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现行信贷和发行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不论是现金,或是存款货币,都是通过银行贷款投放到流通中去的。银行信贷资金的分配,一方面是资金的运用,另一方面是资金的来源;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具有数量平衡的性质。信贷分配的这种特性,常常令人感到迷惑:既然有贷款就有存款,就有货币的投放与回笼,那么,银行存款是怎样产生的?银行放款的结构、规模对货币流通有何关系?如何通过控制和调节信贷来  相似文献   

2.
一、财政困难对银行的影响 财政和银行是国家进行资金分配的两条主要渠道。从辩证的观点来看,它们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因此,财政困难必然会对银行产生重大的影响。其影响的形式不外乎有两种:一是财政要实现其预算支出,必然要强制性地向银行透支或借款,迫使银行货币超经济发行。二是如果财政严格控制其支出,则必然将社会再生产中的一大部分资金需求的硬缺口丢给银行,使银行为了填补财政转嫁过来的资金需求缺口盲目扩大信贷规模,结果导致信贷收支的不平衡,迫使大量货币投放,最终使通货膨胀成为必然。具体来说,当前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财政出现困难对银行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家银行,是办理信用业务的经济组织,又是国家金融行政的管理机关,全国现金、信贷和结算的中心;是货币发行的出发点,又是货币回笼的复归点。就全国范围来说,信贷收支活动与货币收付活动是一致的。银行信贷收支差额通过贷币收付差额来表现:银行信贷支大于收时,货币投放;银行信贷收大于支时,货币回笼。紧缩信用就是回笼货币,信用膨胀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因此,银行信贷平衡,实质上就是货币发行(投放)与货币回笼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轨的过程之中。由于信贷、现金一度投放过多,消费基金增长过猛,引起了对宏观控制问题的普遍关注。货币发行是宏观控制的重要问题,展开对改革转轨时期合适的货币发行量的讨论,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货币金银工作存在的问题解武军,倪勇中近几年来,人民银行货币金银部门克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职责所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现金投放明显减少,金银收购量逐年上升,中央银行货币发行职能得以强化。成绩的取得固然可喜,但问题的存在也不容忽视。笔者认为,现阶段货...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银行作为货币、资金运动的总枢纽,在宏观控制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为银行能否控制信贷、控制货币已成为能否有效控制社会总需求的中心环节,所以怎样改善银行本身的管理,实现银行控制机制的转轨,已成为整个体制改革中的一个焦点。本文对此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我国现阶段银行控制机制的性质 所谓银行控制机制的转轨是指由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量和信贷增量的行政命令式的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控制为主转轨。为了正确说明我国现阶段银行控制机制的性质,有必要首先比较一下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7.
第三套人民币实行只收不付工作应予重视陈建兰,周七文,黄进儿随着今年货币投放形势的平稳,国家发行基金储备相对充裕,为了实施第四套人民币的单一流通,人民银行总行于今年2月下发了《关于对第三套人民币纸币实行只收不付的通知》,作为县市银行分支机构的发行出纳人...  相似文献   

8.
货币发行行为主要是货币投放和回笼的组织安排工作。经济态势变化,货币发行行为要与之相适应,这种适应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货币投量与市场实际需要的适应;二是货币内部结构的适应。近年来,经济形势不断地变化发展,货币流通状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用现范围的扩大、货币流通量的增加等。因此,货币发行工作面临着如何提高工作质量,为促进经济繁荣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的问题。目前,货币发行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一)对市场货币投放需要量的预测存  相似文献   

9.
《大庆社会科学》2013,(6):119-119
郭家新撰文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供给调控机制发生了渐进但重大的转型。"大一统"银行时期主要依靠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直接控制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商业(专业)银行体制建立以后,  相似文献   

10.
陈明 《社会科学》2004,(1):35-39
为解决联邦政府财政、信用危机和货币短缺两大问题 ,汉密尔顿主张建立联邦银行 ;发行公共信用与私人信用结合的银行券 ,以取代政府直接发行的信用货币 ;充分利用私人资本、私人经营管理的经验为公共利益服务 ;加强联邦政府对全国货币银行体系的集中控制 ,但反对政府直接干预联邦银行的具体经营业务。汉密尔顿式的货币银行观规约了美国货币银行体系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汉密尔顿的货币银行观及其深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联邦政府财政、信用危机和货币短缺两大问题 ,汉密尔顿主张建立联邦银行 ;发行公共信用与私人信用结合的银行券 ,以取代政府直接发行的信用货币 ;充分利用私人资本、私人经营管理的经验为公共利益服务 ;加强联邦政府对全国货币银行体系的集中控制 ,但反对政府直接干预联邦银行的具体经营业务。汉密尔顿式的货币银行观规约了美国货币银行体系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基层货币发行部门横向管理的思考王欣当前,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工作正在加强,货币发行部门也应站在中央银行的高度,把工作重点放在横向管理这个职能上来。一、货币发行横向管理的基本内容1、出纳联系会议制度。每季召开一次出纳股长联系会议,及时地反映出纳工作中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建立银行信贷投放损失估计和产出缺口、通过膨胀率之间的模型,并通过地方政府平台贷款的数据研究了不同经济周期条件下的银行信贷行为,并将这种信贷行为放入政府宏观调控背景下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政府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银行信贷估计偏差发生影响,在经济向下的周期中过量投放信贷,导致了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一旦政府在财政约束和通胀约束的条件下,退出刺激性的宏观调控政策,银行对于信贷损失的估计由乐观转向悲观,剧烈收缩信贷,于是,实体经济的货币供应将由过度充裕变成稀缺,经济剧烈下行,政府逆周期的宏观政策调控反而加剧了经济波动,给宏观经济造成了伤害。  相似文献   

