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斯诺命题”提出了“科学文化”和“文学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两种文化”发展中的困境问题。“斯诺命题”在积极意义上涉及提出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的对象的整体性与既定学科的局部性的矛盾问题,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次文化”分裂和分离化倾向的问题。走跨学科之路是破解“斯诺命题”关键所在,其中特别要注重解决好学科研究和问题研究的结合、个体研究和团队研究的结合、学者的个人禀赋发挥、研究的社会导向和环境导向、研究的评价体制和机制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借助翻泽,“恋爱”一词在20世纪初进入现代汉语,使“男女之情”在方式、体验、意义与评价上,因新的命名而发生改变,并进入公共话语,成为中国新伦理建构的突破口,产生了从晚清到“五四”一系列新道德命题及与之相应的新文学作品。晚清倡导的“自由结婚”,确立了婚娴以恋爱为前提、以当事人自决为主导的现代意识,并开创了文明结婚新风尚。民初,“恋爱”一词在本土化过程中一度污名化,导致专写恋爱的言情小说普遍规避此词;但哀情小说对爱情精神品质的普遍推崇,却为五四“恋爱神圣”的出场奠定了基础。西方理论影响下建构的五四时期恋爱理论,有“恋爱自由”与“自由恋爱”的微殊差异,后者将新文化激进主义导向极端。五四恋爱文学在空间意象和恋爱描写上的创造,解构了压抑个人自由的家长权威,颠覆了传统道德,也开拓了文学的表现领域。但个人主义的单维描写,未能使恋爱体验向纵深挖掘,而是引向浮浅。  相似文献   

3.
追寻诗意的栖居——庄子与海德格尔诗学比较(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个诗学命题。本文分析了海德格尔提出这一命题的思想和艺术意义。诗在海德格尔那里不是文学的,而是生存的,诗是存在之歌吟。从这一意义出发,海德格尔认为诗是人类生存的出发点,人的本质是诗意的,而诗是以语言的方式确立存在的。思与诗的结合是20世纪世界的最大理论收获。诗意的生存是海德格尔为人类指示的道路,这对普遍走向现代化的世界具有重要意味。  相似文献   

4.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也是文学作品的主体。作家从观察、体验生活开始,到进行艺术构思乃至创作的最后完成,所注意的中心和表现的对象始终是人,是人的生活、人的性格和命运。普列汉诺夫指出,“艺术的主要对象是人”。高尔基则把文学称为“人学”,而且这个“人”是用大写字母来写的。这都是至理名言。正是这样,在文学创作中怎样认识和描写人物性格,往往是区别各种创作方法和文学流派的一个主要标志;或者说,任何一种创作方法,必然在人物性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四十──五十年代的俄国文学正处在向繁荣时期过渡的阶段。现实主义确立,自然派形成,文学反映现实的范围扩大,社会各阶层开始进入文学这面社会生活的镜子。尤其是农民及其生活引起了作家广泛的、特殊的重视,并得到了越来越深刻的反映,诚如高尔基正确指出的,四十年代引起注意的俄国农民,到了五十年代便成了文学中第一位的人物①。许多作家,虽然素质不同。创作思想各异,甚至属于对立的政治派别,也都应时代的急需,把农民问题、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对立关系提到了自己创作的首位,从自己的角度表现了对时代最重要的问题的关注。其中。四十─…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人学”,这个已经成为文学经典理论中著名的命题,在人体文化的层面上去理解它,更显示出它巨大的准确性和涵盖性。因为作为以人为主要对象的文学创作,无非是展示人的精神世界即灵的层次和人的外在表现即肉的层次。这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但又彼此区别,有时又互相矛盾的辩证统一关系,如何令人信服又让人感动地揭示出二者矛盾而统一的关系,是文学作品中人体描写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而成功的人体描写(尤其是女体)又往往在其中深深蕴含着这一民族的文化情结和与此情结紧密相关的人体审美观。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边城》的原型与表现技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从文《边城》的原型与表现技法〔韩〕朴宰范一、序论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前期,有一位擅长描写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间生活和体现纯净的心理世界的作家,他就是沈从文。沈从文是一位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一致,亦即是追求所谓的“人爱文学”、“人性文学”的作家,因此...  相似文献   

8.
日本学者铃木虎雄首倡的“魏晋文学自觉说”并不是一个科学的论断,而鲁迅先生接受这一说法本是一种有感而发,虽然具有一定的学术启发性,但是不能把它上升为一种文学史规律性的理论判断。“汉代文学自觉说”是对“魏晋文学自觉说”的一个有力挑战,从汉魏以来“功利主义”与“文学自觉”、汉人的“个体意识”与抒情文学的关系来看,促进汉魏以来中国中古文学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秦汉社会制度的变革、文人阶层的出现及其特殊的文化心态,以及他们对于文学的基本态度。以此为基础,可以清晰地看到从汉到唐的中国文学的演变轨迹。“魏晋文学自觉说”不能全面地描述中国中古文学的发展过程,它影响了我们对于中国文学发展规律和本质特征的认识,因而在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不适宜使用“文学自觉”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9.
有人建议订一条法律,杜绝说谎。说谎需要借助法律来禁止,听起来非常新鲜。但也可见说谎已到了使人不能容忍的程度,非禁止一下不可了。 其实禁止说谎,法律早有明文颁布,那就是伪证罪。伪证,就是以说谎的形式,内容,作假证明,隐匿罪证等等,问题倒在于我们的说谎,在某些领域内一向是合法存在的。 据我推算,一种是为了讨人喜欢而说谎。五十年代行将结束的时候,我所在的一家报纸,出于当时某领导的心血来潮,下令与某报合并,我们的党组书记回来告诉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某报与我报合并。”当然,事实是我报并入某报,然而在书记先生嘴里,却是某报并入我报的“好消息”。这是彻头彻尾的说谎,但是从书记先生眼中看来,他不过是在“说谎的艺术”上稍作运用而已。  相似文献   

