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代作家的研究,在古代作家研究中向来属于人鲜问津的领域。本文在广征博采金、元时期文献材料的基础上,评述介绍了金代文学家李之翰、王仲通、韩汝嘉、王启、王遵古、王、李献可、魏道明、雷思、王枢、赵晦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对于现存文献中的讹误疏漏,则一一考订辨正、拾遗补缺,力求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
今天,当人们撤去狭隘的批评框架,从汇入世界文学大潮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宽阔视野,以科学的文学观念全面审视我国文学的“现代”阶段时,无论是目前享名的诸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作者本人或是广大的读者们,都会为现有史书的价  相似文献   

3.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刘禹锡的年近九十的母亲去世.在护送亡母灵柩路过衡阳时,接到了柳宗元去世的噩耗.刘禹锡悲痛欲绝,停下来为柳宗元料理后事,并写了《重至衡阳伤柳仪曹》诗,借以寄托哀思.后来,刘禹锡两次写了《祭柳员外文》,并为柳宗元编纂文集.此后,刘禹锡有两年多的时间在洛阳守丧.至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冬,才被任命为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刺史.  相似文献   

4.
三、以“境界”说为核心的《人间词话》一九○八年三月,王国维在海宁娶同乡潘祖彝之女为继室,携眷抵京并继续到学部供职。一九○九年十月,学部设编定名词馆,派严复为总纂,命王国维为名词馆协修。王国维在学部工作直到一九一一年十月辛亥革命发生为止。王国维在一九○八至一九一一年期间,学术思想又经历了一个变化。那就是从怀疑到彻底放弃西方哲学而转向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研究,从词的创作而进一步研究词学理论和“因填词的成功而有志于戏曲”他在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见诸词学方面的有《唐五代二十一家词》、  相似文献   

5.
善写“活的中国”的革命文学家当中国这个东方封建古国的大门一旦向世界打开之后,资产阶级的全部精神文明与当代最先进的无产阶级的精神文明的结  相似文献   

6.
三、以“境界”说为核心的《人间词话》一九○八年三月,王国维在海宁娶同乡潘祖彝之女为继室,携眷抵京并继续到学部供职。一九○九年十月,学部设编定名词馆,派严复为总纂,命王国维为名词馆协修。王国维在学部工作直到一九一一年十月辛亥革命发生为止。王国维在一九○八至一九一一年期间,学术思想又经历了一个变化。那就是从怀疑到彻底放弃西方哲学而转向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研究,从词的创作而进一步研究词学理论和“因填词的成功而有志于戏曲”他在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见诸词学方面的有《唐五代二十一家词》、  相似文献   

7.
由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是一部六卷本、二百多万字的大型作家评传。这部著作的撰稿人多为国内研究有素的专家、学者。他们熔几代人的研究成果于一炉,创造了以传为主、寓评于传、评传结合的体例,准确、精当地反映了两千多年来一百六十多位文学家的生平、创作概貌。因而,被确定为高等院校中文系教材。同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一样,这部著作中的古今地名还存在着缺点、错误。笔者试就璧中微暇,提献一些商疑之处,以就教于编著者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8.
以往的文学史著作对于金代文学的介绍大多极为简略,很难反映企代文学的风貌特色。本文作为多卷本《中国文学通史》中的一章,从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高度考察了金代文学的走向流变,从而突出了金代文学的特殊地位。文章在论述金代前期、金代中期文学的发展时,用详实的材料评价了金代文学的成就。并指出前期作家大多由北宋仕金,作品常常饱含着去国怀乡的思想感情,往往具有感人心魄的艺术力量;中期作家则以昂扬的格调、闲适的情趣见长取胜,表现了由动乱趋向复兴的社会现实,从而把金代文学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为多卷本《中国文学通史》中的一章,在对金代后期文学的论述中,以翔实的材料评介了金代文学的成就,从而突出了金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文中指出,金代后期作家由于置身干戈扰攘的严酷现实当中,于是战乱之苦、亡国之痛便情不自禁地从笔端流露出来,生动地描绘了十三世纪初期中国大地上鼎革易代的社会巨变;而就表现忧患意识的深刻程度看,在中国文学史上令人瞩目。至于女真语文学,有金一代曾经同汉文文学并行发展,本文并就民歌、萨满巫歌和“本曲”等诸多方面介绍了女真语文学的状况,从而为多民族的中国文学史提供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高放、高敬增同志合著的《普列汉诺夫评传》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五十多万字,作者正在对初稿进行修订。本刊先发表该书前言和全书目录,以飨读者,並欢迎读者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1.
特殊的社会必然造就其文学的特殊性,在分析金代社会的基础上来理解金代各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旨在寻找出正确的研究方法。金之侵宋使金初"借才异代"人士的作品内容单调、意旨晦涩;金代文士政治地位低下,使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面十分狭窄;金代以科举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形成文学创作形式主义泛滥;金代统一区域文化的形成,促成文学观念的转变。金代特殊的社会必然造就其文学的特殊性,应依此来分析理解金代各个时期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2.
由已故老校长匡亚明先生主持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收有不少历代文学家的评传 ,我所看到的如曹虹《惠远评传》、杨明《刘勰评传》、莫砺锋《杜甫评传》、陈祖美《李清照评传》、巩本栋《辛弃疾评传》、许志刚《严羽评传》、王英志《袁枚评传》等 ,都写得充实饱满 ,具有集当代研究之大成的意义。张瑞君教授的《杨万里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版 )是新刊的又一种作家评传 ,用近 3 5万字的篇幅全面评述了南宋文学家、思想家杨万里的生平、思想和创作 ,内容丰富 ,研讨细致 ,是近年不多见的扎实而有特点的作家研究专著。杨万里是宋…  相似文献   

