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州船政局与江南制造局在旧中国生产发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66年创办的福州船政局与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同为洋务运动中创办最早的两个大型近代工业,又同为旧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开端。现仅就福州船政局与江南制造局在旧中国生产发展进行比较,就教于海内外经济史研究的同仁们。福州船政局生产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官督商办企业,而应结合历史实际,考虑类似江南制造局等官办军事工业对后世中国企业发展的影响。官办企业和官督商办企业虽不完全符合近代企业的运作特点,但相比于西方各国,晚清中国的企业承担了更多的国家责任。江南制造总局的企业社会责任可归结为:为政府生产合格的军工产品,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培养技术人才,为近代科技储备基本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房正 《兰州学刊》2011,(10):165-168
16、17世纪,中国与西方原本相去不远的传统工程技术开始出现"大分流",中国传统工程技术缓慢发展,而西方工程技术却走向了近代科学的道路。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近代工程学是从西方传入的,在这个过程中,洋务运动起了重要作用。京师同文馆等洋务学堂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批开展工程教育的机构,为工程学进入中国做出了最早的努力;福州船政局等洋务企业为近代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做出了贡献;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最早翻译西方工程学著作进中国;留美幼童接受了西方近代工程学的系统训练,成为我国近代第一批职业工程师。  相似文献   

4.
刘瑞新 《兰州学刊》2000,22(5):76-78
甘肃近代最早出现的机器工业 ,是在 19世纪 70年代 ,就是由陕甘总督左宗棠进入兰州后 ,率部将赖长创办了兰州制造局、甘肃织呢总局 ,甘肃近代机械工业由此开始了。左宗棠作为甘肃机械工业的开创者 ,在甘肃的工业发展中自然产生了长久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他创办了甘肃织呢总局 ,当时不仅在西北甘肃是独家始创之举 ,也开辟了中国机器毛纺织业的先河 ,在中国的近代纺织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近年来 ,关注左宗棠在西北政绩的文章颇多 ,而我在这里也略谈一点有关左宗棠创办甘肃织呢局的看法。19世纪 4 0年代 ,资本主义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  相似文献   

5.
甘肃最早出现的蒸汽为动力的近代机器工业,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就是在陕甘总督左宗棠及其部将赖长主持下,兰州制造局、甘肃制呢总局的创办,甘肃机器采金的拟办和若干种近代机器的试制。这是甘肃近代机器工业的开端,是甘肃自开发以来生产力发展和甘肃近代工业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一) 左宗棠创设兰州制造局,事在同治十一年底(1872年)。当时,陕甘军事已近结束,他正在积极筹划收复新疆的军务。罗正钧编《左文襄公年谱》系此事于同治十年,《重修皋兰县志》则系于同治十三年,均似有误。在此之前,左宗棠为镇压陕甘回民的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间,清政府先后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厂,大小共计16所,较大的有上海江南制造局(即江南造船厂的前身)、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福建船政局等。关于这些近代军事工业的性质问题,我以为应从下列三方面加以考察:(1)这些近代军事工业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2)它们的所有权和生产目的;(3)它们生产经营方式的特点。首先,这些近代军事工业是我国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的产物,洋务运动是当时地主阶级对外不能抵抗帝国主义对內  相似文献   

7.
关于清政府从19世纪60年代起陆续兴办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的性质问题,牵涉到研究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近代经济史的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我们在调查研究江南造船厂厂史的过程中,由于要弄清该厂前身——江南制造局的性质,因而接触到这一问题。经过初步研究,我们认为清政府所办的这些近代军事工业,不仅不再是纯封建性的,连说它是买办性、封建性和资本主义的混合物,也还不够明确,当然更不应把它简单地看做封建军事机构的附属部门。应该说,这些工业基本上已是中国式的官僚资本主义性质,而又带有极为浓厚的封建性的企业。本文试图对我们这一看法进行初步分析,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江南制造局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夏东元爱国主义在各个历史时期有其特定的内容。对中国近代社会说,爱国有着“三个层次”:一是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武装侵略面前“同仇敌汽,众志成城”地抵御外侮,这就是林则徐所说的“民心可用”。二是“师夷长技”,即引进和学习西...  相似文献   

9.
近代出版新知识群体几乎全部集中在南方出现,这和南方出版活动的兴起并渐领风骚有着很深的关联,和南方地处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前方以及中西文化交汇点有关,也和近代商业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一、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近代出版的第一个群体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是洋务派在1867年兴办的译书机构,也是晚清由官办的历时最久、出书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出版机构。它是由徐寿、华蘅芳等建议曾国藩上奏获准设立的。1868年翻译馆在上海正式开馆后,先后聘请参加译书的有英国人伟烈亚力、傅兰雅、秀耀春;美国人有玛高雅、林乐知、金楷…  相似文献   

