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应为钟敬文先生诞生 10 0周年 ,我们特发这篇回忆文章和一批民俗研究成果 ,以表纪念。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是商务印书馆创立116周年。116年来,商务印书馆秉承"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宗旨,与中国学界一路同行。这其中,钟先生既是我们的忠实读者,又是我们的重要作者。钟先生与商务印书馆的交往、合作,时间长久,渊源深厚。早在上世纪初的1925年,钟先生便在商务印书馆办的《东方杂志》上发表了他的著名散文《荔枝》。他  相似文献   

3.
王沂暖先生是著名的诗人、教授、藏汉文翻译家,也是我的恩师。他的生平行事,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和藏学研究方面的贡献,使我们这些学子景仰不已。今值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谨撰此文,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费孝通先生和林耀华先生诞辰100周年.两位先辈对中国社会学和中国人类学都做出了各自的巨大贡献,值得我们回顾和隆重纪念.现在,不少纪念活动,如学术座谈会、系列学术讲座、有关著作的发行等已经开始,此后会陆续达到纪念的高潮.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首都各界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就是要充分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发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从19世纪40年代起,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6.
为缅怀费孝通先生对我国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做出的突出贡献,由国家民委主办、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和中央民族大学承办的“纪念费孝通先生民族研究70周年座谈会”10月10日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书面讲话中指出,费孝通先生一生经历的90多年,正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变革时代。费孝通先生不仅是时代重大事件的见证人,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活跃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费孝通先生为我们贡献出了社会经济和民族文化两方面的杰出智慧和研究成果。他说,费孝通先生始终把个人的研究紧紧贴在国家发展的脉搏和人类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周强 《民族论坛》2007,(11):6-6
<正>(二○○七年九月二十日)尊敬的张思卿副主席,尊敬的丹珠昂奔副主任,尊敬的中央有关部门祝贺团全体成员,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庆祝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我谨代表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和6700多万全省人  相似文献   

8.
2016年恰逢吴晓邦先生诞辰110周年和戴爱莲先生诞辰100周年,他们是中国当代舞蹈之父和中国当代舞蹈之母,他们都对中国当代舞蹈文化的发展起着奠基性的作用,他们使我国当代舞蹈的创作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并且引领了一个时代的舞蹈风向,这不仅仅是一股巨大的舞蹈风潮,更多的是从深层次上对当代舞蹈价值取向上的影响,他们的贡献对我国现当代舞蹈的发展起到了启发性的作用。在这样一个格外特殊的年份让我们再次回忆中国当代舞的先驱——吴晓邦与戴爱莲。  相似文献   

9.
有幸拜读《启源书杨怀中先生赞》书法长卷,爱不忍释,感叹良多,信手直书,以示贺忱。由宁夏社会科学院院长吴海鹰博士主编,西泠印社出版的《启源书杨怀中先生赞》书法长卷(长50米)是一件以诗、书、印的艺术形式,热情讴歌杨怀中先生从事学术活动40周年暨《回族研究》创刊10周年的鸿篇巨制。这件作品气势雄浑、真力弥漫、豪迈不羁、波澜壮阔,颇有江河一泻千里之势。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书画研究室主任谢启源研究员精心创作的。学术界、书法界、诗词界、宗教界的名家文怀沙先生、王学仲先生、欧阳中石先生、林松先生、林从龙先生等,都为这幅作品题…  相似文献   

10.
白寿彝先生是中国当代历史学界的宗师、巨匠,他不仅在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史学理论等研究领域功勋卓著,而且是中国回族史研究的奠基者和开拓者。2005年是白寿彝先生诞辰96周年,逝世5周年。本文拟从以下六个方面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白寿彝先生在各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以示纪念。一、白寿彝先生学术成就的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瞿林东先生撰写的《白寿彝史学的理论风格》(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相似文献   

11.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mbers of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Ethnology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与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重构社会控制体系,完善、加强对社会失范行为的社会控制,是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壮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为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构建新的社会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以及国家赋予的自治权和立法权,注重从当前壮族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来制定适合壮族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为当代壮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论锡伯族萨满神歌的心理医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历史中 ,锡伯族创造了与自身的生产方式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相适应的萨满教 ,并不断发展丰富 ,萨满教成为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萨满教延续千百年 ,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是治疗疾病 ,保障氏族的生存繁衍。锡伯族萨满治疗患者是在歌、舞、乐三者浑然一体的场景中 ,即在“跳神”场景中进行的。歌、舞、乐三者是古老时代集体创作的产物。在萨满“跳神”过程中 ,他和助手及众人共同吟唱的神歌 ,对患者产生了心理医疗功能。  相似文献   

19.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牧业文明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关于部落的历史。本文认为,在《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尚没有专司史诗演述活动的职业化艺人。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其建构和传承由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完成。职业或半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的出现,当是后来藏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变迁的产物。集体记忆时代的《格萨尔》史诗,不仅呈现出从历史化向传说化和神话化过渡的文类特征,也具有集体记忆所承载的时空要素及其与群体传承的关联性等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20.
才让 《中国藏学》2020,(1):119-129
文章选取15世纪萨迦派代表性人物的传记,包括桑杰贝、班钦·释迦却丹、绒敦·释迦坚赞、俄尔钦·贡噶桑波、古格班智达扎巴坚赞、贡噶南杰、果沃热绛·索南僧格、达仓译师等著名萨迦派大师,介绍各传的作者、成书年代、资料来源、主要内容、版本等。这些传记反映了萨迦派各支系的兴起及萨迦派在15世纪的中兴历史,是研究萨迦派历史的重要文献。所收传记之顺序按人物生活年代编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