10.
0.150年代,著名语言学家周祖谟先生提出了“词汇和语法构造一样,也是成体系的”命题(1959);60年代,黄景新先生对词汇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和论述,影响极为深远(1961),却也引发了刘叔新先生对其缺点的中肯批评,但其“词汇还不能说是体系”的结论也使人印象深刻(1964);80年代,武占坤、王勤二位先生对汉语词汇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1983);90年代,刘叔新先生将汉语词汇研究纳入到词汇体系中来进行观察和论证,取得了喜人的成果(1990)。当代学者自汉语词汇学产生之日起就对词汇的体系性…  相似文献   

11.
12.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篇言"十二诸侯",实际上却记叙了十三个诸侯国的盛衰大事。对于其"篇言十二,实叙十三"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或是认为没有把吴计入在内,或是认为忘记更改篇名,或是认为没有把鲁计入在内,或是认为没有把秦计入在内。其实"十二诸侯"是有特殊来历的,司马迁是用"十二诸侯"来代称表中的"十三诸侯"。"十二诸侯"这个固定概念的得出是与司马迁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历史观紧密相连的。"十二"之数和《史记》各篇数目一样,体现了儒家的一种天道观,有一定的象征,寓含着天道运行之意。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taken from a leading Soviet literary journal, elaborates the concept of "social humanism" as applied to literature. It is also concerned with a frequently discussed question in Soviet literary criticism — the nature of the hero in Soviet and other modern literature. The authors are researchers at the Gorky Institute of World Literature. Voprosy Literatury (Problems of Literature), 1960, No. 12 — slightly abridged.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volunteering is the most organized and formal manner of altruism, the two subjects are rarely connected in literature. In this article reviewed is the egocentric approach that is found in four social disciplines: psychology, sociology, economics and socio-biology (evolutionism), and the way that studies on altruism are based on Utilitarian philosophy and on the homo economicus perception of man. All of the above have influenced the study of volunteerism: the research questions, the study areas, and the conclusions on the essence of volunteering. We then review a different approach based on Deontological philosophy: the alter-centric approach, already influencing the study of altruism. New directions of approaching and studying volunteerism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寻求解决方案的时候,生态理论领域展开了马克思是否具有生态学思想、马克思是否主张人类中心主义等相关问题的争论,这表明了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呼唤,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是离不开马克思的思想。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立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生态自然观,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相统一。实践唯物主义的目标是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加以控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解。共产主义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人们为纪念司马迁,特地在陕西省韩城建造了一座祠庙,名为"汉太史司马祠"。祠内现存古今碑石一百余通,内容涉及司马迁的人品与人格、司马迁祠墓的历史变迁、修缮祭祀活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评价,以及《史记》相关篇章中的名言警句等,是研究司马迁、《史记》、司马迁祠庙的珍贵财富,价值甚大。  相似文献   

17.
Fo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peer review practices have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literature. But although this literature covers many research fields, only one previous systematic study has been devoted to the practice of peer review in mathematics, namely a study by Geist, Löwe, and Van Kerkhove from 2010. This lack of attention may be due to a view that peer review in mathematics is more reliable, and therefore less interesting as an object of study, than peer review in other fields. In fact, Geist, Löwe, and Van Kerkhove argue that peer review in mathematics is relatively reliable. At the same time, peer review in mathematics differs from peer review in most, if not all, other fields in that papers submitted to mathematical journals are usually only reviewed by a single referee. Furthermore, recent empiric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referees do not check the papers line by line. I argue that, in spite of this, mathematical practice in general and refereeing practices in particular are such that the common practice of mathematical journals of using just one referee is justifi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roof validity assessment. The argument is based on interviews I conducted with seven mathematicians.  相似文献   

18.
罗炳良 《求是学刊》2002,29(6):113-119
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 ,清代乾嘉时期形成的历史考证学独树一帜。历史考证学派史家以求真的态度和实证的方法研究历史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治史的理性意识比前代史家大大深化与增强。考察乾嘉史家理性意识的内涵 ,不仅能够拓宽传统史学研究的层面 ,对于研究中国史学史具有学术价值 ;而且有助于澄清过去研究中的一些模糊观念 ,正确认识与评价乾嘉历史考证学的得失与功过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转型期中国所必需的一种新的执政理念,是全求面临的共同课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需要公民素质的整体提高、社会的整体发展和新的文化理念作引导。国家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培育公民性社会。唯此,才能在分享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的同时,逐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化的进程相比。我国是后发式、滞后型、外力推动型的发展模式。政府如何担当自己的责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建设政治民主与法治社会,发展政治文化等,都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史记·货殖列传》蕴含了非常丰富的经济思想,比如交易的福利、市场自由主义与政府的作用。司马迁认为,交易在财货增长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足以和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相媲美。同时,文中对产业利润的分析和对价格问题的诠释是另一个应被广泛称颂的亮点。现代人对《货殖列传》的解读一般以思想阐述为主,很少有人注意它的研究方法。事实上,司马迁在该文中已率先使用了描述性的实证分析方法,这一点和后来的亚当·斯密、马克思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没有太多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