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陆游与三山故居王致涌,陈永建陆游一生走南闯北,足迹几乎遍及半个中国,然而居住时间最久的却是山阴三山(现绍兴县东浦镇塘湾村),前后差不多近三十年,占他有生之年的三分之一。纵观放翁的《剑南诗稿》,凡85卷,9300多首,其中写于这30年的诗作超过6000...  相似文献   

2.
陆游的籍贯,《宋史》本传有明确记载:“越州山阴人”。陆游在文章中也每每以“山阴陆某“山阴陆某务观”自称。这似乎早有定论,无须置疑。但是,根据现在对籍贯的看法,通观陆游的家世,考索一下还是必要的。认为陆游是山阴人的,主要依据他的祖上世居山阴鲁墟(按,鲁墟在绍兴市西北十五里,宋时属山阴县)。陆游在《渭南文  相似文献   

3.
《瘗鹤铭》原在焦山阴崖石上(《京口三山志》云:“焦山西南日瘗鹤岩,今沦于山麓乱石中”.《明镇江志》云:“铭之所余断石,今在山之西南观音庵下滨江崩崖乱石间,春夏水涨石没,秋冬水落,始可摹拓”,并见明正德十三年顾元庆撰《瘗鹤铭考》,所引国朝《镇江志》,盖正德戊宣前旧志),铭曰“山阴爽垲”,又曰“瘗尔作铭”(阙文依王昶《金石萃编》补字,规以识之),知瘗鹤之所,近在崖侧矣.  相似文献   

4.
王伟 《新天地》2011,(12):140-141
李白有一首诗叫《登金陵凤凰台》,原诗是这样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极少写律诗,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  相似文献   

5.
山阴道上     
《社区》2009,(11):40-41
“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东晋王献之的一句随口吟哦,令山阴道名声远播。而明代袁宏道的一首《山阴道上》,更令山阴道名声大振。袁宏道是站在历史高度认识山阴道的。他并没有写出山阴道的具象美,却用一句“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点出了山阴道的历史地位:用“平生王献之,酷爱山阴道。彼此俱清奇,输他得名早。”点出了山阴道的文化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 1990年厦门鹭江出版社出版诗集《龙湖集》,该集作者是距今1300年前开创漳州的唐初名将、诗人陈元光。集中有《祀潮州三山神题壁》诗三首,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抒写三山神庙最古老的诗篇,与“初唐四杰”(杨炯、卢照邻、王勃、骆宾王)同时,摆脱六朝的绮靡浮艳,有陈子昂之风骨、读来韵味盎然。另者,从诗三首中“龙凤敕碑铭”、“瞻庙开明贶”与“九重颁岁祭”“万古帝王钦”诸句看,御封“三山国王”应在唐而非宋,故疑志乘诸文的误载。陈元光距肇迹于隋的三山神庙仅百左右年,时近事鲜,对考究三山神的历史渊源来龙去脉,陈元光诗中所言应该是最可信的了。下面逐首注释,以请教文史诗词界同仁。  相似文献   

7.
明代遗民山阴古剑老人张岱是明末清初重要作家。鲁迅在他的著作和日记中,曾多次提到他的《陶庵梦忆》及《有明于越三不朽名贤图赞》。现笔者对鲁迅所提到的这两部作品略作些介绍并提供点有关资料供参考和研究。张岱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约卒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相似文献   

8.
一、气往轹古,辞来切今大约在两千三百年到两千二百五十多年前之间的八十多年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曾经在他的故国楚的南疆,五百里洞庭之滨,江湘之间,忧愁叹吟,低徊夷犹、(《九章·抽思》乱辞)哀故都之日远、(《九章·哀郢》)魂一夕而九逝,(《抽思》)心维结而不解,思蹇产而不释(《九章·悲回风》)然而媒绝路阻,沈菀(音郁,积也。)莫达,(《九章·思美人》)最后,只有临沅湘之玄渊,遂自忍而沈流,(《九章·惜往日》)投身汩罗,葬于江鱼腹中(《渔父》)。  相似文献   

9.
1 鲁迅很重视自己的杂文,他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中谈自己“从《新青年》上写随感录起,到写这集子里的最末一篇止,共历十八年,单是杂感,约有八十万字,后九年中所写比前九年多两倍,而这后九年中近二年所写的字数等于前六年”。从鲁迅先生这个不厌其烦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自己这些匕首投枪的  相似文献   

10.
如约,我敲开了著名矿业专家孙越崎老先生的家门。在简朴的书房里,我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老人,握着他那漫暖而有力的大手,听到他响亮的声音,我真不敢相信,他有一百岁了。  相似文献   

11.
胡天游,榜姓方,一名骙,字云持,又字稚威,浙江山阴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卒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文学著作有《石笥山房集》。在清代文坛上,胡天游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一是在桐城散文日渐瓴衔文坛。海内士子靡然向风,文章风貌渐趋清淡简朴之时,他却以一种狷介兀傲之气,拔戟自张一军,另走韩愈怪怪奇奇,雄肆艰涩一路。二是骈文经过元明衰歇式微的残冬之后,胡天游踵继陈其年、毛奇龄之后武,以其气象雍容、斐然可观的博丽骈文,点缀了清中叶灿烂纷披的骈文中兴的春天。三是在清代争奇斗妍的诗歌流派中,胡天游以其自成面目的雄奇瑰伟的的诗作,首开清诗奇诡之风,几可与“神韵”、“性灵”相媲美。就散文和诗歌而言,胡天游均有其力  相似文献   

