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骥龙麟说     
“天骥龙麟”这句话,本是后凉创建人吕光赞誉当年龟兹马的一句名言。龟兹,即今新疆库车县。新疆出名马,不仅是龟兹,其它各地也有所产。据《北史·高昌传》说,高昌国(今吐鲁番)也出名马。高昌马和龟兹马虽然享有很高声誉,但要和伊犁马、焉耆马相比,又相形见绌了。特别是伊犁马的名气,比高昌马、龟兹马要大得多。伊犁是古代乌孙国的故地。乌孙在西域三十六国中,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国中人民以游牧为生。《汉书·西域传》载:“乌孙国……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公元前119年,汉朝政治家、外交家张骞第二次  相似文献   

2.
龟兹乐与维吾尔族木卡姆的关系苏北海一、龟兹人的来源《汉书·西域传》开宗明义就说:“西域诸国,大率土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故皆役属匈奴”。其中关于“土著”二字,颜师古注称;“言著土地而有常居,不随畜牧移徙也”。这个注解并不妥切,因为“土著”...  相似文献   

3.
知识荟萃     
史籍记载,我国西域地区自古就是出产好马的地方,如龟兹(今新疆库车)出产的马被誉为“天骥龙麟”,焉耆马被称作“龙驹”,巴里坤马被称为“胭脂马”。而在众多的好马品种中,最被称道的还是出产于乌孙(今新疆伊犁一带)的“天马”——“西极马”。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西域乌孙马开始传入内地。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里记载:“乌孙多马,其富人至有四五千匹马。”张赛出使西域至乌孙国时,将汉朝皇室的诸多礼品赠送给乌孙王,乌孙王昆莫以“马数十匹报谢”。  相似文献   

4.
秦汉以来,内地与边境的关系日益密切,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因素,内地汉人迁居边境各地的很多,边境各族人民迁来内地的也不在少数,因此,许多地区逐渐成为边境各族与汉族人民杂居,其中尤以黄河流域为甚。边境各族人口向内地迁移,各处都有,如西域各地人民,有在西汉时迁居内地的,《汉书·西域传》“温宿国”颜师古《注》说:“今雍州醴泉县北,有山名温宿岭者,本因汉时得温宿国人,令居此地田牧,因以为名。”徐松《补注》说:“《汉书·地理志》张掖郡有  相似文献   

5.
民族政策是边政问题的核心──《两汉时期的边政与边吏》评述周伟洲两汉,尤其是西汉一代,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秦灭六国,虽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但却十分短暂。西汉在秦代的基础上首次将西部的西域(今天...  相似文献   

6.
知识荟萃     
你知道史书上提到的西域三十六国,是指的什么吗?西域三十六国,是西汉时对分布于天山以南、葱岭东西广大地区诸城廓和游牧部落的总称。所以,那时的所谓“国”,不是现在“国”的含义。西域三十六国,分布于南山(今昆仑山)北麓的有:婼羌(今若羌县)、楼兰(今若羌县东卡克里克)、且末(今且末县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受少数民族音乐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汉、魏以来,西域地区各民族乐舞艺术的奇葩先后传入内地,其中尤以“管弦伎乐特善诸国”的龟兹乐最为著名,它对我国中原乃至东方各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到隋唐盛世之时,西域乐舞已在内地广为流行,在皇廷先后设制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和“坐部伎”、“立部伎”中,西域舌乐均占了很大比重;即使在内地当时创作的曲调中,“也无不杂有胡音”。《全唐诗》中有许多诗句,如“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女为胡妇学胡装,伎进胡音务  相似文献   

8.
翻 越白雪皑皑的天山 ,穿过赤日似火的吐鲁番 ,一直向西 ,沿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焦枯的胡杨林 ,在风沙的裹挟下来到了新疆库车县。当你要涉过库车河 ,抬头看到大桥上“龟兹古渡”牌坊时 ,便知道自己已经来到西域文明史上著名的古龟兹国。这段路程有多远呢 ?正应了“西部歌王”王洛宾那首歌里唱的 :“阿拉木汗住在哪里 ?吐鲁番西三百里。”因为研究古丝绸之路 ,我曾无数度奔波于这条风雨故道上 ,光是库车已经来过七八次 ,对这片荒凉偏僻的热土 ,却总是魂牵梦绕。这一回借着参加“唐代西域文明与安西大都护府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机会 ,了却…  相似文献   

