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孝  张建伟 《学术界》2007,(2):256-261
价值中立被认为是维护社会科学客观性的基本原则,它坚持把事实的描述与事实的判断区分开.社会科学的独特性是以语言把握人类行为的意向性,它不能对人类行为仅仅进行外部观察,还必须进行意义解释.因此,社会事实的描述必然依赖于评价体系和评价体系的选择,而描述社会事实的价值语言必然包含着评价.价值中立原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的"脱价值化"及"价值中立"问题,是一个与社会科学观及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迄今仍然众说纷呈且歧义丛生的话题.以自然科学为典范塑造社会科学,否定价值的客观实在性或事实特性,是支撑"脱价值化"主张的基本前提;这个前提并不具有可普遍化的公理意义,在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传统之外,虽说拒绝"脱价值化"的具体思路往往不同,但许多思想家都肯定了价值的客观实在性和价值知识的可能性.实证论意义上的"价值中立"与韦伯意义上的"价值中立"并非同一个概念,前者派生于社会科学的"脱价值化",后者立足于社会科学的"价值关联",韦伯并未主张把价值问题从社会科学领域中排除出去,他所说的"价值中立"可解读为"评价中立",意在强调社会科学家应"不作评价"地进行研究,以便遵从科学本身的要求即在事实和理性的引导之下得出客观的结论.问题不在于社会科学是否应该"价值中立",而在于"价值中立"在何种意义上是合理的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价值选择与价值中立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和原则性问题。为了促进社会科学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在完整准确理解社会科学价值属性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界定其价值选择规范和价值中立规范。社会科学具有价值生产、价值需求和价值禀赋等多维价值属性,它所要求确立和遵从的价值规范具有多元整合与协同互补性。就价值选择和价值中立而言,两者并非完全排斥、非此即彼的,而是相互依存、功能互补的,在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同环节和层面、不同时空和语境条件下可能适用不同的价值规范。  相似文献   

4.
浅论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中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值中立作为一种方法论在西方影响较大,近几年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于建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有着重要意义。当今,社会科学面陆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如何回答社会科学的研究何以能够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价值中立问题的实质不是取消价值关系,而是要求研究者在科学研究中严格划清经验事实与价值评价的界限,并且在研究主体选择了研究课题之后,应停止使用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态度对问题进行观察与分析,因此,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建立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是否可能?这是美国乔治大学哲学教授亚历山大·罗森伯格1995年出版的(社会科学的哲学)一书论述的主旨。据说该书引起轰动,被有的论者评为“堪称清晰明了,精湛分析之楷模。”该书论定,社会科学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无力作出因果性的说明,至少只能给出各种不同的“解释”,理由呢?一日,由个体行为无法对社会整体现象做出判断;二曰,社会现象无规律可言。因为,凡规律都应当具有普遍性、重复性和可验证性,而历史却不会重演,相同的社会现象或行为不会重复出现;三日,人们的社会行为是受心理活动支配的,而心理活动无法观…  相似文献   

6.
梳理价值中立思想的思想渊源,总结介绍韦伯的价值中立思想以及人们对于价值中立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的争论,发现价值中立与保值关联是一种对举而非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目前应提倡学术的纯洁和学者的良知,应强调学术的批判精神和方法论上的价值中立原则。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人们对科学知识客观性追求的焦点逐渐由自然科学领域转移到社会科学领域,在对社会知识客观性的这种追求中,实证主义的社会研究者采取的是简单明确、直截了当的价值中立的方法论原则,而马克斯·韦伯则汲取了新康德主义者价值关联的思想,其方法论原则是一种价值关联的价值中立.马克斯·韦伯的方法论原则是复杂的、深刻的,同时又是矛盾的、暧昧的,由此也就导致了他对社会知识客观性的追求具有一定色彩的乌托邦性质.  相似文献   

8.
再论“价值中立”及其应用限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价值中立原则源自孔德以来的实证主义传统,韦伯则划分了研究中“价值关联”和“价值中立”两个阶段,阐明了各自的必要性与有限性。社会科学研究应奉行有限度的价值中立原则,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讨论价值中立原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限度,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价值中立是西方咨询心理学界一些流派所遵守的原则之一,国内许多心理咨询工作者遵循该原则开展咨询实践。对此原则的认识存在着误区,需要正确认识,审慎对待。认识误区主要有:认为价值中立是心理咨询的普遍性原则;认为价值中立可以超越文化的界限,适用于任何人,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认为不遵循价值中立就必然违反心理咨询的职业道德;认为价值中立就是对来访者的价值无原则的认可;认为遵循价值中立对咨询员本身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价值中立是西方咨询心理学界一些流派所遵守的原则之一,国内许多心理咨询工作者遵循该原则开展咨询实践.对此原则的认识存在着误区,需要正确认识,审慎对待.认识误区主要有认为价值中立是心理咨询的普遍性原则;认为价值中立可以超越文化的界限,适用于任何人,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认为不遵循价值中立就必然违反心理咨询的职业道德;认为价值中立就是对来访者的价值无原则的认可;认为遵循价值中立时咨询员本身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赵凌云 《河北学刊》2004,24(6):5-12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作为知识体系的西方社会科学正在出现一次全面而重大的转型 ,建基于牛顿经典科学之上的现代社会科学架构的一些基本层面都在发生重大转变。中国的社会科学在走向繁荣的过程中 ,应该重视和回应这种转变趋势 ,调整自己的发展基点 ,实现中国社会科学的中国化。一方面 ,力求生产出具有推进中华民族复兴这一本土价值意义的学术成果 ;另一方面 ,全面参与全球化的学术生产 ,成为社会科学学术生产的大国和强国  相似文献   

