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黄行 《金色年华》2007,(3):42-42
白居寺位于西藏江孜县城东北隅,拉萨南约230千米处,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公里,海拔3900米,始建于1418年,由一世班禅克珠杰主持修建。古刹掩隐在宗山之下,是江孜平原上一颗光彩夺目的艺术明珠。寺庙全称“吉祥轮上乐金刚鲁希巴坛城仪轨大乐香水海寺”,简称“班廓曲德”,意为“吉弹轮大乐寺”。  相似文献   

2.
美学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内容,伊斯兰美学则以"认主独一"的"顺从美"为核心,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立的美学思想、理念、范畴和形态。本文从伊斯兰美学的视角,着重对《一千零一夜》的顺从之美、坚忍之美、淳朴之美、灵性之美、和谐之美等美学思想进行梳理和探析,从一个侧面洞察了伊斯兰美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美是人与人之间的微笑;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是悠扬动听的乐章。美指"某一事物引起人们愉悦情感地一种属性"。汉字"美"是由"羊"和"大"组成,有味道鲜美的含义,由此而延伸出其它美的含义。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其中现实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教育美。视觉传达设计又称"视觉信息传达设计""视觉形象推广设计""视觉观念传播设计"等。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的美学观的影响,视觉传达设计也是人类的一种审美创造活动。现实生活中,传统美学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影响和应用已经更加细致、广泛。  相似文献   

4.
美学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内容,伊斯兰美学则以"认主独一"的"顺从美"为核心,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立的美学思想、理念、范畴和形态.本文从伊斯兰美学的视角,着重对《一千零一夜》的顺从之美、坚忍之美、淳朴之美、灵性之美、和谐之美等美学思想进行梳理和探析,从一个侧面洞察了伊斯兰美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通过充满"爱"与"美"的边城风貌,寄托了他"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理想和美学追求。平凡的故事情节当中,表现出的却是一番具有东方神韵的诗意之美。本文旨在探讨该部作品美的具体体现,从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湘西少女之美、哀婉凄凉的悲剧美三个角度,感受其中深厚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6.
曾群浪 《现代妇女》2014,(3):249-249
漆画艺术创作的离不开"材有美"和"工有巧"的特点,它们是漆画材料的物质形态的基础,是漆画艺术由理性美到艺术美的转变的平台。漆画材料所固有的理性美,在漆画艺术创作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漆画艺术美的实现。是漆画艺术家们的思想感情的体现和升华。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美国利用高新技术,扬长避短,连赢了几场战争,对外动武的信心十足.阿富汗战争和伊战的胜利助长了美的气焰,美成了当前世界主要的战争策源地.冷战后,遭受过美打击和欲打对象几乎都是发展中国家,反恐已成为美的金字招牌,镇压、剪除发展中国家中不服它的"刺头"的道义理由.伊不会是美欲打名单上的最后一个,反恐战争有可能指向"南方"国家.伊战是场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新的十字军东征",是美在世界确立其新秩序的战争.  相似文献   

8.
《死水》是闻一多在新月时期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文章涉及到了三美定律,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本文以艺术特色为研究对象,从死水各个角度来展开对建筑美、绘画美和音乐美进行分析,并论述了诗的"三美"特色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83年我进藏支援西藏的教育事业,1985年,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的江孜中学,我迎来了第一个教师节。这个教师节与我以后过的教师节都分外不同,至今我记忆犹新。 教师节那天,全县教师都在县电影院集合,先是县委书记讲话,而后是各级领导讲话,最后是我代表全县的藏汉两族教师讲话。  相似文献   

10.
《雪国》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名作,始于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笔下。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具有醉心的"物哀"风格,具体到其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则很有"伤感之美",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叶子和驹子两位女性形象,前者所描述的是凄冷的"伤感之美",后者所描述的是野性的"伤感之美"。本文试就这两位女性形象的人性美作以赏析。  相似文献   

11.
弹词《姑苏水巷》两译本在意、音、形上都有所兼顾,但各有特色。"三美论"中涉及的意美、音美、形美契合了弹词的审美要求,适合弹词的翻译研究。从"三美论"的视角诠释弹词《姑苏水巷》两译本意美、音美、形美的表现及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本居宣长的"物哀"论诞生以来,"物哀"被认为是《源氏物语》的主题。读《源氏物语》,不了解这种发自内心的"哀",就不能理解书中丰富细腻的情感,更体会不到美。本文试图从"恋情之哀美"和"自然之哀美"两个角度,体味书中"随心而动,物我合一"的哀美。  相似文献   

13.
狄德罗在《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中阐述了美的定义只能用"关系"来涵盖的说法,这种独到的关于美的分析深化了美学研究的内涵。这一"关系"说也运用到了他在戏剧和绘画等方面的理论,理解狄德罗"美在关系"对于文艺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哲学中讲的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而单独存在。美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客观存在的美,是要靠心灵去发现的。宗白华先生说:"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美对于你的心,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双发现美的眼睛就是内心美的体现。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美的,都有积极的一面,要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它,以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事物总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培养和锻炼一颗细腻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非常重要的。你所要做的就是训练你的眼睛更深一层地去了解、认识它的美。  相似文献   

15.
朱艳君 《现代妇女》2014,(9):316-316
庄子在其文中以"言"为核心要素,以"道"、"美"、"意"、"知"为支点,构建了"言与道"、"言与美"、"言与意"、"言与知"的审美立体结构,描绘了"即言即道"、"大美不言"、"得意忘言"、"不言之教"的美学理想,开辟了一个自由的言说天地。  相似文献   

16.
刘景喜 《职业》2012,(21):98
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的任务。语文教材本身具有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语文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应把握文中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因此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白发     
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你有中年成熟的美,我有老来冲淡自如的美。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  相似文献   

18.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国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其中的"美"对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冬天的西藏     
书云 《中外书摘》2009,(10):77-78
2006年6月,书云带领摄制组在西藏第三大城镇江孜与八位普通藏族人朝夕相处一年,拍摄制作了五集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该片2008年3月在英国广播公司播出后,迅速被加拿大、德国、芬兰、西班牙、阿根廷、南非等近二十个国家电视台订购。  相似文献   

20.
冰心一生翻译了多部外国文学作品,其中纪伯伦散文诗《先知》的译作堪称译界经典,两人同为"爱与美"的信奉者,相似的文学创作理念和心灵上的高度契合,使冰心的译本独具特色。《先知》的冰心译本,运用"顺""真""美"三原则将原作的神韵和"美"传递给读者,既忠实于原文,又对读者负责;不仅真实传递出纪伯伦诗作中深邃的哲理,又兼顾了行文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