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超 《理论界》2012,(4):84-86
《大众哲学》是"大众哲人"艾思奇的代表作,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通俗化、现实化和大众化的道路。通过对《大众哲学》写作前艾思奇个人学习生活经历的梳理、思想变化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定位的把握及全书内容的探讨,从艾思奇主体性角度探寻《大众哲学》的成功原因,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艾思奇文集》出版是哲学界的大事。 第一、《文集》记载了艾思奇同志从事哲学活动的一生,他的一生,都是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进行战斗。  相似文献   

3.
郭小香 《理论界》2011,(3):89-91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大众化思想,是指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真理。艾思奇是中国引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以《导言》的理论大众化思想为指导深入分析艾思奇的哲学大众化运动,发现艾思奇取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巨大成功的原因是他在开展哲学大众化运动时做到了《导言》中理论大众化思想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思想内涵及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除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视域来解读外,还需要从20世纪中国哲学视域来解读。20世纪30年代的唯物辩证法论战,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问题;艾思奇对论战的参与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深刻影响了《大众哲学》的思路、结构与内容。正是在这场论战中,艾思奇通过批判张东荪、叶青的哲学思路和思维方法,形成了阐发辩证法唯物论体系的思路,并根据这一思路在《大众哲学》中对辩证法唯物论体系作了大众化的阐释,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方向。只有看到《大众哲学》的多方面贡献、意义与影响,才能对《大众哲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价值作出深刻而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艾思奇文集》一卷出版了。这一卷收集了艾思奇同志建国以前的著作。最引人注目的是《大众哲学》。这是令人高兴而深思的。 回想当年,《大众哲学》在国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国民党政府不肯抵抗,全国人心惶惶,不知所云的时候,艾思奇同志写出《大众哲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出了中国民族所该遵循的斗争的正确道路。这是艾思奇同志写出《大众哲学》所体现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艾思奇同志的《大众哲学》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最宝贵的一点就是:哲学要努力满足时代的要 求。我们今天向艾思奇同志学习,就要沿着《大众哲学》的方向,努力使自己的哲学理论工作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 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处在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中,人们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方面,在观察现实、研究国情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理论成果。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这种成果早期的重要贡献,艾思奇青少年时代就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于上世纪30年代出版了《大众哲学》一书,风糜一时,不胫而走,因为他在理学内容,研究方法,成果形式方面,都是有创新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的道路。《大众哲学》对我们今天的启迪是多方面的,对我们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国明 《学术探索》2003,1(1):44-46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哲学与人民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在我国率先开辟了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道路 ,并对哲学中国化、现实化进行了初步探索 ,做出了重要贡献。《大众哲学》所体现的开拓创新精神 ,对于我们在新时期探索哲学如何与时俱进 ,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服务 ,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路上的艾思奇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先驱,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的先河,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端和基础。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倡导者、实践者,对毛泽东著作的研究、诠释和宣传作出杰出的贡献,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艾思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战士、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毕生致力于研究与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系统地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许多原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了给我国哲学界提供了解和研究艾思奇同志生平及其学术思想的资料,作者在参与《艾思奇文集》选编的基础上,写成这份《艾思奇主要著译年谱》。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由于艾思奇同志很长时期从事党的理论教学工作,讲课稿在其遗著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量,这一部分遗产是研究艾思奇同志著述不可缺少的内容,限于未曾公开发表,在这个主要著译年谱中暂不收录。这里所收录的,均已公开发表过,并按著译公开发表时间先后,分为上海时期、延安时期和北京时期等几个部分。本期先刊上海时期这一部分,其他部分将继续在本刊连载。  相似文献   

12.
我做学生的时候就读了《大众哲学》,尽管年龄相仿,艾思奇是我的老师,我到延安后也曾听了他的课。全国解放后我到北京讨论教材时又同艾思奇同志一起工作了几个月。艾思奇同志为人诚恳,特别对青年关心和爱护。他对一些理论问题钻研得很深、很透彻。我受他的教育很大。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战线》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在封里刊登了哲学豪艾思奇同志的一组照片,其中一幅的说明讲艾思奇同志从上海初到延安,由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同志陪同,到当时国民党统治区参观黄帝陵。  相似文献   

14.
回想起在抗战前,我跟艾思奇同志一起在上海参加地下哲学小组的活动,小组每活动一次就要换个地点,以避开国民党特务的  相似文献   

15.
《艾思奇文集》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既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要求,又把马克思哲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送给了争取解放的人民大众。 许多青年,把《大众哲学》当作自己的启蒙老师,绝不是偶然的。 ’ 回顾建国三十二年来,我们的哲学工作,大多是贯彻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哲学解放”的思想原则,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思  相似文献   

16.
《艾思奇全书》的出版以及中国社科院为此而隆重举办的学术研讨会,是在党的十七大闭幕之后,我国哲学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导向性高层次论坛。我有幸应邀与会,聆听了当年在延安同哲学家艾思奇共事,或亲受其教益的革命老前辈们的深情回忆,与哲学同行教授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个人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艾思奇与毛泽东保持着密切的哲学交往和思想交流。在交往中,毛泽东对艾思奇的哲学活动和哲学思想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艾思奇启迪毛泽东明确提出和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历史课题,促进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曾成功地探索了一种全新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方式,使哲学成为掌握在广大人民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国际国内形势瞬息万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如何推广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尤为关键。因而,比较《大众哲学》与今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背景,解读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所面临的困境与障碍,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们的哲学界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问题时,都是说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然后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推广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于是实现了历史哲学的根本变革,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参阅艾思奇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78年重印本,第195页)。有的著作说得更加具体,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2—1846年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过程中,根据当时自然科学提供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九三八年二月到延安的。到延安以前,自学过哲学,对哲学有点兴趣。到延安以后不久,见到了艾思奇同志。我们谈过一些哲学问题。那时候,他在抗大教哲学。抗大的前身是红大,就是红军大学。红大的哲学课,是毛主席讲授的。毛主席写过一本《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共分三章。第一章的题目:《唯心论与唯物论》。这一章讲了四个问题: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