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学海 《云梦学刊》2013,(4):108-115
对徐志摩诗的误读,以及对他与三位女性的情感纠葛的浅层次诠释,至今仍然贻误着读者。如果从时代背景来考察,以诗人艺术地政治介入,行进中的矛盾二重性,文化素养与生存环境的冲突,去纠正历来对几首徐志摩诗的误读。并通过对徐志摩与三位女性的深度剖析,找出他与三位女性纠缠中深蕴的悲剧精神,以及此悲剧精神对徐志摩本身成功行为的一种再诘难。  相似文献   

2.
焚巫·祭月·祈雨──《诗·月出》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出》一诗的主题,应是陈国贵族公开烧死了一位女巫,目的是为了祭祀月神而祈雨。古人认为,月神是雨的主宰,祈雨必由女巫主持祭月。《月出》一诗为我们所描绘的正是一幅月下焚巫、祭月、祈雨的场面。诗的作者很可能是巫的丈夫或情人。  相似文献   

3.
朝士张良臣、名士林宪和游士戴复古是前后相继的三代人,作为"富贵不可致""择术复自苦"的能诗者被定性为"诗人".南宋中期以后有些文人逐渐疏离政治,以诗歌为生活和社交重心;拥有诗集和诗名成为确认"诗人"身分的资本,诗集刊行使"诗人"和诗歌的空间得以推扩;同时,士大夫与"诗人"的文学观念和评价体系却渐成扦格.学"晚唐体"的风气是地方"诗人"影响到中央文坛最终又成为"诗人"之诗与士大夫之诗的分界.张良臣举进士到戴复古挟诗干谒、名动公卿,其间的半个世纪正是江湖诗人群体形成的早期阶段.从楼钥为这三位诗人的诗集所作序跋切入研究,能够解析南宋中期以后诗歌相关现象和观念的变化,对既有结论作出修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4.
唐徐彦伯有一首流传甚广的《赠刘舍人古意》诗,盛赞一位"文章世所希"的刘舍人。刘舍人文章水准之高,影响之大,当时已为公认。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学界至今尚未有人详考刘舍人确指为谁。与徐彦伯有过交游的"刘舍人"有两位,一是刘知几,二是刘允济。结合二人的仕途履历及其与唐玄宗、徐坚的私人关系等因素来看,可断定"刘舍人"即唐初文史大家刘知几。徐彦伯和刘知几二人在文史志趣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故徐氏赠诗给刘知几止此一首,而刘知几并没有回应,甚至刻意回避与徐彦伯共修国史等事实。  相似文献   

5.
唐时禅宗一派的空灵流溢的审美观感,对唐诗内容、形式以及诗人审美心理的嬗变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诗与禅的联姻成就了中国古典诗歌史上蔚为大观的诗歌体制——禅诗,唐代文人更是融合诗与禅的精思妙路,另辟蹊径地耕耘出文人禅诗的广阔天地.孤静、空灵、冲淡是唐代文人禅诗总的美学风范,通过对这组审美范畴的深化解读,无论对诗歌美之内质的求索,还是对禅宗悟之肌理的剖析,抑或是对唐一代文人禅诗之禅意的探掘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时值阳春,聘如诗集出版在即,邀我代序,诚是十分高兴的事。读者能有机会了解一下这位漫游四海、观察敏锐、思索深刻、感情真挚的诗人的作品,将会很有神益。聘如曾是位职业记者,也是一位很有才华和艺术个性的诗人。诗人难当,尤其以诗为魂的诗人更不多见。诗为心声,不可掺假,不可以为靠拚凑一些美丽的词句便能成诗。聘如是位自幼爱诗并以诗为魂的真正诗人。他的《在突尼斯语育学院答学生问》作为对话录在海外享有甚大的影  相似文献   

7.
孙琪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2(8):43-47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突出贡献即在于它所阐发的儒道美学思想的会通.徐氏以"心的文化"为前提、背景和哲学基础,对儒、道艺术精神展开诠释.分析、提炼徐氏关于儒、道艺术精神之会通的观点,有利于总结儒、道两家在人格修养、工夫、境界、为人生而艺术四个方面的相通相和.  相似文献   

8.
1 《秦风·蒹葭》这首诗给读者以一种"朦胧美"的艺术享受,对它的训释至今仍异说纷纭.我想从民俗学的角度,尝试解释.对《蒹葭》最早作出解说的,大概是古文《诗序》.《诗序》谓:"《蒹葭》,刺(秦)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话说得不太清晰,也好象和诗的内容对不上号.今人另觅新释,或作"怀人的诗"("是男是女,则不能确定"),或作"一个痴情的青年,正热烈追求着心爱的姑娘,想去找她,却难找到"等等.然细加品鉴,似非确诂.  相似文献   

9.
徐在国《〈诗·周南·葛覃〉"是刈是濩"解》认为,《诗经·周南·葛覃》篇"是刈是濩"句中的"濩"字,据《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当为"穫"。然而考察《诗经》"是A是B"句式,可知徐氏所论实为误解。综览《诗经》文法,并结合中国古代纺织史,可知《毛传》以"煮"训"濩"乃先秦旧义,并无不当。传本《诗经》历经汉代以下经师校理,汇合了古代学者研究的精华,在出土文献《诗经》的整理中,必须充分利用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 作为小说家、戏剧家的老舍,这是尽人皆知的;但若说在现代诗人的行列中也应当有老舍的位置,恐怕不少人就感到生疏了。事实是,老舍不但小说、戏剧、小品文写得好、多,诗歌数量也不少,而且自成一格。老舍夫人胡絜青在给老舍编的一本旧体诗选中说:“老舍爱诗,也爱写诗”,“他写新诗,也写旧体诗”。老舍是中国新诗坛上一位优秀诗人! 老舍一生写了多少诗篇,目前还很难做出确切统计。他在一九三四年出过一本《老舍幽默诗文选》,收入讽刺诗十首;一九四二年出版过长诗《剑北篇》;再就是一九八○年胡絜  相似文献   

