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太想赢,心态就会失衡。越怕失败,就会越怯场。要想做到不怯场,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把好"定稿关",因为只有定了稿,才会定心,才会有定力。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当众发言,应该说很多人都有怯场的经历。真正能在镜头和众目睽睽之下泰然自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者,必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多数人突然遇到比较正式的场合,要当众说话特别是像遇到竞职演讲这种特殊的说话形式时,  相似文献   

2.
古代,"史"本身会说话,因为它是人。《说文解字》曰:"史,记事者也。"就是"用笔记事的人"。后来又发展成记录国家大事的文职官员,也包括在君王身边负责卜筮、星历的人员。《左传·宣公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还有《书·酒诰》:"矧大史友内史友。"……这里的"史"字都是指史官。  相似文献   

3.
应征者能否合格成功录取,面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求职者应该花些心思面谈的应对技巧,方能受到主考官的青睐。 改变用字遣辞 说话时语调明亮开朗,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以为发音字正腔圆、声音宏亮,就算是“会说话”,未免过于单纯。谈话最重要的还是要能触动对方的思维,清楚表达自我意见。要在言谈中表现出诚恳的态度,对方愿意用心倾听,就必须在用语及说话方式上多加注  相似文献   

4.
马小川暗恋徐青青,已经是班里众人皆知的秘密。自习课上,老师一去办公室批改作业,后排男生便炸开了锅。这时,木头木脑的班长便要站起来发言了:“各位同学,请安静一点儿!这么宝贵的时间,怎么能用来闲聊昵?”班长的每次发言都像是自言自语,从来没人理会他。他自觉没了威信,便求助于徐青青:“帮忙说一声吧,让他们别说话了,你看,其他同学都没法儿学习了!”  相似文献   

5.
1958年,在工农业生产全面"大跃进"的感染之下,文艺界的"大跃进"也发动起来。 村村要有李白、鲁迅、聂耳 在1958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作了一个关于文化"大跃进"的发言,其中在讲到15年后中国的文艺时说:到那时,新的文化艺术生活,将成为工人、农民生活中的家常便饭,每个厂矿、  相似文献   

6.
吃不到葡萄就吐葡萄皮。 在公司接了个电话,是制衣公司推销的,不停地说给某某大公司做过统一服装之类。本人逮到对方说话间隙,冲口一句:“我们公司统一不着装!”对方停顿几秒后说了声:“打扰了!”挂断。  相似文献   

7.
《听谗戒》新解洪家宁每个人都有一张嘴,除了咀嚼食物辨别滋味外,它的最大功能就是发言说话。有的人说起话来有板有眼,有根有据,叫人听了感觉舒服,想着信服;有的人说话丢三拉四,东扯西拉,听者往往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中无底;有的人说话丁是丁,卯是卯,好是...  相似文献   

8.
高峰 《人才瞭望》2008,(8):89-89
勤俭就是企业招牌有一位企业家,在一次经济论坛会议上作了一个发言后,刚刚走下讲台,他身边的两个银行经理就问他:“你需要贷款吗?”企业家愣住了,说:“我不需要贷款。”银行经理说:“如果你需要贷款可以随时来找我。”说话间递给企业家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9.
在宁波民间除了家庭亲、联姻亲以外,还有一种特殊之亲,叫作"过房亲"。 "过房亲"就是在民间"交情友谊亲密者,以子女互相寄名"。"过房亲"在宁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结婚多年没有生育过子女或生育以后怕夭折,就认一个过房儿子或者是过房女儿;另一种是担心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身单势薄,将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过房给兴旺之家,有一个依靠照应。这两种情况,属第一种的过房比较多。过房儿子和过房女儿都称过房爹、过房娘为"寄爹""寄妈"。  相似文献   

10.
晓红 《人才开发》2010,(10):61-63
似乎每一个人,在刚进入一个新公司的时候,对崭新的环境,陌生的同事或多或少地都会感受到自己是"圈外人"。而每个公司中都存在主流群体,这样的群体构建了一个无形的人际和信息圈子,他们彼此关注,迅速地传递着信息,  相似文献   

