及在专业研究领域的坚实功底。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蒋立峰、副所长孙新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秘书长曹全新以及日本…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留学史的研究始于教育史研究大家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一书中对清末民初的日本留学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此后,日本学者实藤惠秀对中国人留日史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中国人日本留学史稿》和《中国人日本留学史》是其代表作。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在日本,以阿部洋为首的研究团体从教育交流史的角度在中国人留学史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在中国,李喜所、王奇生等出版的留学史专著使这一研究有了新的突破。进入21世纪,中国人留学史研究进入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国际会议频繁召开,中日学者交流领域广泛,个人和研究团体的成果丰硕。本文将对2000年以后在日本发表的论文、著作、资料目录等,分类归纳逐次介绍。  相似文献   

11.
兰一斐 《唐都学刊》2007,23(4):113-117
樟叶的长篇小说《五福》首次以小说形式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陕西新军起义波澜壮阔的历史,作品中关于主人翁关中农民之子刘五的成功塑造,是对中国小说艺术人物画廊中草根英雄式人物的塑造的一个极大的丰富。刘五的性格、形象和命运,体现了旧中国农村阶层中豪杰英俊命运的必然性,反映了漫长的历史中底层人物的艰难崛起和迅速殒落的必然悲剧性。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关中农民之子刘五的成长经历和思想行为特点,具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性。  相似文献   

12.
张军 《阅江学刊》2014,(4):74-80
东晋桓温军府是魏晋军府发展的延续。东晋时期军府之间呈现层级化的结构特征,存在宝塔式的纵向层级依附关系。桓温个人身份对桓氏家族的影响很大,他获得的权力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也为桓氏后继者出任军将提供了契机。桓温善于治理和抚民,在荆州有较持久的政治影响力,这些成为桓玄成势的政情、民情基础。桓玄建楚是桓温、桓玄父子两代人努力的结果:桓温执兵权而行北伐之事,再借北伐立威,收功于外,获誉于内;桓玄则在晋末统治集团多方权力角逐中脱颖而出,借父辈余荫兵权急剧膨胀,直至改朝换代。但他们即使在最盛时也未能取得全国兵权。北府将刘裕讨伐桓玄,最终以北府兵击败了以桓氏为代表的荆州兵,并实现晋宋易鼎。某一家族在某一地区的世袭兵权,很大程度上为东晋强藩割据大开方便之门,桓温军府便是兵权私家化的表现之一,这不仅与当时皇权受到削弱有关,也与魏晋以来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杰出的爱国诗人,学人们对他的生平传记、年谱、文学成就乃至戏剧、故事、书法、文物等等青睐有加,研究成果丰硕,而对他于咸淳九年任湖南提刑时所作的5篇判词似无人加以研究。其实,文天祥的判词都是用散文体写成的实判,它们具有事实叙述清楚、理由论述充分、语言简洁明快、表意严谨通俗、论述理由常引经据典等特点,从中可以看出文天祥杰出的司法才能和高明的制判水平,透过判词这面镜子,我们对这位民族英雄、不事二君的忠臣,会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张欧  汪小洋 《阅江学刊》2013,(4):129-136
民间艺术的原生性是民间艺术有别于其他艺术的基本特征,是"民艺学"的重要理论基石。在国内,张道一先生和潘鲁生教授对这一课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孙家正、杨先让、靳之林、吕品田等专家学者亦皆有所论述。在国外,法国艺术家让·迪比费对于原生艺术(或译"生涩艺术")作了较长时间的收集与探索。既往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理论命题的重要价值,因此,亟待开展系统的专题研究。把原始艺术、儿童艺术、民间艺术三种艺术打通互证,将是未来研究民间艺术原生性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魏冬 《唐都学刊》2013,29(3):36-41
韩邦奇一生勤于著述,学问淹博,尤精于《易》《书》音律。其早年大略以程朱理学为源,发明《尚书》《周易》之义;中年则以张载《正蒙》为依,穷极"天人""性道"之理;晚年则重学问之相互贯通,修身之平易切实。其思想学风远承张载,宗源关学,堪为明代关学干城。  相似文献   

16.
赵望秦 《唐都学刊》2001,17(4):27-30
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书写的《李晟碑》,有幸保存至今。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李晟碑》,是经后人剜刻重开,还是被翻刻过的伪品,古今学人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考察碑版本身的历史变化情况,比勘今所见此碑拓本与《唐文粹》所收碑文在文字上的异同,认为不可将今存《李晟碑》视作伪品。  相似文献   

17.
南生桥 《唐都学刊》2001,17(2):65-69
中国古代梦学的著名命题"想因说"有他自己的含义;对比苏轼、唐顺之等古人的论述,可以辨析钱钟书、刘文英等学者对其含义的误解.  相似文献   

18.
王海成 《唐都学刊》2009,25(2):88-91
对张载哲学中的“太虚”一词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而“太虚”又是理解张载哲学的关键之所在,对张载哲学的解释必须从对“太虚”开始。张载的多处论述显示,他使用的“太虚”一词所指正是气的原初、本然状态,在此状态中气之本方得以显现。学界对“太虚”一词的不同理解,其原因部分是由于对“虚”与“太虚”两个概念不加区别。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虚”是气之本性,而“太虚”是原初、本然状态的气,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19.
明成祖定鼎北京,是由许多偶然事件串联而成的,如果没有明太祖的分封,没有建文帝的"削藩",没有"靖难之役"的胜利,任何一个环节缺失,都不会有定鼎北京的结果。而明成祖定鼎北京的政治举措又是通过营建北京的宫殿、修造皇家陵寝来落实的。在这个过程中,明成祖遇到的困难是很大的,他却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定鼎北京的壮举。  相似文献   

20.
刘晓莉 《唐都学刊》2006,22(5):145-148
从曹丕《典论·论文》和刘勰《文心雕龙·风骨》入手,对建安时期的文学现象力求进行接近实际的探讨,尽管建安文学的特征在作家作品中的具体呈现多姿多彩,但是它的基本特征还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感情充沛、气质高华、理致精密、才华宏赡、质实自然、格力遒壮。正因为建安文学有了这样的精神品质,才有了垂范后世的魅力与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