14.
关于在我国实行宏观价值调控的建议罗运贵所谓宏观价值调控,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机构直接利用货币投放和回笼的手段去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流通和分配进行调节。我认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可以一分为二,即实行两套货币资金投放系统:一是与目前通行的办法一样,中央银...  相似文献   

15.
多少年来,通货膨胀这一经济顽症总困扰着人类,令不少人“谈胀色变”。现代货币主义指出,通胀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超经济发行,因此要抑制它,只要控制货币发行的闸门,使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对它的需要量保持一致即可。道理如此明了,可现实中货币供应的闸门总难于关牢。为什么会这样呢?在我国有其特殊成因。本文拟主要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对此进行逻辑性的实证探讨。首先要明确的是,本文仅探讨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成分,适当地方也提及私有制经济,但仅作比较之用,为此,以下分析就多以“公有制(经济)”来代表我们的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16.
一、储蓄利率必须高于预期物价上涨率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低利率政策。低利率助长了企业对投资与贷款的需求持续膨胀,从而导致了固定资产投资膨胀与流动资金短缺同时并存,银行被迫增加货币投放以补充信贷缺口。低利率不能以真实报酬鼓励储蓄。近几年储蓄之所以大幅度增加,主要由于消费基金膨胀,而适销对路商品却供给不足,人们手持货币待购不如存入银行待购。因此,大部分储蓄增加只是“被迫性”的储蓄。这种没有真实报酬的非自愿的储蓄是极不稳定的。一旦物价突发性持续大幅度上涨,人们预期物价上涨在相当长时期内大大高于利率水平,银行给  相似文献   

17.
1.不同经济体制决定了不同形式的货币运行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其主体是由中央银行和工商信贷部门来具体执行职能,并由国家银行及政府附属物之企业具体构成,货币运行政策通过一系列计划指标对经济活动发挥作用。作用的渠道是在单一指令性垂直指导下执行,其货币政策在运行机制中表现得简单而直接。货币供应中的数量及规模也由国家政府部门按计划及宏观经济目标进行直接规定。银行按指令性计划向经济部门提供货币,经济部门则将供应的货币直接转化为投资与消费,以此来影响总收入的变化。 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运行机制基本上全依托市场经济规律以及供求变化来调节其供求。货币供求的主体是由超脱的中央银行、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货币、利率政策随机搭配的可能性金融调控主要是指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的运用。在我国现行信贷、货币管理体制下,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基础贷款量和货币投放的政策。因为流通中的货币(M_0)增减与基础贷款量的变动是同一的调控过程。当中央银行扩大(缩小)对各专业银行提供基础贷款量时,各专业银行向社会提供的贷款总规模和由此泄漏的现金(货币投放)随之变动。因此,本文指的货币政策可称贷款和货币投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我国货币发行量曾几度出现失控情况.考其原因,除基本建设战线过长、消费基金增长过快、财政赤字增加过猛外,信贷投放规模偏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来,在商品生产不断发展和商品流通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相应地扩大信贷规模,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也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同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量的界限一样,信贷投放也有一个适度与否的问题.如果投放规模超过适度,投放速度超过适度,都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和稳定.因此,探索信贷规模的适度问题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强化管理,盘活存量,提高效益的货币信贷政策,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从银行的角度出发,调整结构主要是信贷上的结构,而这种信贷结构的调整和国家产业结构又是相配套形成,银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调节又是通过信贷结构的调整来实现的。银行信贷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越广泛,它的调节经济的作用就越大。然而,由于现阶段制约结构调整的因素很多,从某种意义上讲,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如果不从根本上作产业结构的调整,就难以有效地调整信贷结构,换言之,如果不能在“控制总量”的条件下,调整好信贷结构,也就难以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信贷结构的调整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