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大新书架     
《爱的存在与勇气》简介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王珉教授著的《爱的存在与勇气》一书,于2005年由河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阐述了当代西方基督教哲学家保罗·蒂里希伦理学思想的发展与特征。作者对蒂里希伦理学中的爱与存在思想之间的联系作了大量论述。在蒂里希思想中,终极关怀是人的存在意义的决定者,是对爱的存在论的解释。生命是现实中的存在,而爱是生命的推动力量。爱是一种与自身相分离而又回到自身的生活。爱与正义是一体的,爱的正义意味着,处于这种关系中的各方都不被要求去湮没自己,进入爱之关系中的自我将保持…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描述了阿里斯托芬之爱与苏格拉底之爱。阿里斯托芬认为爱的本质在于追求完整和整合,在于自爱;苏格拉底认为爱的对象是美善。阿里斯托芬之爱侧重于人的身体;苏格拉底之爱侧重于人的灵魂。而笔者认为人类之爱是在身体与灵魂的张力下生存,这种张力体现于"渴望"之中。爱的存在一方面渴望并由此维系着个体的身体和灵魂;同时又以这种渴望为内容,自由地敞开而又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小镇》是美国剧作家桑顿·怀尔德(Thornton Wilder 1897-1975)在上世纪30年代的作品,是其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本剧关注于日常生活中周而复始的小事,用平常的点滴展现了生活中存在的永恒的温情与爱。本文试图分析剧中日常不变的生活模式及其中生与死的循环来探究作者写出此剧的深层意图。永恒的小镇温情与爱便是怀尔德想传达给大众的。  相似文献   

4.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王珉教授著的《爱的存在与勇气》一书,于2005年由河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最好的性爱宝典恐怕就数印度《爱经》了——这是欧美诸多性学家取得的共识。《爱经》成书于公元350年前后,书中的多数细节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该书“作者”、婆罗门教士Vatsyayana并不是原创作者,他只是将先人的知识进行编辑,形成7个部分,如情欲的好处、私处的锻炼以及如何选择伴侣等。  相似文献   

6.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即“爱”的观念。爱是生活的情感显现,而生活是存在,而不是存在者。因此,在儒家的观念中,生活与爱生成了一切存在者,生成了人与物、主体与对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当代法国现象学家马里翁在 《无需存在的上帝》中对于海德格尔的 批评。一方面,马里翁接受了海德格尔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解和批判,把形而上学的本质理解为一 种 “存在-神学”,其核心原则是将上帝看成是一种 “存在者”;另一方面,马里翁又反过来批评海 德格尔使上帝从属于作为 “存在者之境域”的 “存在”,因此没有从根本上摆脱 “偶像崇拜”。马里 翁认为,上帝既不是任何意义的 “存在者”,也不从属于作为 “存在者之境域”的 “存在”,而是一 种至高的 “爱”或 “馈赠”。作为这种 “爱”或 “馈赠”,上帝逾越了存在。  相似文献   

8.
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以其轻灵的诗句 ,描绘了一个和谐的世界 ,谱写了一曲爱的颂歌。这一曲爱的颂歌 ,表现了诗人对于和谐生活、祖国和民族的热爱 ,体现了诗人渴望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的强烈愿望。泰戈尔《新月集》的主题是爱 ,集中体现在对大自然 ,对母亲与孩童 ,以及对存在于自然与人中的神的爱三个方面上。  相似文献   

9.
贝亚德丽采是现实与精神世界中但丁苦思苦恋着的恋人。但丁因为对她的爱而诱发了创作激情,又正是追寻这“爱”的创作使但丁崛起于文坛。贝亚德丽采是但丁树起的偶像,《新生》和《神曲》是但丁刻下的碑铭。在这偶像与碑铭之上,他袒露了自己钟情的精神之爱,并为此而感到富有充实、满足奋发,从中体味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电视节目《非诚勿扰》折射了其中所蕴含的21世纪女性对婚姻恋爱的态度及其与儒家文化的历史渊源。主要包括:爱情表达上从“要爱我”到“我要爱”的自由表达权;择偶条件上从财富的一枝独秀到多元因素的综合考虑;婚姻选择上传统家族力量的影响依然存在。21世纪女性婚恋观一方面承继着历史文化中的价值,另一方面又随着新的历史时代的发展而有新的变化,是对儒家思想的“文化扬弃”。  相似文献   

