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不确定性基础上的消费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我国城镇时间序列数据,对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居民消费进行深入研究,结论表明:支出的不确定性和收入的不确定性及其变化对居民消费影响很大。在收入不确定性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劳动收入的不确定性;利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很小,而且在统计上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可以采取扩大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以刺激消费。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经济转型是一个增长导向型的制度变迁过程。其中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是核心。它对居民消费行为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诸如消费需求的急剧增长,消费结构的迅速调整,消费自主性的增强等,同时也使消费分化加剧,消费预期不确定增大,消费需求呈现不足。因此,调节消费要从收入分配入手,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调节收入差距,建立收入补偿机制,以保证消费需求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早已成为共识 ,然而农民收入滞缓问题无疑对农业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破解农民增收的难题 ,本文分析了造成农民收入滞缓的原因 ,并着重阐述解决这一问题的四个途径。  相似文献   

4.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后的又一伟大奋斗目标。总体来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能在“富裕”和“共享”两大层面上对居民消费升级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富裕层面,推进共同富裕通过提高社会整体收入水平、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等几大机制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在共享层面,推进共同富裕通过收入分配公平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资源利用普惠共享等几大机制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推进共同富裕通过上述机制可以有效地驱动居民消费规模扩张、消费结构优化、消费品质提升、消费方式变革与消费观念革新,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5.
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问题已成为转型期经济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认定我国当前居民消费形态,同时,针对我国当前居民消费形态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受到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影响。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对农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农业双重风险对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农业自然风险的发生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抑制作用,而农业市场风险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加速作用。同时两者的影响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经历了阶段性变化,农业自然风险让位于市场风险,成为了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分项收入的视角,构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系数,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广东省1993—2011年的城乡收入差距、分项收入差距及其收入差距效应进行分解和测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分项收入差距系数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分项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物价变动如何影响居民消费是当前广受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依据河北省价格和消费统计资料分析不同类别商品价格上涨对相应项目居民消费的影响,并构建消费-物价函数对这一影响进行测算.消费-物价函数量化测算的结果显示,即期消费对物价涨幅的弹性为0.126,即物价上涨1个百分点,当期消费支出增长0.126个百分点;上期物价对消费的弹性为-0.27,即上期物价上涨1个百分点,影响本期消费支出下降0.27个百分点.报告认为,应采取有效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冲击居民消费,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步伐,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更加重视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消费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民收入分配变化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多年来农民收入分配变化对农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说明:现阶段农民收入分配变化是影响其消费行为的主导因素;农民收入分配变化决定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农民收入过低、增长慢且波动大将极大地制约农民消费;农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同样严重地抑制着农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必须认真做好。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SPSS分析工具分别将居民消费影响因素中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进行了一元回归分析;定性分析了--居民收入差距、居民消费倾向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对居民消费需求扩张的制约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显性收入差距和实际收入差距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扩张的制约机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湖北省居民部门收入、企业部门收入和政府部门收入(简称三部门收入)对湖北省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部门收入几乎不直接产生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1990-2007年,最终消费(或居民消费)对居民部门收入的弹性都大于其对政府部门收入的弹性。1994年以前,二者的差距较小,但是从1994年开始,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大。前者几乎是直线上升,而后者几乎是直线下降。因此,增加湖北省的居民部门收入占比,虽然会相应的减少企业部门收入和政府部门收入占比,但能够达到刺激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的效果。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很可能是湖北省最终消费(或居民消费)对居民部门收入弹性和政府部门收入弹性剧烈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障碍,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难题,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个难题。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不仅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良性循环与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和居民消费不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调节收入分配、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改进税收政策、发展消费信贷等一系列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学者对收入差距与碳排放的相关性做了一些研究,但并未得出一致结论。为探究在中国国情下收入及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碳排放间的相关性,核算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并采用差异性测度方法(基尼系数、拟基尼系数、Kakwani指数、Theil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2002—2012年,中国处于收入提高、收入差距缩小而居民消费碳排放量扩大的阶段;(2)收入与居民消费碳排放量非线性正相关,处于不同收入组的省份,在发生收入组变化时,碳排放不平等程度会呈不同的变化趋势;(3)从全国来看,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碳排放间负相关,但是从各收入组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4)提高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从而促进人均间接碳排放量降低的共赢局面很难达成。政府应根据收入差异化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倡低碳生活主动减排,并推动供给侧改革及促进科技创新以减少间接碳排放。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居民消费五十年代来的演进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后,又实现了令世人瞩目的“低通胀——高增长”、“通货紧缩适度增长”,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市场,以前主要是卖方市场,现在则是买方市场天下,市场供应过剩已不再是一种端倪;二是经济运作,以前主要依靠总量扩张和扩大投入,现在则主要依靠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来推动,商品质量、品牌、价格已成为企业优胜劣汰的关键;三是消费者的心理行为,以前消费者支出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2―2010年具有国家重点扶贫县的2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统计分析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状况的基础上检验了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变动对消费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全国贫困地区而言,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对贫困地区农民消费的影响贡献最大,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作用下降,而财产性收入统计上不显著。就东、中、西部三个地区而言,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对任何地区农民消费的影响都很显著,工资性收入对西部地区农民消费的影响尤为突出,而经营性收入对三个地区农民消费的影响相对较低;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作用效果具有地区差异性,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性收入具有明显引致消费作用,而东部地区财产性收入的消费倾向明显。  相似文献   

17.
农民收入与消费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借助相关统计资料,实证分析当前我国农民收入与消费的特点,剖析农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相关性,提出当前提高农民收入和扩大农民消费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文章基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实证分析了1978~2008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起负向作用,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能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故应从加大政策性银行支农和增加乡镇企业贷款额度的角度着手,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政府债务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方面,“凯恩斯主义”和“李嘉图主义”提出了对立的观点。本文运用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分别检验了“凯恩斯主义”和“李嘉图主义”的政府债务观,识别出在中国政府债务影响居民消费的基本事实。我们的计量研究表明:在中国“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债务观与现实更相关,政府债务的增加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居民视其持有的政府债券为净财富,他们基本上没有感受到政府债务增加对未来税收负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信息化包括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两个方面 ,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无论是信息技术 ,还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都远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农业信息化将从科技应用、市场导向、产业结构、降低成本、提高素质等方面增加农民收入。要推进农业信息化 ,必须提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