9.
护羌校尉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置的管理西先事务的秩比二千石的官职.这一官职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朗,前后存在了600余年,在找国少数民族管理制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护羌校尉制度的性质,在这600余年间却随着时代的变化、羌族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这一变化大致经历了西汉及东汉初期、东汉中后期、东汉末至南北朝这三个时期。制度的性质由开始的羁康为主,经中期以剿抚为主,发展到后期变成一种虚衔。在西汉的势力伸入河西地区以前,羌族主要分布在今青海、甘南及新疆等地区,所谓“河关之西南先地是也。滨于赐友,至乎河首,地千里。”“南接蜀…  相似文献   

10.
《魏书·西域传》载天山腹地有乌孙与悦般两国。乌孙之名已见于《史记》,而悦般国名首见于《魏书》。《魏书·西域传》虽将乌孙与悦般分别记为两国,但却留下了许多疑点,详加推究,不得不使人认为悦般即是乌孙,两国实为一国。现说如下。 一、赤谷城同为乌孙、悦般之都城 公元前130年左右,乌孙昆莫由今天山东部西迁至伊犁河、纳伦河流域。至公元前126年后不久,摆脱了匈奴的直接统治,对匈奴“取羁属,不肯往朝会”,成为独立的乌孙国。据《汉书·西域传》载:“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去长安八千九百里。”又据《魏书·西域传》  相似文献   

11.
两汉时期,生息繁衍于今青海省及其四周的羌族,已形成几个较大的分布中心:婼羌、狼何等部,活动于青海西北部及新疆东南部;牦牛、白马、参狼、青衣及钟存诸部,活动在青海东南部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发羌等部活动于青海西南部;而环湖周围及东部地区,则是“西羌”中的先零等部的活动范围。由于各个地区地理环境不同,所受先进地区的  相似文献   

12.
建立西域都护府,是汉朝中央政府管辖、治理西域地区的一项重大举措。《汉书·西域传》记载:“至宣帝时,遣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数国。……乃因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彼时,西域都护所辖范围包括塔里木盆地及葱岭以西、天山以北,其治所设于乌垒,乌垒“与都护同治”。  相似文献   

13.
两汉时期是青海社会历史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青海历史主要特征的时期,本文通过留存的史料来探讨两汉时期,青海社会历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哺厮啰政权是北宋时期以青海东部为中心的一个强有力的藏族政权,在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初雄踞河湟地区,其首府在青唐,即今青海省西宁市,史称其辖地“占河湟间二千余里”,东至秦州西界,南达今果洛地区,北至祁连山,西据青海湖,大致占有《宋史·地理志》上的鄯、湟、廓、熙、河、洮、岷、迭、宕等州和积石军地,人口约百万。居民有吐蕃、党项、汉、回纥人,以及侨居境内的西域各地商人。其历代首领都接受宋廷的封赐,称臣纳贡,但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丝绸之路”北道在真宗年间被西夏控制后,众多西域贡使商人苦于西夏的“钞掠”而改走“青唐道”;响厮啰的统治者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经济贸易。各族商人络绎于道,纷沓而至,皆  相似文献   

15.
隋帝西巡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巡视青海的帝王。隋朝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至炀帝时,社会呈现繁荣的景象,为开疆拓土和扩大加强与西城及国外的贸易往来提供了有利条件。然“突厥、吐浑分领羌、胡之国,为其阻遏,故朝贡不通。”虽突厥此时已势微,吐谷浑正雄踞青海,东起鄯州,西连鄯善,屡扰丝路商道。大业初年,吐谷浑攻张掖,长孙炽率精骑五千击走之,追至青海而还。张掖是内地通西域的要冲,丝路上的重镇,吐谷浑屡攻此地,自  相似文献   