12.
从经济学方法论史的角度考察,可以发现,西方主流经济学中蕴含的理性主义的三个"硬核",即确定性的、轨道世界的经济社会观、理性经济人和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只不过是关于终极实在的形而上猜想,既不可能又无必要对其做直接检验,抛弃它便会导致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辙.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也正在挑战这种以把"牛顿范式"应用于研究社会现象为基础的传统理性主义认识论模型,在这种发展趋势中也可以窥见经济学走向"真实世界"的滚滚潮流.  相似文献   

13.
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对我国史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兆辰 《学术研究》2004,1(1):110-114
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的发展与中国史学工作者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同时大力吸收西方新学理分不开,本文以全球史观、长时段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例,概述了当前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对我国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唐律“不应得为”罪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燕斌 《兰州学刊》2008,(12):111-114
“不应得为”罪历来颇受唐律研究者的关注,文章从唐代的法律文本层面和司法实践两个方面对该罪进行综合考察,并对目前学界的两个基本观点:1.“不应得为”罪主要是用来惩治违反封建价值观念的行为;2.“不应得为”罪打开擅断滥刑的闸门——提出了质疑,认为该罪名的设立是为了弥补律文的不足,使得唐律的逻辑体系更加完备,其在唐代的司法实践中也并未导致法官擅断局面的出现,因此笔者认为以往研究中对该罪名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5.
论道德的“应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当”在人类生活和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道德“应当”的根据在于矛盾自身包含的否定性,在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实践要求.“应当”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应当”在价值导向和个人行为选择中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应当”的正当性要有逻辑的证明,但归根结底是实践的和历史的证明.对“应当”的思考,总体上是寻求必然与应然、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要善于区分正确的“应当”和不正确的“应当”,不能因为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存在误导和欺骗的“应当”,就贬低或否定任何“应当”.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社会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清朝末年,中国的文人志士为了救国救民,在译介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开始译介西方社会科学并涉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真正有系统有目的译介马克思主义肇始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早期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探求西方社会科学理论时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并大规模译介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使其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梅文鼎与"西学中源"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学中源"说萌芽于明末,形成于清初,大盛于清代中期,梅文鼎是这一学说的集大成者.他通过论证西方天文学中的许多论断均见于中华典籍,来证明"西学中源"说的正确性.梅文鼎"西学中源"说的理论形成与其生平、所受教育以及仕途情况密切相关."西学中源"说至清末则进一步发展,形成一股社会思潮,并且至近现代余韵犹存.  相似文献   

18.
宫敬才 《河北学刊》2007,27(4):182-188
价值立场之争伴随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历史,本文用价值立场观的提法概括了这一事实。不同观点之间的本质区别,形成了价值立场观的不同类型。分析这些不同类型之间的利弊得失,得出的结论是:自然科学方法不适宜于处理价值立场观问题,取代它的应是起始于维科的主体性方法。  相似文献   

19.
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两个伪问题--评均衡价格与经济均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明堂 《河北学刊》2003,23(5):54-59
分析均衡价格与经济均衡的价格、需求价格、供给价格和供给与需求称谓存在的问题,笔者发现,供求与价格反正比关系是难以成立的.假使商品供求与确切的价格概念,即(单位)供给商品换回的需求货币收入联结、建立关系,那就形成供求商品与供给商品交换需求货币的关系,或与需求货币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则是无法论证、不能成立的伪问题.因为经济人以较少成本交换较多收入、追逐利润避免亏损的行为,反驳了均衡价格和经济均衡的供求均衡、效用最大化的市场交换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和社会科学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蔡曙山 《学术界》2002,(3):7-20
本文从中国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和时代发展对社会科学的影响两个方面论述了社会科学评价对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在社会科学自身发展方面 ,作者提出要注意社会科学本土化和研究成果多样化对评价指标的影响 ,提出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非单一性指标问题。在时代的发展对社会科学的影响方面 ,作者提出要注意市场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全球化和国际化、交叉学科和学科交叉、社会科学生产方式变化等因素对社会科学发展和评价的影响。文章最后从社会科学评价机构的性质、职责和任务几个方面 ,提出成立“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