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一切有意识的心理和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2.
教书育人的动力、关键、阵地及其整体性李宗远一、教书育人的内在动力恩格斯在他的光辉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指出:“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这方面是不言...  相似文献   

3.
散文创作 ,要不要有意境 ,这是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立足散文本体 ,从文学创作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认为散文意境创造自有存在的合理性 ;散文意境创造与诗意境创造是相通的 ;散文意境创造在于创造一个“层深”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4.
人的任何意志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与满足某些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而具体到之学中的创作动机则是指那些能激活作家创作欲望,触动文学活动发生的直接或间接的诱因。作家的创作动机来源于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外界的某种刺激、生活的某些机  相似文献   

5.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小说家们坐下来写一篇作品,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个迷,在当今文艺心理学日趋繁荣的走向中,也似乎仍是一个盲区.按照传统心理学的认识,“动力”问题所涉及的也就是心理动机.人类的每一项活动都为其各自的动机驱动,小说创作目然也不例外.阿·托尔斯泰曾指出:“艺术作品就是从愿意去创作,去写作什么东西而产生出来的,而不仅仅是由于他觉得应该去写作什么东西而才产生的.艺术和科学的动机的区别就在这里.”他认为,“科学——这是认识、经验、经验的总和、观念、发现.艺木——则是表现在形象和感觉里的个人生活的经验.”诚然,从这位苏联作家说出这番见解至今,整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伴随着现代活动心理学与情感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们不仅对动机在创作  相似文献   

6.
文学创造的发生是一切文学活动得以展开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作家经历了材料的储备与选取、创作动机的产生和艺术发现这三个阶段.这一具体创造过程在《聊斋志异》中体现为,蒲松龄通过博观、自觉与升华对材料进行储备、选取,以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方式促使创作动机的产生,并在题材、文体和手法方面以创新性的艺术发现使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成为空前之作.  相似文献   

7.
鲁迅主张文学创作要显出人物灵魂的深。他高度评价俄国作家陀思妥也夫斯基,认为他能在人中间发现人,是“人的灵魂的伟大审问者”,这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了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鲁迅在这里提出了刻画人物灵魂过程中自我与创作对象的关系。一方面是相互融合,创作中的自我要变成他创作的人物,深刻体验他所创作人物内在思想情感的冲突;另一方面是创作中的自我又不是他所创作的人物,他要保持自我的独立品格,成为他所创作人物灵魂的“审问者”,在深刻的感受和体验过程中,心灵达  相似文献   

8.
1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问题,文学批评家究竟有没有灵感?著名自然科学家钱学森根据自己创造性思维劳动的心理体验,第一次鲜明地提出灵感思维是不同于形就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第三种思维方式,并且进—步指出:“文艺工作者有灵感,科学技术工作者也有灵感,它是创造过程所必须的。凡是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0。英国学者奥斯本也指出灵感是“泛指那种在科学、哲学等领域中的创造性成就”①。这些都说明,灵感普遍存在于一切创造性思维领域。文学创作是对生活的一种审美认…  相似文献   

9.
在读了忽培元的一些散文之后,我有一个感觉,就是他的创作元气充沛,或说底气很足.元气有正气、真气的意思.底气是他的人生经历,学识修养,对文学那种与生俱来的偏爱,加上充沛的精力和创作的刻苦勤奋.但是,当我读了《群山》以后,我有些困惑了,我不否定前面的看法,那是一切有成就的作家所共同拥有和具备的.那么什么是他区别于其他作家的本质特征呢?通过读《群山》和其他工作上的接触,我隐隐约约地感到,培元有点“顽固”的马克思主义的味道.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前面要加上“顽固”两个字呢?因为作家中马克思主义者也是有的,培元的不同就在这“顽固”上.我不知道马克思主义从几时已经进入忽培元的骨髓,成了他的血肉,占据了他的潜意识领域.成为一种不自觉状态,已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工具、武器、甚至有时自己倒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工具、武器,“顽固”而化了.把马克思主义由外在的尺度变为内在的动力.这是我从他的言行的“不合时宜”,特别是创作中的“不合时宜”感觉到的.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精神创造和物质创造总是体现着人的尺度和目的.文学创造是一种精神创造,于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成为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古往今来的一切伟大作品也无不是以“人文关怀”为主题.阿瑟·米勒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能够将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在一战后的美国现实这一大舞台上交汇,让后人深刻理解了那一特定时代里,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发愤”是对历史主体卑贱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切身体验,由此产生出司马迁高动力的创作心态,酝酿出其多层次的创作动机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发愤说”理应是司马迁所建构的宏观历史的动力论,并非单纯的文学创作动力论。  相似文献   

