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中国西部地区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农民倾向于选择依靠家庭和自我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潜变量个人禀赋、家庭特征、认知程度对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而社区特征的影响不显著;可观测变量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家庭男孩数、家庭生活水平、是否听说过新农保、是否听说过商业养老保险等对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而性别、婚姻状况、个人年收入、家庭人口数、家庭女孩数、家庭劳动力数、家庭承包土地数、离最近公路距离、离最近县城距离等变量对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5—2016年西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农业信贷投入对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影响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农业信贷投入对农民增收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两者之间呈现出非线性关系;短期内邻近地区农业信贷投入不利于本地区农民增收,但从长期来看则对本地区农民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增收,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显著。此外,农业信贷投入对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表现为单一门槛特征。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人才战略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勤 《山西统计》2003,(8):16-16,19
近年来,我国优秀人才从国内流往国外发达国家,从国内经济不发达西部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而给西部地区摆脱落后造成了负面影响。为迎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抓住数亿西部人民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曾制定了许多稳定人才的特殊政策,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人才逆向流动的现象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认清西部地区人才规律,更新人才战略指导思路能否促使西部地区人才战略创新走向成功,关键是要认清本地区人才群体的共性规律,在此基础上及时更新人才战略指导思想,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发展战略夯实基础。(一)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皖北地区340个农户问卷调查的数据为样本,根据国内外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12项影响因子并建立决策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影响农民外出就业三个大的方面,家庭因素的比例逐渐减少,个人和社会因素的作用正在加强;而个人因素中的文化程度变量均值较低,且对农民外出就业决策产生了负影响,凸显了城市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5.
李敏 《统计教育》2008,(3):11-13
自本世纪以来,西部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西部大开发,带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使西部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西部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采用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多项指标,对西部十二个地区从1996-2005年十年问经济增长的δ-收敛、β-收敛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决策。兵团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兵团能否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应有作用,实现更快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兵团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决策。取决于统计能否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实现创新,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的统计信息、监督和咨询。统计部门必须不失时机抓好和实现以下几个突破。一、在统计服务方式和手段上实现突破大力开展专题调查和分析研究,及时跟…  相似文献   

7.
农民的住房投资理念和方式决定于农民家庭的经济基础.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除了对农民本身的生活、居住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资料购置和日常生活消费.并最终影响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农民住房问题是农村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农民居住投资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我国农民和农村实际,基于问卷调查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现阶段农民创业过程中信息搜索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农民创业者信息搜索行为具有搜索意识偏弱、搜索内容广泛、搜索来源有限、搜索强度偏弱的特点;就其影响因素而言,文化程度、以往创业经历等创业者个体特征对其信息搜索强度有较强影响,雇员人数、创业投入等新创企业特征对其信息搜索强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多元就业选择条件下农民就业选择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运用2012年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数据对农民就业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自家农业生产、农业打工、非农受雇、非农自雇、家庭帮工等5种就业类型中,农民就业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且做选择时都会受到家庭和个人因素的影响;运用多元Logit模型验证表明,4种家庭因素(家庭总人口、家庭总收入、家庭金融总资产、家庭总土地)和5种个人因素(性别、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年龄、婚姻状况)均对农民的就业选择产生显著影响,且对新生代农民和传统农民的影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0.
西部农村的金融抑制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鑫 《统计与决策》2005,(19):120-121
一、西部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一)西部农村金融深化程度 考虑到影响货币化程度指标(M2/GDP)的诸多因素,如货币流通速度、居民的货币需求和储蓄特征、经济信用化程度以及实物资本的产出效应等,特别是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受到某一或是多重因素的影响,M2/GDP的数值会在某种程度上偏离实际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1.
山东是一个人口大省,2005年末常住人口为9248万,居全国第二位;山东也是一个农业大省,2005年农业增加值为1927亿元,居全国首位;山东又是一个农民大省,2005年农村居民为5086万.占总人口的55%。由于山东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农民大省,所以山东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任务特别繁重,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全国的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为了科学评价我省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山东省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下发的全国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对山东全省和17个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监测和评估。从监测的结果看,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2005年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50.1%,也就是说,从2000年开始,山东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走了一半;恩格尔系数降到39.8%,农村居民的总体生活开始向更加宽裕的小康迈进。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而在此过程中 ,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关键。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有助于实现人际、代际的公平与和谐。我国西部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力资本的缺乏。因此当前通过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和引进人才等途径来提高西部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医疗机构行为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医疗保障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体现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方针,克服了传统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弊端。文章以我国西部的农业人口大县之一的甘肃省会宁县为例,运用模糊调查的统计方法,着重分析人们对医疗机构在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评价,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快速增长,农民外出务工与转移步伐呈现加快现象。在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的趋势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粮食生产决策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日益凸现。为此,从农户供给反应行为入手,构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总产量、粮食平均产量的供给反应模型,采用省域动态面板数据,利用GMM方法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生产影响的途径与程度。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总产量产生了重要影响,非农就业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人口迁移对粮食生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实施西部开发是我国政府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一项重大决策,文章通过对资金流向的分析,指出西部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交易成本过高,西部开发的重点应放在降低交易成本,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上.  相似文献   

16.
  江等 《统计研究》2018,35(8):94-103
本文基于2012和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考察劳动力跨方言区流动对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与在同一方言区流动的个体相比,跨方言区流动收入要高31.9%;对于跨方言区流动的劳动力而言,跨方言区流动对收入的平均处理效应为30.5%,如果在同一方言区流动的劳动力选择跨方言区流动,其收入反而会减少3.9%,说明不同个体在流入地的选择上是基于其比较优势做出的决策。进一步,本文还发现跨方言区流动的劳动力无论选择在同一方言区流动还是跨方言区流动,均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在流动决策上具有绝对优势。在考虑了测量误差和极端值以及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对皖北地区的实地考察和1992~2010年农民收入的统计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十二五时期影响安徽农民收入倍增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民受教育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增收有显著影响,欠发达地区、农业大省与农民工流动的省情对安徽农民增收影响极大,皖北地区的土地流转、政府引导、农民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培养、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新生代农民工的观念等问题影响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而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农还没有产生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是,一方面在国际上大量的科技人员流向了发达国家,另一方面在国内,各类科技人才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从内地流向沿海.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影响和效果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盛来运 《统计研究》2007,24(10):15-19
摘  要: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引起了生产要素的大流动、大组合,对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不仅没有导致农业生产的萎缩,而且推动了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因此得到持续提高,农村贫困得到极大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向有利于城乡统筹的方向转化。另外,农村劳动力流动还支持了城市发展和宏观经济持续增长。因此,中国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为农民迁移进城创造条件,这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总结西部大开发10年遂宁所取得的成绩,寻求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遂宁所处的起跑点,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探索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所需要努力的方向,我们开展了对遂宁在西部城市中的优劣势分析,提出了我们的一些建议,供领导和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