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量才与上海市地方协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市地方协会 (前身为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 ) ,是 2 0世纪 30年代由上海金融工商文化各界领袖人物组成的一个地方精英组织。本文对 1 932— 1 934年间史量才领导、参与上海市地方协会开展的主要活动进行考察 ,进而对当时上海市地方协会与国民政府的关系作简要探讨 ,认为上海市地方协会的出现是 2 0世纪 30年代初日本入侵造成国民党政权权威衰落的特定背景下 ,上海资产阶级重新崛起的重要表现 ;史量才被刺 ,上海市地方协会被国民党控制 ,实际上是国民党政府压制上海民族资产阶级以重建国家权威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宋馥香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讲求信史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历代正直的史家都把信史原则作为史学活动的最高准则.宋代史家辈出,他们多以信史理念从事历史编纂和历史考辨工作,从撰述一代信史的目标出发,直陈君主观史、宰相监修造成的曲笔之弊,提出了恢复起居郎、起居舍人之职,完善史官专任制度、规范<日历>编修程序等具体措施.在史才选拔方面,又提出了"良直"、"明识"等重要标准,为丰富和推动信史传统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论乾嘉学风对近代史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吉庆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乾嘉学派对史料广泛搜集、审慎考订的严谨学风,深深地影响着近代史学。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陈寅恪等人之所以成为一代史学宗师,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们都对乾嘉学风进行了合理杨弃,继承了其精华部分。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当代社会的理想人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诠释人格,进而理想人格的基础上,构勒了从自然经济时代到商品经济时代、再到产品经济时代的理想人格是从依赖型人格到独立型人格、再到自由型人格的历史线索,进一步深入阐述了独立型人格的第三种历史形式即自立人格是中国当代社会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前期以郭沫若、吕振羽和侯外庐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家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对先秦民主思想做了深入研究。他们结合具体社会构造和社会关系阐释先秦民主思想,其阐释可以归结为三个命题:人的发现、天民合一、赋民权利。在探讨先秦民主思想产生的根源时,郭沫若立足于人民解放视角,吕振羽以阶级斗争作为维度,侯外庐主要从土地私有的显族历史进行说明。他们既肯定先秦民主思想对社会现实的超越和批判,又揭示其脱离时代的空想和局限。他们开创了先秦民主思想和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范式,但也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6.
老庄的社会理想"小国寡民"、"至德之世"并非全然是其奇思玄想,而是有其神话渊源的。神山昆仑即是其思想源头。昆仑神话对道家天人合道、以人合天的天人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决不是空想,而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资本发展的理性分析上的。在资本发展的最高阶段,其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生产力,造就出高度文明的人,这即是未来理想社会和未来社会自由人产生的现实前提;在资本发展中不时出现的破坏因素及全面的社会异化,也表明资本的发展是有其历史局限和历史极限的。随着资本将生产力发展到社会个人的发展成为生产和财富的基础,资本将促使自身解体,从而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提供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9.
刘琴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38-39
李渔不仅在戏曲理论、戏曲、小说、生活艺术、园林艺术等多方面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色彩,而且也在散文作品中展示了他的才襟和怀抱。李渔的传记作品深得司马叙事之神韵,《别集》各纪再现子长论史之姿态。同时在体会太史公作史手法的基础上又自创了一条读史之论,是继承亦是创新,表现出了杰出的叙述才能和点评历史的独特眼光。 相似文献
10.
商鞅的社会理想分为两个特点不同、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理想的法治社会与大治无为的社会.其社会理想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表现为其社会理想具有合理性;理想的设计完整、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手段具体、步骤衔接紧凑,使之易于在实践中推行;社会理想的初级阶段的超前性适当;社会理想实现过程的可控性强.同时,其社会理想又具有鲜明的功利主义倾向,存在着"无刑"目标与"重刑"手段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社会历史客观发展规律的科学结晶,但要实现它,则要通过革命和建设的诸多手段来完成。邓小平理论为科学理想向社会现实的转变与推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技术时代的社会精神症候,导出社会理想的话题,提出对当代社会理想的重新理解和诠释是哲学在技术时代的一项重要任务和价值所在。在技术时代,哲学的价值内涵在于对以下过程的解释和描述:通过理解力与想象力,形成对当代社会理想的重构与诠释;意识形态与技术形态的内容演化,使社会理想对当代社会形成了表达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国家的理想型——以权力运作为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尝试以权力运作为分析视角对现代国家一般特性进行抽象,即尝试发现和建构现代国家的理想类型。本文提出,理想型的现代国家权力形态为科层制组织形态;现代国家权力运作类型呈现为权力的集中化与局部化-扩散化,其权力运作具有以下特征:规训权力、内部绥靖与反思性监控。现代国家的理想型旨在为学界重新发现和认识中国政治转型的特殊性,描绘并重构中国政治的真实图像提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闻一多(1899-1949是以新诗创作和新诗理论研究著称于世的.但应该指出的是,闻一多还是一位杰出的古典文学批评家.从1928年8月发表<杜甫>,到1946年6月11日<九歌古歌舞剧悬解>脱稿,整整18年,闻一多"躲进小楼成一统",执着地投身于古典文学的批评研究中.闻一多的古典文学批评由最初的杜甫研究扩及到全唐诗的研究,又由唐上溯到六朝、汉魏,直到古诗的源头<楚辞>、<诗经>,兼及<庄子>和上古神话. 相似文献
15.
乌托邦理想社会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托邦理想社会在文化旨向上代表着一种超越现存的未来社会图景,它是作者对动荡恶浊社会的厌恶而为人类设计的一种根除世间弊端,使人一劳永逸地摆脱有限和缺憾的理想境界,它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17.
17世纪蒙古史家以忽必烈系 ,特别是以元惠宗后代为正统 ,否认非忽必烈系后裔窝阔台系或阿里不哥后裔曾几度登上汗位的事实。为此他们不惜对北元蒙古汗系任意篡改 ,对非忽必烈系后裔或者索性不提其家族 ,或者把他们统称为忽必烈后裔。 17世纪蒙古编年史的这种曲笔 ,反映了蒙古史家的忽必烈系正统观。 相似文献
18.
论人的信念、理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本文分别考察了人的信念、理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它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驱力,是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三才之道形成很早,天地人为一体,人在天地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并集中体现在圣人身上。董仲舒继承传统三才之道,构建了王道通三的王道观,并发挥《春秋》微言大义,为君主建立起超越现实的为政理念和价值观,以重建其政治理想,对其后两千多年中国社会治理和政治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今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不是纯粹的"思辨",而是具有立足于现实的实践性品格.它所构建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哲学的"绝对理想"的颠覆与超越,从而彰显出马克思社会理想理论的变革实质.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是以理想人格与理想社会的双重维度为精神旨归,以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双重品格为理论特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社会理想理论的当代构建,在此构建中要重新审视并构建理想人格与理想信念,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