11.
“让实绩说话”好赵贵才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衡量干部的德和才,应该主要看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绩"。我认为这项原则好。一、好在是个硬指标。实绩,就是实际工作成绩,是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和"物化"表现。让实绩说话,不是事前议,而是事后定...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培训中,老师问在场的学员:“你们认为自己很会说话的,请举手。”35个培训学员中只有2-3个人举了手,还是犹犹豫豫的。是呀,凡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说话容易,但是要把话说到位,非常困难。有的管理者讲:我招聘人的时候,看他能力的高低,就看他说话的水平的高低。说话多么重要!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说好话呢?这里有几个技巧和大家分享。 不同事情,不同说法 好事情,用播新闻的方式。前一段时间,培训部外请了公司的一位兼职讲师。我旁听了他的课程,想学习一点东西。课  相似文献   

13.
顺利 《人才瞭望》2010,(6):82-82
教授问学生:"债权人与债务人有什么区别?"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债权人的记忆力好,债务人的记忆力差。" 经济危机,公司考核员工要裁员,考核试题是"一丝不( )"。试卷发下后,老板把人力资源经理叫过来:“考试凡是填‘苟’的留下,填‘挂’的开除。”  相似文献   

14.
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对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关键。小学英语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口语教学初期,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羞于启口的心理,不敢发言,生怕讲错。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开口到主动说话、从不敢说到敢说、从不愿说到想说,可以在这些方面做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5.
张慧 《人才瞭望》2014,(7):51-52
2014年1月,美国"公务员合作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公务员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又创新低。手捧"金饭碗",这些公务员仍然活在无尽的忧虑中,他们担心政府关门会重演,愤慨晋升通道太窄,控诉上司没有魄力还爱给下属"穿小鞋"。作为结果,美国联邦雇员抛弃政府,果断"出走"。美国公务员幸福感持续下降4年前,彼得·奥斯泽格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辞去在联邦政府的"金饭碗"。  相似文献   

16.
平凡最难     
与几位演员在一起,谈到演戏的心得。有一位说:"我喜欢演冲突性强的人物,生命有高低潮的。"另一位说:"怪不得你演流氓演得好,演教师就不像样了。"还有一位说:"每次演悲剧就感觉自己能完全投入,演得真是悲惨,可是演喜剧就入不了戏,喜剧的表演真是比悲剧难呀!"另一位这样答:"那是由于在本质上,人生是个悲剧,真实的痛苦很多,真实的快乐却很少。"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介绍新式苏格拉底研讨法时,老师在介绍如何对学生做出最后的评价时说:“有两种人是不及格的,一种是没有发言的同学,另一种是不听别人的发言自己却一言堂的同学。”他们至今都觉得,第二种不及格的情况令人深思,在如何崇尚个性的美国,其实也是非常强调合作与认同的。  相似文献   

18.
短信平台     
《人才瞭望》2014,(9):109-109
放弃完美,多一份轻松;面对现实,多一份自在;欣赏自己,多一份自信;做好选择,多一份从容;寻找快乐,多一份追求;善待他人,多一份爱心;相信成功,多一份欣喜;不畏失败,多一份执着。——八味人生良药一个专业人士的知识储备,分三个圈:一为"专业圈",指专业知识,必须"精深";二为"相关圈",即与专业关联的知识,必须"熟悉";  相似文献   

19.
韩文 《人才瞭望》2014,(8):12-12
中国古代的人和事,许多都冠上了"寒"字。例如称贫穷的读书人为"寒士""寒人""寒儒"。为什么称贫穷的读书人为"寒士"呢?《史记》中有这样一个典故:范雎,字叔,有才,很穷,投魏国中大夫须贾为门客。一次他随须贾出使齐国,回国后却几乎被毒打致死,被弃入厕所。他苏醒后逃到秦国,当了秦国的宰相。后来须贾出使秦国,范叔故意穿上破旧的衣服来见他。须贾不知,对他说:"范叔一寒如此哉!"接着,他便将一件绨(厚绸子)袍送给了范叔。后来,就用"一寒如此"来比喻人贫困潦倒到了极点。"寒"字有时也用作谦称。例如"寒门""寒舍"常作为对自己家的谦称,"寒荆"是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相似文献   

20.
郭峰 《人才瞭望》2010,(6):72-72
美国——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培养学生独立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美国的中学生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