12.
这首词作于熙宁九年(公元一0七六年),是苏轼在密州任上怀念其兄弟子由时所作。它清丽明朗,情调健康,想象丰富,熔抒情、写景、议论为一炉,在当时那些叙写离情别绪的词里,确实是卓尔不群的。苏轼自己也很喜爱这首词,二年后,在《中秋月三首》里他曾不无自豪地说:“赵子寄书来,水调有余声”。北宋词话家胡仔对这首词极为推崇,他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相似文献   

13.
明朝学者杨慎(号升庵)在谪居云南的数十年间,不顾嘉靖皇帝派人监视,满怀对生活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遍游滇中名胜,广交各界学者和民众。永昌(今保山县)、大理、临安(今建水县)、昆明、安宁等地,都留下他的足迹;安宁温泉、剑川石宝山等处,有着他的题咏;昆明西郊高峣的“碧峣精舍”(在今高峣小学校舍内)是他的长居之所。在这简朴的住宅里,他一面讲学,一面著述,经过三十五年辛勤劳动,给  相似文献   

14.
陆游故居考     
陆游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几百年来,人们对他作了不少研究和探索。解放后,除有大量的研究论文外,还出有朱东润的《陆游传》、《陆游研究》;齐治平的《陆游传论》;欧小牧的《爱国诗人陆游》等著作。这些专著均对陆游的生平经历、思想发展过程和所走过的创作道路,作了一些比较详细的介绍。但是,对陆游的故居,除了人们熟知的鉴湖三山外,一直没有人能明确地指出其所在。众所周知,陆游一生大部分时间在绍兴度过,而其中又有极大部分时间住在老家。直到宋乾道三年,他才开始在绍兴鉴湖三山修建房屋(此时陆游已四十三岁)。那么他在这以前究竟住在哪里,对这个问题,很有弄清楚的必要。本文试就此作一些探索。陆游是绍兴人,这无庸置疑。但几乎所有研究陆游的人都依照陆游自己的说法,把他说  相似文献   

15.
张跃伟 《今日南国》2008,(24):65-65
从1982年开始,山东平度市大泽山镇三山东头村农民刘元九坚持记录家里的日常收支情况,26年从未间断。2007年,账本被国家博物馆珍藏,这是国家博物馆在全国范围内收藏的惟一一本由农民自己记录的家庭账本。  相似文献   

16.
李辉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东北作家群里的一位作家。自一九三二年发表反映抗日斗争的长篇小说《万宝山》以来,五十多年共发表了九部长篇小说、八部中篇小说集、九本短篇小说集。他的抗战三部曲《雾都》、《人间》、《前方》在国内外  相似文献   

17.
释“方”     
阅读古籍,常遇到“方……里”或“方……”这种句子。如:“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墨子·公输》)“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论语》)等等。 对“方”的注释,主要有三种。 一是认为方即平方,方某某里,即某某平方里。如:《孟子·梁惠王上》:“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62年北京第一版)注:“即九千平方里……”《大学语文(修订本)》(华师大出版社83年6月第二版)注:“当时人认为天下的土地,方千里者九处(九洲),即九千平方里。”《先秦文学作品选》(吉林人民出版社80年4月第一版)注:“当时的学者阴阳家邹衍等,说中国有九洲,并假定中国有九千个平方里。”  相似文献   

18.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原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市)。生长卫州(今河南汲县),他出身贵族,但因使酒尚侠,喜谈世事,不屑谄媚权贵,一直没得高位郁郁不得志。晚年隐居苏、常二州,终于常州僧舍。他是北宋词坛上一位“豪爽精悍”的词人。清人陈廷焯在《白  相似文献   

19.
梅花岭是明代知州吴秀用疏浚运河的泥土堆成的一座小山岭,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广储门外。岭上种有梅树,花发时“梅花如雪,芳香不染”,故名梅花岭。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殉国后,因尸骨不存,便把他的衣冠安葬在梅花岭上,故至今岭上还有史可法的衣冠塚。英雄与梅花争艳,梅花因英雄更香。从那以后,梅花岭和史可法的名字便连在一起了。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是清初著名的史学家。他出生于一个明末遗民的家庭里,加上他又受了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学术思想的影响,因而他虽生于清初,却具有比较强烈的民族意识,对明末那些抗清志士爱国家爱民族的精神非常敬仰。三十二岁中进士以后,他曾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不料次年便“左  相似文献   

20.
2003年8月的一天,几经周折,笔者终于在钢城马鞍山见到了对媒体一向低调,自称“隐士”的刘汉。在刘汉那宽敞而简朴的客厅里,翻阅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欣赏着留作资料的VCD碟片,刘汉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把我们带入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几经磨难苦娃子终成艺术家1931年,刘汉出生在合肥。8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一人把他拉扯大。1948年,合肥解放前,他参加了淮南游击四支队,成了宣传队的一名新兵,随部队转战江浙一带。1954年,刘汉被调往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当上了话剧演员。几年后,他又调入安徽省话剧团。那时的刘汉风华正茂,他先后在《霓虹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