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欣逢《社会科学战线》创刊五周年,又恰巧是党的“十二大”刚刚召开。我是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在这里谈谈我们的一点感想。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的开幕词和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指明了和全面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各项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2.
致读者     
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宁夏社会科学》继“试刊号”之后,今天正式创刊了! 《宁夏社会科学》是宁夏社会科学院和宁夏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共同创办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它坚决贯彻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正确纲领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倡导朴实的文风,积极为发展和繁荣宁夏社会科学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二大文件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它表明我们党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把现代化经济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党中央制定了到本世纪末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包括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有关战略全局的正确方针。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将保证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顺利地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4.
主席、各位同志:今天省社联和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学习十二大文件的座谈会,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上午,听了刘老和其它同志的发言,感到有收获,有体会。我发言的题目是:《我们在共产主义的旗帜指引下不断前进》。分三个问题说。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二大”是“七大”以来的最重要的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耀邦同志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把“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内破坏社会主义的犯罪活动”,列为“今后一个长时期,至少是到本世纪末的近二十年内,我们要抓紧”的四件工作之一,并强调这四件工作“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保证”。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现在我们正在深入进行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斗争”,“我们全党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站稳立场,毫不动摇地把这场斗争进行到底。”因此,笔者对江西省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斗争,特别是其中的一百三十六个案例,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和剖析。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问题,它对于计划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指导意义。党的十二大科学地规定了我国今后二十年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经济工作的重要原则。各地区、各经济部门也在十二大精神指导下,研究、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现就陕西机械工业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作些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自治区党委书记黄璜同志提出的“综合开发黄河资源,发展宁夏黄河经济”的战略构想,是对宁夏经济发展在认识上的深化。发展宁夏黄河经济的前提条件是综合开发黄河资源,因此,实施宁夏黄河经济发展战略,必须首先弄清宁夏黄河资源的涵义及特征,并在总结宁夏过去资源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选择宁夏黄河资源开发战略。一、宁夏黄河资源的涵义及其特征宁夏黄河资源在空间上是以黄河为纽带的,其空间范围应是整个宁夏黄河流域,包括干流流域和支流流域。因此,宁夏黄河资源在空间上形成两大地域层次地带:一是川区黄河干流带。共12个市县,土地面积21 344平方公里,属于宁夏黄河资源的核心地带;二是黄河一级支流清水河流域及其它二、三级支流流域地带,属于宁夏黄河资源的从属地带。我们认为,宁夏黄河资源是一个“大黄河资源”的概念,它包括宁夏黄河流域空间范围  相似文献   

8.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宏伟的战略任务。为了实现这个战略任务,我们最近的目标是:“要在今后五年内,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要实现这几个根本好转,当然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强调和注重个人人格的修养,对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黄璜同志在深入调查、全面分析宁夏农业及整个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黄河经济”的战略构想。这是对宁夏经济的区域特点和发展优势的科学总结,是对宁夏区情的准确概括,是对宁夏“八五”计划和十年发展的正确战略决择。正确地认识、理解和贯彻实施“黄河经济”战略,对于结合我区区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制定我区“八五”计划和十年发展规划,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宁夏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想就“黄河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首先要向我们这次年会表示祝贺。今天我要讲的“关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没有很好研究,又因为时间仓促,没有很好准备。今天谈的,是为了抛砖引玉,和大家交换意见。错误的地方,请同志们批评指正。我们这次年会,联系江苏的实际来讨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我觉得这个题目出得很好,有很重要的意义。听说年会收到几十篇论文,有些文章占有了比较丰富的材料,是经过调查研究的。这是江苏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努力贯彻“十二大”精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二大集全党之智慧,运用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全面总结了我国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郑重提出了“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战略任务,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两个文明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  相似文献   

12.
十二大政治报告,是十二大的重要文件。十二大政治报告,是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新纲领。报告确定了今后二十年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正确方针,确定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四项政治保证。十二大政治报告,包含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其主要表现有: 一、抓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主要矛盾,就必须努力发展社会生产,搞好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是其他建设的基础。因此,十二大政治报告指出:“在全面开创新  相似文献   

13.
工业布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长远性质和全面性质的战略问题,工业布局合理化是实现十二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与保证。 根据我国三十多年的历史经验,在我们这样疆域辽阔的大国,搞好工业布局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关键在于抓住三个主要层次,解决好每一层次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如果以交通水平来衡量 ,其先后经历了“江河经济”、“沿海经济”和“路桥经济”三个阶段。“路桥经济”是路桥建设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交通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路桥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 ,我们必须全面实施“路桥经济”发展战略 ,全面加快交通基础建设。广西玉林市在实施“路桥经济”战略中 ,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收到了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 全国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发展了党的十二大关于“在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各项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指导思想,把提高经济效益定为实现经济建设战略目标、完成今后五年经济发展任务,解决国家财力不足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它明确指出:“各部门、各地方和所有企业一定要牢固地树立提高经济效益的观念,绝不能只讲投入,不讲产出,只向国家要投资,不为国家作贡献。”“我们强调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文选》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作的卓越贡献。其经济论著是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大纲,而顾全大局保证重点,是小平同志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思想。 一 讲大局,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1975年,他受毛泽东同志委托主持中央工作时,就以《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为题阐述了大局这个战略问题,指出:“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大局是什么?三届人大和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讲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邓小平文选》第4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这个设想,后来逐步发展为十二大确定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伟大纲领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第372页)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十二大确定了我国二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重要原则。这一伟大战略部署,就是我们当今的大局。 “核心是经济建设”(第372页),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唯物史观,也是他高度重视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原因所在。唯物史观认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文拟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宁夏经济李彦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大体上可以分为改革前的均衡发展战略、西倾区域经济政策和改革以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东倾区域经济政策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从地区利益的角度来看,前者对宁夏经济发展有利,后者对宁夏经济...  相似文献   

19.
非均衡理论在宁夏经济发展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阐述了国内外主要的非均衡理论,分析了宁夏实行非均衡战略的实践效果。认为银川—吴忠—石嘴山城市带作为“增长极”对全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带动和扩散作用,同时指出非均衡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鉴于在新世纪中,“增长极”在经济发展中将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宁夏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 ,宁夏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都是建立在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 ,强调区域内部生产力的非均衡布局 ,而外向型战略忽视了介于区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之间的区外市场。本文指出 ,宁夏经济是外向型经济 ,只有外向发展才是宁夏经济增长的唯一出路 ,也才能突破宁夏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的屏蔽格局。宁夏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通过分工培育内生比较优势 ,为实施建设“大银川”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