16.
试论青海城镇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一种社会经济实体。青海地处高原,历史上又是边疆地区,城镇发展一直缓慢,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一、历史时期青海城镇发展的特点青海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战国秦汉时,就有“畜牧为天下饶”之称。但青海的城镇出现较晚,迟至西汉时期,才伴随着西汉势力的西伸而出现。西汉时期,中央王朝为了加强对河涅地区芜人的统治,曾在这里建立了一些郡县。郡县的建立,也意味着同时修建了一些边防城堡。如破羌(治今青海乐都老鸦城)、允吾(治今青海民和县暖治沟一带)、安夷(治今青海平安县)…  相似文献   

17.
吐谷浑“自晋永嘉时(307—313)有国,至龙朔三年(663)吐蕃取其地,”立国长达三个半世纪之久。该政权崛起于中国西部之时,正值国内形势跌宕起伏之日。自公元304年匈奴刘渊称王起,到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止,135年间五胡先后建国十六有余。作为中原与西域交往唯一通道的河西走廊,先后出现了五凉政权。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军事上的连年战乱,严重阻碍了中西交通和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成飞 《中国藏学》2023,(3):83-90+213-214
四川因与西藏接壤,在历代中央政府治藏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样,其相较于内地,了解西藏、认识西藏也更早、更全面。清代四川3部省志,康熙《四川总志》设“西番”目,雍正《四川通志》设“西域志”一卷,嘉庆《四川通志》设“西域志”六卷,专目专卷记载川西高原地区和相邻的西藏地区,逐渐形成了清代四川省志书写西藏和行省修藩志的特色。此与川相邻的地缘格局,清朝不断调整完善的治藏政策,四川省在边疆经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清代从上至下对修志的重视密不可分。清代四川3部省志书写西藏及川西高原地区,经历从西番之地、四川之西域到国家一统下的西藏书写视角的发展,展现出有清以降内地人们从对“氐羌地外”之“吐蕃区域”模糊认识,到以宁静山为行政区划的初步认识,再到大一统疆域观下西藏的成熟认识,反映了清代大一统疆域观中内地时人对西藏认识变化的过程。清代四川3部省志书写西藏的资料,也从延续明代的地方性文献,逐渐发展为基于中央政府贮存的史志修纂,超越了狭隘的地域局限,展现出四川省官署从“经世致用”的地方志修纂思路转变为对标中央政府权威史志编纂思路上,对之后西藏地方志修纂产生了影响,昭示了“一统无外之盛”的大一统政治文化,是清代...  相似文献   

19.
公元663年(龙朔三年),吐蕃灭亡吐谷浑之后,唐蕃争夺安西四镇、丝绸之路和青海的战争,相当激烈,至今青海境内、黄河北岸还有多处名为“汉血原”和“汉尸原”的地方,遗存着当年战争的酷烈.到680年,吐蕃已“尽据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接凉、松、茂岭(?)等州,南邻天竺,西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里,诸胡之盛,莫与为比.”(《资治通鉴》卷二○二).安史之乱起,唐朝驻守河陇的精兵猛将调回关陕一带,吐蕃乘机占领河陇,只有一些孤城在吐蕃包围下,苦战坚守.781年,沙州坚守十一年后,因弹尽粮绝,才与吐蕃签订城下之盟.至自,吐蕃在隐定住对西域、河陇的统治.851年(大中五年),吐蕃王廷内讧,无暇东顾,张义潮举兵起义,收复瓜、沙、伊诸州.到866年,吐蕃最后退出西域,河陇失地重归唐版籍.在这占领西域、河陇将近百年的时间里,吐蕃几乎  相似文献   

20.
西晋十六国时期的西域地区,由于与中原及北方草原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其人口获得进一步发展。这时除原各城邦居民外,北方草原及中原不少汉人、鲜卑、柔然、狯胡、卢水胡、氐人等也先后陆续进入西域,并广泛活动于这一地区,对西域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拟就当时以上诸种人在西域的活动作一概要辑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