11.
“诗为禅客添花锦 ,禅是诗家切玉刀”,诗人元遗山的这两句诗因其对诗禅交融互渗现象的生动揭示 ,而被广为引述。其实早在宋代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就指明了诗禅相通的根本 ,他说 ,“禅道惟在妙悟 ,诗道亦在妙悟”,这句话虽用语俭朴 ,却一语切中要害。如果说“禅是诗家切玉刀”的话 ,那么 ,禅学之悟就是这把“刀”的刀锋。正是这刀锋的切入使原本玄奥的诗思更加玄妙深邃、快捷机智 ,原本含蕴丰富的诗歌更趋向于追求空灵澄莹、自然澹泊而又韵味无穷的意蕴。展现出诗歌史上的别一景观 ,意境说才脱颖而出。本文拟就此展开论说 ,企图寻绎…  相似文献   

12.
姜亚林 《学术论坛》2006,(11):153-156
运用传世文献和金文材料,考证《诗经.王风.扬之水》产生的本事是:从周文王经营汉淮平原开始,不晚于东周公元前712年,周人为了争夺南方资源不断征讨南方异族,并派兵长期戍守申、甫、许等南方诸侯国。通过诗本事的考察,推定此诗的创作时间就在上述时间段。  相似文献   

13.
陈三立既是戊戍维新党人,又是晚清民初杰出的诗人.在他的诗歌中,既有前所未见的文化危机意识,又有着对时代社会特征的深刻省察,真实地再现了他对家国、生命、文化命运一体的悲剧性反思,集深厚内敛的情感、清深明澈的理性与独特的悲情人格为一体.这正鲜明表现了近代诗区别于唐宋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西周时期的"歌诗"与礼关系密切,具有礼制性,以乐为用,极为重视《诗》的音乐性。春秋时期的"赋诗"已不再看重《诗》背后所蕴含的礼制,可歌性已无乐义,仅是婉转言志的方式。《诗》成为了言情表志的工具与手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功利性,表现出"诗以合意"、"断章取义"接受观念。从本质上讲,"引诗"仍然属于用诗现象,分为言辞与著述引用,带有很强的应用性,透露出以诗为理、以诗为史等接受观念。"说诗"标志着先秦时期《诗》的接受由实用性向学术性的转变,代表人物是孔子与孟子。前者"说诗",是从当时《诗》的实用性出发,特别是立足于儒家学说的需要而进行学术性诠释与总结的。后者首倡"说诗"说,提出了"说诗"理论,并通过具体的诗篇分析,自觉实践这种接受理论,为以后《诗经》的接受指明了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邵维维 《兰州学刊》2012,(12):79-83
诗究竟何以称之为诗?好诗又是如何成就的?好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美国新批评派的著名人物克林斯.布鲁克斯这样为我们做出了回答:诗成为好诗的共同特点不应在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内容"或是"题材",而在于"结构"。在布鲁克斯的批评语境下,"结构"并非等同于语言的形式或者主题的顺序,也不是诗歌语言的理性陈述或者逻辑结构,而是比这一切可见的所谓文本的结构更为内在和深入的一种文本组织的原则。结构的特征为统一性,在布鲁克斯看来这种统一性可以通过戏剧性原则、有机整体论和反讽诗学观来诠释。  相似文献   

16.
徐志摩的小说别具特色,它是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是爱、美与自由的心灵抒写,是现实与梦境的迭加。在意象选取上因了满腹诗绪和诗化语言而充满诗情画意,意象化追求是其重要成分,其意象如镜子、季节、花、窗口等不仅富有浓厚的女性色彩,也更符合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情感发展,表现出徐氏小说在意境与梦境变幻中形而上的追求之美。  相似文献   

17.
于茀 《北方论丛》2002,(1):89-90
<诗经·卷耳>一诗的诗义历来有不同解释,或认为是"后妃之志",或认为是征夫思妇,或认为是贵妇思夫,可是各种解说都有疑点.其实,<卷耳>所写,应当与上古陟神礼有关,诗中的登山、饮酒都是陟神仪式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迺贤的<上京纪行>诗描绘了奇异的塞外风光,反映了草原民族独特的风俗人情.而少数民族诗人以汉语来写异域风俗人情的诗,在此前的文学史上实不多见.迺贤不仅是元代的一位少数民族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一位葛逻禄氏诗人,他的<上京纪行>诗,就成为文学史上唯一一组葛逻禄氏诗人所写的反映异域风俗人情的诗,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9.
<桧风·隰有苌楚>是<诗经>中意义深远却易被误读的诗作之一.对于此诗,前人或释为讽刺诗,或视为悲观厌世之作,或以为是一首爱情诗.通过对诗中关键词语的辨析,这是一首意境美丽、节奏欢快的诗作,没有必要作为一首政治诗来读,若非要从中体味出"亡国之音"来,则与诗旨大相乖戾.上博简<诗论>第26简论析此诗"<隰又(有)长(苌)楚>得而之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此首诗心的契机.对于此诗,从忧生之叹的视角可以看出相当凄美的的意境,但这种误读化欢快为低迷、变明亮为阴沉,与诗心出现了不小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关于《诗经·邶风·燕燕》诗本事的解释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或主女性之间的越礼相送,或称兄妹之间的手足情深之别,或解作分手情人做从此各自陌路的无奈诀别;现当代学者甚至从最新文献考定本诗出现了错筒,至此该诗题旨的阐释也莫衷一是。由此也足以证明,该诗堪称“万古送别诗之祖”之不朽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