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论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时指出:“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要给予必要的支援,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符合这些地区实际情况的政策,增强它们的发展活力,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繁荣。”这段话告诉我们,除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自身的活力,这就为我  相似文献   

2.
外部环境因素可以对一个国家反腐败战略制定产生重大的、决定性影响。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反腐败战略制定的内外部战略条件、长期战略目标、战略选择、战略实施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制定反腐败战略时,只注意反腐败战略本身,忽视影响反腐败战略制定的外部环境因素,其结果必将是制定的反腐败战略不切合实际,在实施过程中亦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国家有国情、地区有地情。延边做为一个自然地理单元和经济地域,有它自己的地情,包括它特有的地理位置条件、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资源,交通运输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等。构成延边地情的这些因素和条件,应该成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然而,正确地认识地情,进而制定出符合地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当今世界,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即同样独立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基础与自然条  相似文献   

4.
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化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它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对组织和领导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增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方针,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那么,如何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条件下研究和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模式,就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对受重视较少的中部地带相对贫困能地区的研究更显得重要.一般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带中相对贫困落后地区或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如矿产资源贫乏、土地贫瘠、灾害频繁等,或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如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人口素质低、经济基础差等,而导致其经济发展迟缓、经济效益和人均收入低,自身发展活力不足,成为相对比较贫困的.事实上,这类地区所面临的发展选择只有二种,一是立足于当地实际以自主发展为主,二是等待和依赖邻近的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扩散和投资.本文以中部地带中的一个较典型的贫困县——黑龙江省林甸县为主要研究目标,运用区域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市场经济的理论及系统论、区位论的观点,对其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试图为其摆脱贫困,走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一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论民族高校发展战略选择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高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设立以来为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高校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论文在分析民族高校发展战略的定位与主要内容基础之上,提出民族高校发展战略选择的外部环境适应评价,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民族高校发展战略选择的定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已日益成为我国不发达地区(主要指内蒙、宁夏、甘、青、新、藏、滇、黔、桂九省、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由于不发达地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迥异于沿海发达地区,因此,不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不能照抄照搬发达地区的成功模式,应当从自身特点出发,寻找出切实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围绕延边州的经济发展问题,人们提出了不少良策,见仁见智。笔者认为,目前延边州经济发展的关键是金融问题。一、延边州区情特点与现行金融模式就一个地区来讲,金融模式的最大生命力在于它是否与该地区区域特点相符合。如果金融模式与该地区区域特点基本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隐形冠军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独特而普遍的现象。独特性在于其具有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而又不广为人知;普遍性在于其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大量存在。隐形冠军企业的成功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明确而一致的战略逻辑;第二,独特而有效的经营模式;第三,注重自身经营品质和强调与客户的互动关系。对我国许多中小企业而言,应当学习和借鉴隐形冠军企业的战略逻辑,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互动整合,把在全球化经营过程中获得领先市场地位作为企业的重要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企业相比较,由于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企业面临的市场条件、宏观政策环境、体制约束与所要解决的利益冲突均存在着自身的特点,因而其在企业组织形态、演化动力、演化机制及途径等方面也就存在着自身的一系列复杂性与特殊性。此外,考虑到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企业组织形式演化的历史实践以及俄罗斯、东欧等地快速私有化的教训,在企业组织演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决不能照搬发达地区的企业组织模式,而必须要结合本国的经济体制、制度特征及经济发展战略来进行有效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具有不同特点,因此,在反危机政策方面也存在区别。通过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和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比较发现:在危机爆发阶段,美国采取了超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东亚国家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美国政府出台政策较少考虑外部均衡和汇率问题,而东亚国家则将稳定汇率作为重要目标,通过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美国政府直接对实体经济进行救助,而东亚国家较少救助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2.
周颖  纪振强 《南都学坛》2003,23(5):104-10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货币一体化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唤起了东亚各国对区域金融合作的极大关注。为了防止新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应对世界范围内区域货币一体化潮流的强烈挑战,开展有效的地区货币合作。未来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前景,将集中于以下三个层次:首先应建立东亚区域性紧急融资机制;其次应改革东亚汇率制度安排,建立类似欧洲汇率机制(ERM)的亚洲汇率联动机制;最后逐步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ACA)。总的来说,未来东亚货币一体化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作为美日在远东地区政治经济交汇点的东南亚地区 ,从“经济奇迹”到“金融危机” ,与美日等大国在远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战略不无关系。日本在东南亚地区有其既得利益 ,同时也对危机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日本在东南亚危机中不负责任的态度 ,加强了东南亚国家对其已有的不信任感。危机的发生为美国在该地区施加更大的政治经济影响提供了条件。因此 ,美日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需要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走出了一条特点显著的发展之路,创造过“东亚奇迹”,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也暴露了引人注目的缺陷。分析东亚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总结经验教训,对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都有相似的境遇。为应对1997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香港和澳门特区政府推出了温和的社会保障措施以帮助失业和贫穷人士。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显著经济、社会变化之后,香港和澳门居民期望政府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尽管如此,大部分亚洲政府在处理日益复杂的社会保障议题上仍未改变福利供给策略。因此,对于多数人而言,经济困境不但没有改变,更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食品价格危机而雪上加霜。有鉴于此,在过去几年,香港和澳门政府都推出了多项政策以解决在职贫穷与跨代贫穷问题。但旧有的'生产主义福利体制'已难以满足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变迁和公民福利期望,应妥善调整福利策略。基于我国香港和澳门地区金融危机后社会福利措施改革的研究,对分析东亚地区社会福利体制变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各国都曾努力促进和加强东亚金融合作特别是货币合作。但碍于各种原因,东亚货币合作目前仍处于较低层次,且总体进展缓慢。随着东亚经济整体走向复苏,对区域经济与货币合作的要求也不断加强。回顾和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的背景和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东亚货币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东亚的发展模式正在受世界各国关注.东亚经济体都是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鼓励学习,鼓励获取和传播知识,学习和采用了其他国家在发展中取得成效的政策和制度,形成了良好的治理能力.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面对政治改革的要求,一些东亚经济体或先后进行了民主改革,或如新加坡在持续实行威权政治的同时,逐步调整政治结构,扩大民众的参与度,让民主因素在体制内逐步发展,同时避免出现剧烈的社会动荡.即在政治转型过程中,也实现一种治理和学习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评中亚五国独立十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介中亚五国独立十年来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的变化 ,分析了中亚五国将来可能出现的不同前景。由于中亚五国不同于东欧国家和俄罗斯 ,对这些国家的研究用阐述发展中国家的理论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放慢步伐,而中国经济在危机的影响下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为了摆脱危机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保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双方的经贸合作创造了条件。金融危机对中阿经贸合作的影响主要有:金融危机加强了中阿经贸往来;加深了中阿之间的相互认知程度;推动了对经贸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为中阿贸易合作创造了机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阿经贸合作,应充分利用机遇,加快合作步伐;促进中阿经贸合作从互补型向战略型转变;推动合作机制的规范化和市场化;加强合作平台建设,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模式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自由贸易区在东盟各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合作要求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格局的推动下产生并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干涉内政、协调一致的松散合作机制和地区开放主义的统一市场模式。在金融危机的梦魇之后,东盟各国之间的分歧和国内的一些棘手问题制约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速度,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复苏和结构调整决定着东盟自由贸易区未来的走势,不断深化的世界和区域集团内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也将对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面向21世纪的东盟为了自身的政治、经济独立和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必然进一步加快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步伐,完善其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