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特点、后果和消灭经济危机的根本办法,批判了杜林关于经济危机的反动理论。学习恩格斯关于经济危机问题的基本理论,对于研究当前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批判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粉饰经济危机的谬论,揭露帝国主义转嫁经济危机的丑恶罪行,进一步认清帝国主义的没落和腐朽、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的一般理论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点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这为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社会主义无危机发生的思维定势提供了认识基础。应当说 ,经济危机并非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交换 ,就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但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需要一定条件。社会主义也是如此。在社会主义计划、市场两种经济体制中 ,由于供求失衡、决策失误等原因 ,也会发生经济危机。社会主义经济危机既有可能性 ,又有现实性。社会主义经济危机与基本制度无关 ,它具有或然性的特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国际化 ,经济危机可能性的客观条件进一步具备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发生过多次经济波动,有的是超常经济波动,有人认为这也是经济危机或经济周期,这是完全说不通的,应予以否定。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或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社会主义经济发生超常波动,不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和周期的规律性,不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其原因大致是:(1)经济调节机制不合理;(2)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不合理;(3)经济体制不合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可以消除这种超常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4.
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危机,在把全球拖入经济发展困境的同时,也让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论断再次成为国际上争议的热点话题。不仅仅是共产党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潜能耗尽,就连资本主义国家的富豪大亨也深感资本主义制度陷入发展困境。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批判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其呈现出的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强劲而稳定的发展态势以及强有力的纠偏、改错能力而进入了国际社会的视野,并引起高度的关注。“中国梦”必然要赢得举世关注。  相似文献   

5.
一、传统经济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传统经济学在论及经济危机、失业和通货膨胀等现代社会的经济弊病时,无一不断言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而要消除这些弊病,唯一的办法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固有的生产社会性与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矛盾,从而消除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种种缺陷,社会主义被理想化为没有经济危机、没有失业、没有通货膨胀的“三无”社会.纯粹的古典资本主义模型和纯粹的古  相似文献   

6.
自从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业危机,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经济危机这个社会瘟疫,每隔一定时期就要重演一次,闹得资本家焦头烂额,惶惶不可终日。虽然,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曾经呕心沥血地企图摆脱它,但怎么也找不到能够逃脱它的灵丹妙药,反而愈演愈烈。这是必然的。因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它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在资本家的面前。斯大林同志指出:“要消灭危机,就要消灭资本主义。”事实正是这样。一旦把资本主义制度埋入坟墓,社会主义制度代替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也就随之被克服,被消灭。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度发展,人民生活步步提高,对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能力日益增强的生动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有比较才能鉴别”。究竟那种制度优越,比一比就清楚了。  相似文献   

7.
自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以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在这场深刻的危机风暴袭击下,更加百孔千疮,风雨飘摇了。这次危机不仅来势迅猛,而且并发症严重,持续时间长,它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它也再次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科学论断,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有:竞争的盲目性、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生产力发展与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批发商业和货币信用的膨胀、主要消费品和固定资本生产过剩、生产比例失衡、经济跳跃式发展以及进出口贸易等。这些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流通过程还是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因此经济危机在我国也有发生的现实性。并不因为我们消灭了资本主义制度就消灭了经济危机,只要有市场经济就有经济危机的可能,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9.
传统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制度性矛盾不可调和的必然产物,但经济危机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现象。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形式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经济危机表现形式。社会主义在其自身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但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可以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和规避。从动态和本质的视角分析社会主义与经济危机的内在关系,不仅是对马克思危机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也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与政府调控的良性博弈明确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创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对萨伊、西斯蒙第和李嘉图等人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深刻的批判,并在批判中扬弃,在扬弃中超越,从而创立了超越古典经济学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科学区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是马克思危机理论的逻辑起点;明确指认危机的周期性与必然性,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事实本身的确认;经济危机的实质及根源,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制度基因所致。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要消灭经济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以及由金融危机发展而来的经济危机,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寄生性、腐朽性,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的科学性,更加证明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主要表现在: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其自身固有矛盾;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及其巨著《资本论》声誉大振;社会主义社会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2.
李广元 《新天地》2011,(11):190-191
现行的三种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人民版都强调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且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而岳麓版则语焉不详。但同样是高中教材又讲到了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苏俄)或当前的中国也有经济危机。教材这种“自相矛盾”的表述应如何给学生加以解释,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来认识经济危机的问题?经过分析,本人认为经济危机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它姓“市场”。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恶性循环的结果,它造成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为了医治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开出了各式各样的处方,结果治标不治本,不能根除经济危机的发生。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成功,证明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成为医治经济危机的有效处方。  相似文献   

14.
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对联共(布)党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布哈林关于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的研究却很少涉及,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是由斯大林提出,布哈林进一步阐述并提出:资本主义总危机在继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的总崩溃是资本主义的总危机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对资本主义体系缺陷的反思。文章在定义资本主义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为计划体制,即传统意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代替市场并主导投资的基础上,探讨了两种体制的优缺点:如果资本主义的问题在于经济危机,那么社会主义的问题在于通货膨胀。市场经济出现经济危机情况下,政府以直接参与投资的方式干预经济则应是有节制的并要及时退出。  相似文献   

16.
(一)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当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陷入一场深刻的经济危机。生产连续下降,通货膨胀不断加刷,货币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垄断资产阶级及其代表面对这种严重的“通货膨胀性衰退”,束手无策,一筹莫展,广大劳动人民在失业和飞涨的物价下生活痛苦不堪。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由于疯狂推行扩军备战政策,国内经济也是危机重重,弄得一团糟。经济危机的发展,必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政策是退却,是国家为克服经济危机向农民的暂时让步,是由社会主义退向国家资本主义,而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政策。新经济政策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工农联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但长期实行新经济政策会破坏工农联盟。新经济政策条件下不断出现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经典社会主义是对早期资本主义批判的产物。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取决于资本主义若干变量的发展变化。这些变量主要包括 :资本主义全球化、两极分化、经济危机和道德危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必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及其变量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总理在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资本主义世界面临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各种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当前,这场严重的经济危机正继续猛烈地袭击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动荡,政局不稳,各国统治阶级无不惊惶万状。经济危机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失业和物价飞涨,使他们生活困苦不堪。同这种情况相反,“我国财政收支平衡,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两种制度,两种景象,向人们清楚地展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已经“无可奈何花落去”,在各种危机的冲击下急剧没落;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优越性,“风景这边独好”!  相似文献   

20.
由次贷危机迅速扩散而引发的金融危机不仅仅是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也不仅仅是一次严重的衰退,而是新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危机。这种资本主义制度促进经济扩张的能力已经穷尽。大规模扩张需要庞大的资产泡沫支撑,解除管制的金融系统,在形成资产泡沫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种金融系统不可能安然度过此次危机。政府管制型的资本主义有可能出现,具体形式取决于大工商集团和金融资本的力量制衡;如果民众运动爆发,也不排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