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自治组织的概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中介组织等相似概念,不能代替社会自治组织概念使用。该概念有其独立的内涵和外延。社会自治组织的本质是一定范围的社会成员自治自律。该组织具有自治性、自律性、组织性、社会性、公益性、事业性、社会中介性、非营利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等基本性质。确定该类组织的范围,除考虑基本性质外,还应考虑无依附关系、成员普遍、组织开放、一定规模、公共事业等原则。该类组织的常见类型主要有职业自治组织、行业自治组织、学术自治组织、社区自治组织以及综合自治组织。针对有关法律问题,学术界及国家有关部门应积极进行研究和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2.
城市住宅制度的变革产生了住宅所有者的群体 ,该群体的成员不同于传统的住宅分配体制内的城市居民 ,由这些群体构成的社区也成为不同于传统城市社区的新型社区。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业主委员会的个案调查 ,试图分析这一真正的居民自治组织产生的社会背景或必然性 ,探讨该组织自治管理社区的可能性 ,以及考察这类新型社区中主要纠纷的产生原因和自治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立媛 《社科纵横》2010,25(12):12-14,17
党的十七大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使我国民主政治制度体系更加系统和完整,敦促基层民主沿着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发展,体现了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基层在村(居)民自治实践中积累和创新的经验给以肯定并推广的思路,有利于调动基层社会成员主动、平等参与自治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结合。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应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实现党的领导与基层群众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高度关注民生,始终维护民众的权益;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扩大自治范围。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自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自治的一个根本性特点是自治体的社会成员都能自觉地、自主地参加社会管理。根据自治的程度,社会自治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种基本类型,依次为市民自治、人民自治、全页自治。这三种社会自治模式在性质、内容、范围、形式、主体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因而构成了社会自治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并分别适应于市场经济社会、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和未来社会。分析我国的社会现实可知,我国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市民社会过波的时期,相应地,社会自治只处于向市民社会自治过渡的起始阶段。要实现我国的市民自治,必须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民主政治的建设,为社会自治创造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坚持党组织领导和村民自治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村民自治的关系,既巩固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又保证村委会依法履行职责,还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作为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当前农村居民对民主政治的热情已不仅仅停留在直选村委会及其成员的水平上,他们对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追求社会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民主。农村社区不具备村委会的“半、行政管理”性质,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管理与自治组织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 ,中国城市社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社区内除了居委会之外 ,出现了业主委员会和各种社区服务中心等自治性居民组织。这类组织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城市社会的面貌 ,对加速中国城市社会的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将起到的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认为 ,自治与管理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有机体 ,首先 ,目前的社区自治组织还没有达到可以脱离政府的支持而独立存在 ;其次 ,自治组织是为社区居民利益服务的机构 ,它离不开老百姓的积极参与 ,缺乏群众基础的自治组织同样也无法生存 ;再次 ,社区自治组织的设置与其它类型的组织有本质的区别。一方面要从居民利益出发 ,另一方面自治组织和非营利和非政府性也是它有别于其他组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一环,在于推进政府公共职能社会化,合理定位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在承接政府公共职能社会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目前社区自治组织相对来说还处在被动和尴尬地位,解决政府公共职能社会化问题,减轻社区自治组织角色之间的张力,在于创新社区自治组织职能与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以服务社区治理为抓手,积极探索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走出了一条具有马鞍山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依法登记和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585家(登记64家、备案521家),这些社区社会组织为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互动提供了组...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架构下的中国乡村政治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宝成 《探求》2001,(3):74-76
20多年村民自治的实践,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政治民主、政治稳定、政治制度化等,笔者拟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村民自治对于中国乡村政治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乡村杜会的政治制度化已初显 端倪 政治制度化是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指政治组织、政治运作和政治程序获取价值和稳定的过程。对于中国的乡村社会来说,乡村社会的政治制度化就是指将乡村政治权力的产生和运作置于相关的制度规范的约束之下。中国村民自治已经从初始时期的自发自治状态发晚到今天的具有一定制度化的初级阶段水…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城市社区,虽然公民社会的建设主要是从居委会这样的自治组织着手进行的,但可以从理论上与实践中看到公民社会建设的另一条途径,其起点就是社区内更"草根"化的结社组织。从公民社会建设的角度看,社区内的草根结社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有着大不相同的结果。自治组织更容易突出国家与社会消长性的权力关系,而从结社组织出发,可以引导出建设性的国家—社会关系;建立自治组织所需的社会基础条件比较苛刻,而从结社组织入手,能够培育人们的参与意识与治理能力、提高社区内的社会资本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