13.
文学家 鲁迅     
鲁迅 ( 1 881 - 1 936 ) ,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史家。 1 92 6年 9月至1 92 7年 1月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国学研究院研究教授。鲁迅来厦门大学之前 ,在文坛已声誉卓著。他先后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 ,奠定了中国新文学的基石 ;出版《中国小说史略》 ,开创了中国小说史研究的新局面。鲁迅来厦门大学后 ,原拟开三门课 ,即“小说选及小说史”、“文学史纲要”、“声韵文字训诂专书研究” ,后一门课因选修人少未开。“小说史”课采用他在…  相似文献   

14.
戴逵评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逵,字安道,谯国(今安徽淮北)人,大约生于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车于太元二十一年(396年),是东晋末年一位伟大艺术家、诗人.魏晋南北朝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社会动荡不安.贵族地主们都感到命运的无常,生命的短暂.为了逃避现实,他们中有的追求享乐,生活靡烂奢侈;有的则放任颓废,以酒麻醉自己,寄情于山水丘壑,许多知识分子相信老庄哲学,崇尚谈玄,过着自由狂放的生活.社会风气日益败环.但戴迟不仅做到不同流合污,而且能冷静地看待社会,对追逐名利地位以及伪作旷达狂放之辈,都进行了抨击,表现出他优秀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毕永年评传     
毕永年是清末一个富有叛逆性格的文人,在哥老会中任龙头之职,曾经参与戊戌变法之事,后至日本与孙中山联络,奔走革命。他密切联系长江哥老会,促进了会党与革命派、保皇派的联合。他参与保皇派自立会、自立军事务,参加革命派惠州起义,他所联络的哥老会在这些历史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各种原因,他弃自立会而去,惠州起义亦告失败。失望之余,他削发遁世,最终复萌反满之志,密谋再起,于1901年被清军乱刀砍死。毕永年经历丰富,事迹扑朔迷离,为革命奔波一生。  相似文献   

16.
洪堡评传     
一、青年时代亚力山大·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于1769年9月14日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贵族家庭,少年时候父亲去世,母亲秉承父亲的意愿,认为他有政治才能,希望把他培养成为一个政治家。18岁时他被送入奥德河上的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哲学和法律,随后又转入格廷根大学。格廷根大学是当时德国学术活动的主要中心,在这里他有机会受业于大动物学家卜卢门巴赫(J. F. Bhlmenbach),启发了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也就在这里他得以结交有进步思想和旅行经验的学者和作家福尔斯特(G. Forster)。这时他逐渐觉得自己很难再按照母亲的愿望去成长,终于得到母亲的同意,经过在汉堡贸易学院短期停留之后,就在22岁时进  相似文献   

17.
慎到评传     
(一)慎到的生平片断 慎子,名到,战国赵人。(约公元前350—公元前275年)战国时早期法家学派的代表。现在为慎到作评传,是件比较困难的事。一是由于古人对慎子没有留下较完备的传记资料;二则因为年代久远,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活动范围以及思想倾向等形成了许多种意见,至今,在没有新的确凿史料发现以前,难成定论。因此,这里只能就慎子生平中几个有见于史书的片断及其思想的主旨,作一浅述和分析。 慎到,在先秦颇有影响。《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都提到过他。在慎到一生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稷下学宫渡过的。稷下学宫,是当时设置在齐国稷门之侧的有名的学术研究场所。学宫在齐桓公时便初有规模,威宣两朝,“喜  相似文献   

18.
赵声评传     
赵声是辛亥革命早期的重要性领导人之一。他参加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多次组织发动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武装斗争。在争取、掌握、转化、改造新军,变统治者军队为革命军队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具体策划、组织并领导了举世闻名的黄花岗起义。他短暂一生中所从事的革命活动,均对后来武昌起义的胜利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李汝珍评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篇小说《镜花缘》作者李汝珍是清朝河北大兴人。生卒年不详,据胡适、孙佳讯等考证,约生于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约卒于道光十年庚寅(1830),享年约为68岁。主要生活在乾隆中期经嘉庆到道光初年、鸦片战争的前夜,西洋文明的炮弹还未轰开“老大帝国”闭关自守的紫金城宫门。他主要的活动地区为海州板浦(今属江苏省连云港市),与兄李汝璜(板浦盐课司大使)一齐生活,其阅曾两度去河南任小官。对李汝珍成长影响比较大的一是李汝璜,字佛云,监生,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从大兴移家到板浦,次年任板浦场盐课司大使,嘉庆四年(1799)卸任,嘉庆六年(1801)调任淮南草堰场(离施耐庵故里、张士诚起义的白驹场仅三十六华里)大使,前后住板浦计20年,  相似文献   

20.
诸葛亮评传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这是卓越的政治家王安石满怀激情赞美诸葛亮的诗句。诸葛亮这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是封建社会里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东汉末年、三国初年的法家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