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论述我国今后15年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针时,再次强调:“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全面发展问题,是一个大的“问题系统”,目前,它已成为哲学的前沿课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崭新的思想和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新战略。当前,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日趋加剧,可持续发展必将作为21世纪的主题和人类新文明的象征,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当代中国来说,面临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实践,这预示…  相似文献   

2.
论城市发展价值导向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市建设的价值导向应当实现以下两个重大转变:一是从以我为中心建设到以他人为中心建设或以行政为中心到以社会为中心的转变;二是从在社会范围内的规划建设到以社会和自然综合,实现“天人一体”的规划建设的转变。这是我国城市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主要标志。一、从单元中心目标到多元综合目标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1.宏观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态势的变化,为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价值要求。城市首先是一个区域的经济中心,在城市的自然运行中,市内…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能被“以人为中心”的模式取代──对国内外发展战略选择中目前最大分歧之一的评析胡义成世纪之交,冷战湮泞,人类社会发展战略选择,日益成为政治家和学者们注目的热点。本文将对国内外当前发展战略研究中存在的用“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取代“可...  相似文献   

4.
纬书将流行于两汉的“天人一体化”理论发展到极致。它把神、自然、人一体化:神自然化、人化;自然神化、人化,人神化、自然化。纬书中充满了“天人相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内容,用自然现象比附社会现象,为统治者制造神话,故成为封建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纬书以政治为中心,将天理想化和社会功能化,天既象征人事,又对人事作出主动反应,从而表达了纬书作者的均平、无为的政治理想,政治调整观及政治价值观,反映了中国古人的一种普遍的政治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5.
杨俊一 《文史哲》2001,(6):61-63
进入21世纪,中国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实践的发展,要求历史唯物论,“理论创新与时俱进”。这一理论创新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从“狭义历史唯物论”向“广义历史唯物论”的转换,即由“革命-突变的社会理论”发展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理论”。简言之,重构当代历史唯物论。 1.重构历史唯物论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建国初期的国际背景、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国际背景来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6.
重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李喜成一、对“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的认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就是从管理的指导思想、到具体的管理原则和方法,都是从人出发、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其目的就是要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已发展到生态观时期。如何在新时期把握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已成为当前景观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基于古代“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以及与现代人“崇尚自然”这一主题的和谐统一,从现代环境景观设计的自然、人文及科技三方面融合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述,并展望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持“和平、合作、和谐”的新海洋观,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和法律意蕴,是国际海洋法发展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强化海洋多边合作,构建蓝色伙伴关系网络,同时也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为改革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提供了新思路。国际社会应携手应对挑战,加快凝聚共识,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增强政治互信,以蓝色经济为重点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以“法律合作”为重点改革和完善全球海洋法治体系,以“和平解决争端”为原则构建友谊之海,以“生态安全”为指南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的十大转变——迎接知识经济的重大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竞争在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在教育的竞争。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放在超前发展的地位,才能在知识经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我国实施“以教育为中心”、“以大学为中心”发展知识的战略,必须尽快实现十大转变:一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二是从知识教育向智能教育转变,三是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四是实现文理分科向文理渗透的转变,五是从“教学问”和“知识”向“教学习”和“管理”转变,六是从传授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七是从阶段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八是使低层次教育向高层次教育转变,九是使教育经费从低增长向高增长转变,十是使办学模式从规模小、单一式向规模大、综合强转变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是更高层次的、更宏观的、总体的社会转型,是社会转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取向.也是对社会转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然而,目前社会转型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尚未联接融通,社会学界也主要是从人口、环境污染等具体的社会问题介入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缺少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宏观的社会学研究。宏观社会学是“对社会宏观结构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的研究”①。可持续发展既是社会转型的基本方向,又是跨世纪的发展之路。顺应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之需要,社会学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到社会转型研究和宏观社会学研究的视野,由微观研究提升到…  相似文献   

11.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的主题。因而,现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基本趋势。在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我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由宋佰谦、杨真祝等同志著的《广西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是广西“九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成果,也是地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大突破。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广西经济社会可持…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重要实践。在新的世纪,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文学想象与文化群落的身份冲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文艺社会学关于文学作品中体现的社会观念问题曾经有过以“阶级性”为中心和以“人性”为中心的分野,但从学理上看,都是以一种一元论的价值观念和一元性的文学想象为特征的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痞子文学”的社会影响开始,出现了文学想象和批评中的身份分裂现象。而从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以来,文学想象中所体现的社会观念越来越离开了传统的价值冲突,而演变为不同文化群落的身份冲突,因此而为当代文艺社会学的研究启示了新的研究目标和前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人寻求国家发展道路的历程浓缩着西方国家三四百年的历史。“五四”一代面对着苦难深重的中国社会 ,以为“西方化”是世界之潮流 ,是中国的唯一出路。毛泽东“社会主义 工业化”的构想和实践终结了晚清以来的体用之争 ,但毛泽东后来对国家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的特别强调 ,又导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和灾难 ,毛泽东后期的“四个现代化”理想还较多地停留在技术、物质的层面上。邓小平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把精神文明纳入到现代化的内容中 ,勾勒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国家发展理论趋于成熟。处于后现代化世界背景下的中国 ,在 2 1世纪则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既要重视经济增长 ,又要不忽略人的生产和环境的生产 ,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以达到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然的人化”是马克思在《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审美发生意义上的深刻思想。马克思的美学不是把意识或艺术,单纯的主观或孤立的客观作为出发点,而是从社会实践,特别是“自然的人化”这个最根本的实践哲学问题出发,来研究美的根源和本质以及审美的发生与演化的。因此,自然人化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奠基石。正确地理解、把握这一理论基石,对于我们揭示美和美感的实质,建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大厦,无疑都具有十分深远而重大的意义。1.自然的人化或者说人化的自然是从实践角度论证的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学…  相似文献   

16.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何把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与社会主义现阶段具体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成为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从“单位人”到“社区人”的转变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与现实的契合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西方公民资格理论的当代复兴与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资格理论经历了从古典义务导向到近现代权利导向再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公民资格观的演变复兴过程.公民资格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的全面复兴,为解决自由民主制的危机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即现代民主应从"以投票为中心的"民主理论向"以对话为中心的"的协商民主理论转变,同时强调现代民主制的健康发展不仅依赖于基本的制度和正义,更注重公民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8.
广东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黄德鸿黄功绵赵玲玲“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当代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正在全方位地产生影响。它要求我们综合研究人类的“近虑”与“远忧”,以极其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对待环境与发展的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力图从哲学的层面上对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以诠释.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的一次新飞跃,可持续发展将使经济文化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统一起来,可持续发展在"两个文明"的并重与协调发展中,实现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从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中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等四个方面认识和阐释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人类思维主导观念的转变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思维主导观念 ,经历了从“是什么”到“怎样” ,再到“是什么”和“怎样”并重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从哲学的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方法论 ,进而向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转变。从这种转变中 ,我们就能从深层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