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我国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要占用部分耕地,某种程度上是在做耕地“减法”。土地管理如果缺少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这个环节,不努力做好耕地“加法”,不能走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无疑会加剧我国“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的严峻国情。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需求大幅增加,耕地也随之大量减少,为保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实现总量动态平衡,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应运而生。“土地开发整理“是约定俗成、被广泛接受的一个概念,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土地整理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挖掘补充耕地潜力,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辽宁省大连市近日下发《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切实提高我市补充耕地能力的通知》,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4.
日前,记者从全省加快推进灾毁耕地复垦工作座谈会上获悉,截至10月底,我省已完成土地整理复垦80.2万亩,占当期计划任务的62%.其中,完成耕地整理复垦61.9万亩,复垦村庄废弃地14.8万亩,复垦临时救灾用地3.6万亩,有力地推动了灾后重建进程.  相似文献   

5.
3月13日~15日,剑阁县演圣、碑垭、圈龙3个灾后重建上地整理项目正式拉开建设帷幕.3个灾后重建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达6000万元,分别涉及演圣镇演圣村等4个村,整理复垦面积14034亩,新增耕地1560亩;碑垭乡先锋等3个村,整理复垦面积14031亩,新增耕地1431亩;圈龙乡新风等4个村,整理复垦面积14990亩,新增耕地1514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合江县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民生工程,统筹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为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7年以来,该县已累计实施土地开发项目73个、土地整理项目17个、土地复垦项目2个;总投资1.87亿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调查耕地后备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可全面快速地掌握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和分布等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提供基础信息,为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服务;同时为制定各级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专项规划和项目评估提供依据.本文以韶关市为例,对利用"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数据库的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土地后备资源管理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了土地整理和土地质量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强调了在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应建立对土地整理补充耕地的验收评估机制;加强对土地整理的对象进行宜耕性评价与管理,开展后备耕地资源质量调查;建立土地整理耕地生态环境污染的评价和管理机制;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整理规划的统一,确定易地开发的重点区域和限制区域;增加土地开发整理中景观规划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五,关于加强土地复垦工作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活动挖废、塌陷、压占了大量土地资源,每年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的土地中,约有60%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使原本就十分紧张的耕地保护形势更加严峻。通过土地复垦,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可以使损毁土地重新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从而缓解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保障经济高速增长和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相似文献   

1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来源模式利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正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期,建设用地需求十分旺盛,而我国耕地保有量逐步临近红线,用地护地矛盾愈发突出。经济发展是根本大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谁也不能逆转。而要发展,就得用地,地从何来?近年,全国各地除广泛采用土地开发整理,旧城、旧村改造,废弃工矿地和地下空间利用及清理复垦砖瓦窑和灾毁土地等开源、挖潜措施外,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以来,泸州市合江县大力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截至目前,已经省国土资源厅验收土地整理项目6个,建设规模82985亩,新增耕地11627亩,投资8954万元。正在实施土地整理项目2个,建设规模29907亩,新增耕地3581亩,投资2865万元。已经完成工程施工设计,即将组织招投标项目2个,建设规模29493亩,新增耕地3535亩。省厅又审核通过项目7个,建设规模91583亩,新增耕地10420亩。还有2个自求平衡项目正在省厅审核,建设规模21450亩,预计新增耕地2560亩。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统一备案制度,全面加强监督管理,日前,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备案有关问题的通知>. <通知>要求,2009年1月1日起,经国土资源部门验收的各级各类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必须报国土资源部备案,备案均需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报备系统,实行即时直报,网络配号.填报的项目信息符合规定的,系统将自动生成全国唯一项目编号,作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确认项目、占补平衡等补充耕地的有效凭证.  相似文献   

14.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是保障耕地占补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国各地都在不断探索创新十地开发模式.四川省把十地开发复垦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从2006年起大力推进以"金土地工程"为核心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用10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整理1000万亩土地,新增耕地不少于loo万亩,在整理项目区内建成600万亩高产、稳产基本农田.这对于广大农业工作者而言,确实是重大福音.  相似文献   

15.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的目标。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正式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相似文献   

16.
正土地调查成果数据量大,覆盖面广,其全部价值在于应用。准确、翔实的土地调查数据,不仅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建设用地审批、耕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提供基础支撑,促进国土资源的科学管理,而且是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决策依据。基于网络的信息共享及社会化服务,借助现有的国土资源信息网络框架,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了先进、高速、大容量的全国土地利用信息管理、更新的网络体系;按照"国家—省—市—县"四级结构分级实  相似文献   

17.
一、实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意义人口众多,耕地资源贫乏,可利用的国土面积相对有限,这是我国的国情、也是内江市市情。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人地矛盾将日益突出,为了缓解这一突出的矛盾,开展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总结国内外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先进经验,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尤其是土地整理工作,是促进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手段,对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和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二、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内江市地处四川盆…  相似文献   

18.
隆昌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丘陵区,幅员面积794平方公里,拥有人口76万人,全县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0.61亩,耕地质量较差、后备资源匮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制约了隆昌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2000年以来,隆昌县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工作,截至2006年先后竣工项目6个,总投资218.15万元,新增耕地面积1813.0亩,不但实现了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四川苍溪县继今年10月省投资1743.99万元的东青镇土地整治项目开工建设后,又启动了国家投资5759万元的龙山镇、东溪镇岳东镇、白驿镇3个灾后恢复重建土地整理复垦项目。该批项目经成都川垦土地整理咨询有限公司、四川盛谊土地投资咨询有限  相似文献   

20.
人均耕地全国最少省份之一的福建着手构建保障发展用地、耕地保护、和谐征拆、节约集约用地和土地执法监管五大共同责任机制,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确保"十二五"实现单位G D P耗地降低30%和耕地占补平衡目标。福建人均耕地仅0.55亩,远低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