10.
保晋公司作为山西近代最大的民族工业企业,其创办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及山西近代区域经济史发展的客观产物.同时也缘于山西民众生存与发展、传统封建晋商谋求转型的双重内在需求.而山西争矿运动则是保晋公司创办的直接导火线.  相似文献   

11.
一、天津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天津近代民族资本工业的出现,晚于南方的上海、广州和武汉。以上海为例,上海的《汇报馆》,1874年创办;建昌钢铁机器厂,1875年创办。而天津最早的民族工业朱其昂创办的贻来牟机器磨坊,到1878年才开办,并且规模很小,工人才十余人。吴懋鼎和杨宗濂开办的天津第二个民族工业企业天津自来火公司,到1886年才出现。1898年吴懋鼎才创办第三个民族工业企业——北洋硝皮厂,1899年吴又创办天津织呢厂。从1878年到1900年二十多年间,天津的民族资本工业,仅有四个厂,资金共约百余万元。  相似文献   

12.
王先谦与湖南近代工业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戊戌变法后 ,在严重民族危机刺激下 ,王先谦由一代经学大师转而致力于湖南近代工业企业的创建 ,本文分析了王先谦创办湖南近代工业企业思想的发韧 ,阐述了其发展近代工业企业的基本思想和创办工业企业的实践活动 。  相似文献   

13.
一、历史回顾甘肃省的科学技术事业是随着十九世纪下半叶近代生产方式的萌发而开始的。一八七二年左宗棠在兰州开办地方性的军事工业甘肃制造局,揭开了我省近代工业的序幕。但是,长期的封建统治,在此后长达六十五年的历史中,甘肃省的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基本上没有发展。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工业和科技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被日本侵占。一些民族企业内迁,国民党政府在甘肃投资,客观上促进了我省工业技术的发展。当时先后建立了我国最早的玉门油矿以及兰州毛纺厂等二、三十个中小企业。与此同时,北京、河北,四川等地的一些大学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抱着救国的愿望来到甘肃,先后成立了科  相似文献   

14.
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与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船政学堂在中国近代高教史上的地位福建部政学堂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相当于后来的职业技术性高等专门学校或专科学校,是一般中国高等教育史所认可的。但它是否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则是最近才有青年学者提出的新问题①。如果这个论断成立,则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不是创办于北京或天津,而是创办于福建。历来中国教育史或中国高等教育史,对于中国第一所近代性质的高等学校的考证,有几种论点:(一)创办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既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置的新式学校,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二)创办于1895…  相似文献   

15.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他毕生致力于洋务事业,积极从西方引进先进的军事装备、生产机器和科学技术。主观上李鸿章只是想引进西方的某些物质文明,增强满清王朝的国家实力,实现自强。但客观上李鸿章毕竟创办了一系列新式近代企业,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些基础。  相似文献   

16.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译书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西译中述"翻译模式下,西方传教士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翻译馆出版社会科学图书,特别是历史类图书,与传教士在华政策转向有关。史志类图书成为了影响中国士人和学者的重要手段。这些图书相较于以往教士翻译出版的历史书籍,显示出了新的特点,对时局影响更大,是近代中外史学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论洋务企业的经营思想与管理体制凌耀伦清政府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40余个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创了中国近代化之先河,其积极意义是不可抹煞的。但是,从洋务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经济效益(包括社会效益)进行考察,洋务企业又是不成功的,或者说是失败的。笔...  相似文献   

18.
近代来华新教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外创办了一些中外文报纸期刊 ,作为其传教的手段 ,《印支搜闻》即是新教传教士在马六甲创办的最早的外文期刊。这些报刊开我国近代报业之先河 ,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创办、出版机构的建立以及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均起到重要作用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从唐廷枢看买办在洋务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李志英洋务企业是中国土地上第一次出现的使用机器的近代意义上的企业。怎样管理这样的企业是中国人面临的新课题。买办,因其最早接触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成为中国最早熟悉了近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正是随着买办的介入,洋务企业的...  相似文献   

20.
熊月之 《学术界》2022,(11):82-96
安徽人是近代上海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数比例仅次于江苏、浙江。最早与上海地区发生联系的主要是徽州人,其次才是皖中、皖北人。安徽人在上海的职业分布相当广泛,包括商业工业系统、教育文化系统等方面,在两方面都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近代上海作为中国最大而特殊的政治舞台,是很多安徽人抒发政治理想、施展政治抱负、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包括李鸿章、陈独秀、胡适等人。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上海大学,内以安徽人特多。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安徽人以其灵动性、亲和性与创新性,成为最积极的力量。近代上海安徽人,表现出勤劳笃实、识时顺变、商儒兼重与家国情怀的特点,在近代中国历次进步运动中,都有独具特色的贡献,也使得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中,融入了强烈的安徽色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