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大学的文化自觉性受到功利主义思潮的冲击,以致凝聚自我认同的价值和规范失位.基于此,引入“共同体”这一概念,从大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性校园文化角度,解析一个大学自我认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价值意义.由此认为建立活动性校园文化的“本我”评价机制、坚守“小传统”、推进开放性是完善共同体成员身份共识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2.
甘德荣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4-67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目前,大学精神出现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精神虚脱。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寻找和坚持求真求实的精神、传承创新的精神、独立批判的精神、兼容并包的精神和对人和社会关怀的精神。而大学精神和大学校园文化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大学精神引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我们需要通过坚守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大学校园文化理念,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校园文化精神,形成兼容包容和富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力的校园制度文化等措施来捍卫大学精神,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培育弘扬大学精神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吴玉厚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5,7(3):200-202,214
分析了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崇尚学术、严谨求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而大学精神则构成了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文化个性方面的具体体现,是一所学校的优势所在.明确了大学精神建设应围绕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培养学术大师,大力推动教育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对一所大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具有极大影响.本文阐述了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应提倡多元化,突出主旋律,凝炼大学精神的观点;探讨了建设现代大学文化,提炼和传承大学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00-103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是大学发展内在的精神动力。大学精神是指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追求、理想和信念,是为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其文化功能主要有满足需要功能、创造知识功能、促进个体发展功能和优化环境功能。 相似文献
6.
文章诠释了大学精神,阐述了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关系,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和灵魂;要从校园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方面贯彻大学精神;要通过建立机制,美化校园环境,重视行为养成,举办校园文化活动的途径来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以产业化推进河南文化强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3):78-83
"十一五"规划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环境。以丰厚的文化资源为优势建设文化强省,对提升河南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体系,推进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大力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扶持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品牌战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8.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独有的、通过长期形成并融入大学内质中,使大学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系统。大学精神体现在校园文化中,因此弘扬大学精神对于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南通大学虽说刚组建不久,但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都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浓郁的文化底蕴,并且这些学校都源自同一创办人——张謇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张謇的精神体现了南通大学的精神,因此我们要学习张謇先生的不断进取精神、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从而打造出独特的南通大学精神文化,全面提升南通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超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2):106-108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和表现形式。大学精神隐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提炼和升华。本文通过对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内涵定义,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培育大学精神,促进校同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曾鹿平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是当下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分析文化、组织文化与大学文化的性质和特征入手,通过对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研究已有成果的梳理,从文化个性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大学理念是大学内部管理与运转的哲学基础,符合逻辑地论证了大学呈现的是一种“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 相似文献
11.
12.
张家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4):170-172
针对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内涵,阐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必要性,并从大学生思想现状需求、具有巨大社会功能、符合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和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四个方面揭示了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因此要深刻认识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3.
洪振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64-266
大学文化精神是一个层次分明的观念系统,是大学人关于大学的最本质属性的主观意识,主要包括大学人的大学观、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大学观是大学人关于大学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性精神是最能体现大学人职业特征的文化精神。本文从静态的角度对大学文化精神的现状进行了客观考察。 相似文献
14.
大学精神与大学科学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尧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2):103-110
大学精神是关于大学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决定大学科学发展的潜在性、源头性、关键性、难以量化的因素,它对大学发展与完善发挥着凝聚、导向、规范、激励、调适、辐射作用。大学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不仅不同时期大学精神不同,同一时期不同大学的大学精神也不同,就是同一大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大学精神也有所不同。概括起来,大学精神具有独特性、历史性、时代性、开放性、先进性、凝聚性等基本特性。大学精神的内容包括:独立、自由精神,科学、批判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人文、社会关怀精神。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创新途径有: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发扬科学、民主的理性精神,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培养学术犬师。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进校园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作用,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校园推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文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6):153-157
大学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积淀、认同和创新的过程.中国大学精神是在继承古代大学精神的基础上,经过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逐步形成了"德至上"精神、自治精神、自由与兼容精神、爱国精神和民主与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王继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用大学精神贯通中小学校教育理念的话题:是一个内寻教育规律,把大学精神澄明的情感本心和目标价值表达的个性气质,传檄给基础教育,用心智的果实引领中小学校的内涵特色发展,形成文化兴校绪远纲常的话语权;是一个外察时代脉动,把“文化强国”内蕴的思想力量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育人元素,贯通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教育的发展之中,用尚美的情感构建文化育人的智慧产权。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文化的三种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廖小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142-148
大学文化建设是现代中国大学的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也是近年来学界所热论的话题.大学文化必然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为用;但对社会文化又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批判性.大学文化的真髓和核心是大学精神,而大学精神的本质是学术精神,学术精神是大学之为大学的内在规定,其他具体的大学精神都由学术精神延伸而来.大学文化对人类文化的传承表现在其对科学文化的传承、对人文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大学文化自身的传承. 相似文献
19.
大学精神在多校区大学实现实质性融合、构建和谐校园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引领和规范着多校区大学的发展方向、激励和凝聚着广大师生员工,营造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同时它还提升着多校区大学的办学地位,塑造着多校区大学的良好社会形象。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是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建设和谐多校区大学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蒙丽静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40-43
草原文化特质是北朝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来自于北方游牧部落的北魏拓拔鲜卑集团对中原的儒家礼乐文化有吁求;另一方面,北朝的少数民族特质又有机地渗透到北朝文化的各个角落,其自由、尚武、劲健的文化品格对之后隋唐的文化风尚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