11.
要维特在爱的无望中遭遇到了爱所面临的两难困境:或者对爱过于期待,把它奉为绝对神圣的价值却导致了发疯和杀人、自杀;或者对爱过于漠视,视之为社会和家庭的附庸,从而使爱扭曲、异化以至消解。两者都是爱的受难。维特自觉选择了死亡。死亡在他的意向中不断被赋予意义;死亡战胜了虚无,从而成为一种“向死而在”的救赎。  相似文献   

12.
《成才与就业》2012,(20):20-21
近日某地的一场招聘会上,悬挂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横幅。原来主办方想传递出这么一个信息,呼唤求职者能像雷锋同志那样"干一行爱一行",然而不少求职者表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一行干一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在择业时应尽量选择自己愿意去倾注热情的、适合自身条件的工作才好。"干一行爱一行"与"爱一行干一行"其实涉及到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一般来说,职业的选择包括自己喜  相似文献   

13.
琼瑶在小说里探索了爱的真谛和爱的本质。她着力追求的爱是一种理念,是一个精神世界,她以细腻而委婉的女性笔墨反复强调了感情的因素.这些主要表现在;爱不是在方式而在感情,只要感情存在,双方可以冲出年龄、家庭、门第、家族的种种障碍:追求人的自尊、自爱,自重;爱应该有超凡的境界,这就把男女之爱的范围扩展了;爱是传统道德和理想生活的统一,从而体现了婚恋道德观的严肃性和开放性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爱心,培养出爱人如己的人,培养出自觉地无私地施爱于人、施爱于所有存在的人。知识的传授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施爱的工具。故而,仅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从认识爱、知道爱、发现爱、学会施爱这几个方面对教育之爱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父爱     
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动物之间都存在着至真至纯的爱,这份爱让我感动,更令我落泪。  相似文献   

16.
正"趣味是命定之爱。命运的选择,但也是一种被迫的选择,这种选择是由存在条件产生的,这些存在条件将其他一切可能作为纯粹的梦想排除,除了必然的趣味没有给出其他选择。"——《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第280页。  相似文献   

17.
“同情的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进步知识分子典型的恋爱心态,它是平民主义思潮在感情世界的反应与体现。《啼笑因缘》中樊家树与沈凤喜的爱情发端于“同情的爱”,具有平民主义理想内涵,是与以金钱权力为本位的爱情观及其支配下的世俗婚恋行为相对立的理想主义爱情。但在金钱权力统治的市民社会,这样的爱情却必然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经历痛苦挣扎后而走向幻灭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Anna 《21世纪》2009,(12):70-71
"时尚不仅仅指服装而已,时尚存在于天空中、街道上。它和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各种变化都有关系。"——可可·香奈儿每个女人都爱香奈儿。爱Chanel的人还是Chanel这个品牌?绝大多数女人的回答是both。她是当之无愧的时尚领袖,她创造的Chanel王国是永 恒的经典,  相似文献   

19.
《安徒生童话》是一部世界文学名著,也是一部真正可以从小读到老的书。它立足于现实生活,充满了对人类生活的美好愿望。《安徒生童话》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爱”贯穿于整部作品中,韵意深远,感人至深。或是对父亲、母亲的爱,或是手足之间的爱……正是这种“爱”,使《安徒生童话》的魅力在世界文坛无限散发,揭开了世界文学史上童话创作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我爱阳光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大自然是爱的宝藏。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你可以与小草为友,与鲜花为伴,与小鸟嬉戏,与阳光拥抱……你的天地会更广阔,你的心灵会更纯净。请以“我爱阳光”或“哦,阳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文体必须是记叙文(或记叙类散文),表达方式以叙述、描写为主,可适当议论、抒情。②题目只能选“我爱阳光”或“哦,阳光”。③立意自定。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