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年前,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正式任命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为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在世界银行这一全球最大发展机构60多年的历史上,他是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分析人士认为,林毅夫出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不仅因为他个人在发展经济学上的杰出贡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来自中国,而中国最近30年的发展为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样本。近日,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各国在推行经济刺激计划时,应将重点放在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领域,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可以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人们再一次把目光投注到这位充满传奇,又创造奇迹的人物身上。他出生在台湾,又从中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2008年2月4日,世界银行正式任命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毅夫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是首位在世界银行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如此高职位的中国人。林毅夫属龙,天秤座,星座书对这个星座的人是这样描述的:诚实温和,理想主义者。这个外表斯文儒雅的经济学家,在过往人生的四次抉择中,都做出了出人意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对话嘉宾]朱敏江西奉新人,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青年学者。关注经济转轨与制度创新,追求专业精神和人文情怀。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先后担任多家媒体专栏作家或总主笔,"智石"出版人,清华EMBA奖学金获得者,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近年来出版了《通向彼岸之路:吴敬琏风雨八十年》《中国经济缺什么》《转型的逻辑》等著作。  相似文献   

4.
林毅夫等人在《经济学》(季刊)上有一篇文章,讲到马寅初留美回国13年没有出版过一本经济学著作,后来到南方才写出大作,跻身于四大经济学家之列,究其原因,“可能与当时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南方沿海地区为中国经济重心有关”,他们并且断言:“经济学家只有置身于商品经济特别活跃的经济重心地区才能切身感受到现实经济的推动力,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进而加以深入研究。”作为经济思想史研究者,我首先想明确地指出以上说法与事实不符,因为马寅初在来上海前的13年中,不仅出版过四册《马寅初演讲集》,而且还发起成立“中国经济学社”,并…  相似文献   

5.
还是在年初,就有不少主流经济学家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比如林毅夫、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在奥运之后不会衰退,至少还可以持续繁荣10-20年。他们的论据主要是奥运经济的容量与中国经济的整体相比较还是很小,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靠的不是奥运。  相似文献   

6.
林毅夫:从“三农”问题专家到世行副行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2月4日,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被任命为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作为担任世界银行高职的首位中国人,林毅夫的传奇经历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为了报效祖国,年轻时从金门泅海来到大陆,此后潜心于经济理论特别是农村经济理论的研究,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奉献了一片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7.
今年上半年,地方经济发展愿望强烈。尽管中央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应适度放缓经济增速,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但各地经济仍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不减。据统计,第一季度全国有28个省份的GDP增速达到两位数,前5个月,有23个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全国25.8%的平均增速;全国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8.
6月底,"钱荒"袭来,海内外关于中国面临危机的声音再次响起.面对银行间资金面吃紧,央行起初并未出手放水,这一举动,迅速被英国巴克莱银行总结成"不刺激、去杠杆和调结构"的"克强经济学",并且预言,"克强经济学"可能短期内使中国经济某月增幅出现3%的低点,出现"临时硬着陆".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中国应该为西方社会的大锅饭买单吗?》说,西方经济发展正面临巨大困境。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中国发展造成,因此要求中国采取一些人民币升值等措施来解决西方经济问题。其实西方经济问题是西方"大锅饭"造成的。如果不能挣脱不合理的社会保障模式的枷锁,西方经济难以摆脱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0.
日前,应上海科技大学邀请,世界知名学者、英国石油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鲁尔博士在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做了关于2013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学术报告。《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是历史最悠久的全球能源统计汇编,2013年年鉴是BP发布的第62份年鉴。鲁尔在报告中指出,在全球低迷的经济环境下,2012年全球能源消费增长放缓至1.8%,远低于过去10年2.6%的平均增速。受经济放缓以及油价居高不下影响,去年,以众多发达国家为成员国的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同比下降1.3%,是过去7年中第6年下降。非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需求同比增长3.3%,也低于历史平均水平。鲁尔表示:"过去5年间,经合组织国家的能  相似文献   

11.
回望2010年上半年的中国经济,真可谓是千言万语道不尽。一方面,金融危机的余波,还在全球范围内暗潮涌动。刚刚开始的经济复苏,遭遇了肆虐的欧债危机的当头一棒。还算得上是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也被这股突如其来的风险搞得人心惶惶。另一方面,年初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遭到了宏观调控的横向拦截。结构调整、房地产调控……一系列的政策出台,让经济增速进入了下行通道,"二次探底"的说法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作恶"坏老人"移民美国,下场凄惨》《蛮不讲理的中国老人竟然在加拿大傻眼了》……朋友圈,类似奚落老年人的文章层出不穷。近来,一篇《学做老人》的文章在老年群体中被热传,其反思的口吻,颇有回应上述指责的味道,"第一次做老人,我们还在学习,请给点时间"。老人也要"学着做"吗?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发展市场经济以来,便有了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说法,10多年来几乎约定俗成,"快"总在"好"之前.在"又快又好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从1990年至2005年平均增速9.7%,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全球第11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4位;老百姓也从"又快又好发展"的经济中得到了实惠,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在市场化的20年中,特别是从2003年的非典低潮开始,中国的住房市场开始了量价齐飞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这些"经济学家"们一手拿着国人发的人民币俸禄,另一手拿着国际炒家们给的美元、欧元、日元津贴,眼里还盯着外国人为中国经济学家专设的经济学奖项……你还能指望他们说真话、说实话吗?尤其是那些对中国经济有着强大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大牌经济学家"们——普通百姓,怎么能指望他们真心替自己说话?  相似文献   

15.
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公布,其中有关更大范围、更大力度的"放权"举措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向社会放权,客观上是向社会组织放权."社会组织可以直接登记,就像一个小小的对内开放,其意义甚至超过大部制改革."经济学家许小年说.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认为,"这将是一次社会生产力解放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微视线     
《女性天地》2013,(5):4-5
韩国部分女子雇"钟点工丈夫"以获情绪满足中国的"剩女(男)"们这几年流行租个男(女)友回家过年,应对家长的催婚唠叨。而在韩国,"剩女"喜欢雇佣"钟点工丈夫"来陪自己做重要的事情或者度周末,以获得一种"情绪满足感"。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在韩国,最近雇佣"钟点工丈夫"这种方式正以  相似文献   

17.
1994年2月,中国和新加坡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苏州工业园区打下第一根基础桩。15年来,园区经济始终保持年均30%左右的增速,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创造了全市16%的GDP,土地产出率相当于建园初期的近百  相似文献   

18.
传媒览要     
中国经济是多米诺骨牌还是发动机英国《经济学家》10月11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动机,它是否能够继续高速运转呢?与许多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目前为止仍大体上置身于全球信贷危机之外,但也有迹象表明,中国出口量明显放缓,工业产出增长率下降到了  相似文献   

19.
在经历了经济最初的急剧放缓后,中国政府有决心、也有能力保持8%以上的经济增速。国民消费对经济复苏的奉献据悉,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8%,基本符合市场普遍预期,为7年来最慢增速。经季节调整后,花旗预计第四季度实际GDP增速环比下滑0.3%(年率),是至少16年以来的首次收缩。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口日趋老龄化,劳动力人口增速已不及从前。高等教育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人口结构转变已经开始,这一人口结构的变化与近期停工事件和工资增长有紧密关系。悲观论者担心,工资上涨的宏观经济效应可能带来通胀,但通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