12.
“啊,人类,只有你才有艺术!” 这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席勒对于人类创造出了文学艺术由衷的惊叹.人类为什么创造艺术?就因为它有用.我们人类的祖先创造艺术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为了更好的生产劳作,更好的活下去.鲁迅先生曾论述到文学艺术的起源:“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一家社会政治杂志约我自拟题目写篇文章。我选了好几个题目,编辑一看就说:“这些选题都不合适。”“为什么?”我问。“你是知道的,”他回答说,“这些东西暂时还都要回避哩。这要上面批准。什么时候批准,你什么时候再写吧。”“不是提倡公开性吗?”我坚持说,“这就不应有什么限制了。”“难道你对这一切都信以为真?解禁的范围是扩大了,但还是有限的。问题还不仅是上面能否批准,我们还有一个‘内部监察员’,他那里也是通不过的”。那好,我就把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给你写一篇关于‘内部监察员’的文章。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你确有把握你写的东西他能通得  相似文献   

14.
在毛泽东的思想体系中,人民群众无疑具有极崇高的地位,“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正是出于这种“人民至上”的坚定信念,毛泽东一直把“一切以人民为重”、“一切为了谋求人民幸福”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关于社会主义的构思及各种行动,也是同这种思想密切相关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其人民群众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1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这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此,毛泽东从其人民群众观出发,提出有三个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第一,要充分相信人民群众,这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前提。毛泽东多次强调;“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基本原理。如果我们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也做不成.”这里.他  相似文献   

15.
一切具有思维能力的正常人,为了从事各种不同的活动,总具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严格地说:“动机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都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一个刚刚摆脱先天无条件反射的新生儿就能以哭声求得奶水,这是生理性的需要。这种根据人的生理性需要产生的动机叫自然性动机。随着年龄增长,人们需要互相交往,需要受教育,这种根据人的社会性需要产生的动机就叫社会性动机,有的人顾全大局,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这是正确、高尚的动机,有的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这是错误、卑下的动机;有的人为了  相似文献   

16.
诗歌语言的变异性及其多扣位超常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形,或叫做变异,是文学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有意同时也是无意地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固有形态所作的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变形是文学艺术创作中一个普遍法则,是文学艺术反映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它是一种正常的、必然的艺术形象。一切成功的作品,无不是高度艺术变形的结果。“没有变形就没有艺术”。在艺术创造活动的每一阶段上,都要发生变形现象。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文艺心理学的原理来看,由外界事物的自然形态  相似文献   

17.
<正> 犹如火车要靠强大动力的推动方能带动千百吨货物飞驰在铁道线上一样,作家也要靠动力的推动方能进入创作过程.这动力,就是创作动机:是动机推动创作活动的进展,激活作家头脑中贮存信息的运动、分解与重新组合,才在文艺百花园绽开出瑰丽的花朵.本文以刘一友、向成国、沈虎雏合作选编,岳麓书社今年五月出版的《沈从文别集·湘行集》为例谈谈这个问题.《湘行集》由两大部分组成,前半部分为《湘行书简》,乃沈先生于1934年初重回阔别十几年的家乡途中给夫人的三十几封信,记载了途中见闻和感思;后部分为《湘行散记》,是以《湘行书简》为素村创作的12篇散文.这独特的编排体例,为我们研究作家创作动机的形成过程及信息运动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沈亚之是唐代中期著名的文人,他的才名和文学创作在当时的文坛和社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中唐“古文运动”的一名得力“干将”,沈亚之的散文创作是应该也必须要得到正视的。沈亚之的散文创作具有“立意新远”、“情真”、“简约”、“略貌取神”的独特风格和较高的成就,通过对沈亚之文学思想、创作主张与散文特色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可以使我们在更深层次上更全面地了解唐代古文运动及其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19.
1金近是一位优秀的童话作家,他的童话观就体现在他的童话创作成就中。他的《童话创作及其它》,严格地说,只是作家的一种童话创作体验、创作经验的一般理论表述。但由于金近是老一辈童话作家最值得重视的作家之一,所以他的理论表述也是应当被研究的。金近认为,“凡童话都有它的共同点,那就是一定要有丰富的幻想。”“童话借助动物、植物的生活来反映人的思想感情”,它通过创造“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条件”,“善于把人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散文创作中,文化被认为是历史前行的动力,这对于以往的文学创作无疑是一大进步,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文化人格及行为方式推到了历史的前沿。而若将文化作为唯一维度,忽略政治经济等其他力量的参与,并将现在的一切都推诿给古老历史文化,就有了推卸责任的嫌疑,这是历史散文中需要注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