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证明,当文艺政策和理论主张符合文学艺术自身规律时,文艺创作就会呈现繁荣之势,当文艺政策出现"左"的错误时,文学艺术发展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因此,总结历史经验,党在文艺政策的制定上一定要正确认识文艺创作规律,准确把握文艺批评规律,科学理解文艺发展规律,惟其如此,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才能保持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一)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明确提出了党要“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来领导文艺的思想①。它不但是党对文艺的应持的科学态度,也是对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包含着深刻、丰富的内涵②。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似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也较少有这方面的深入探讨与研究。1996年12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也多次直接提到文艺规律.重申要“用符合文艺规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们在总结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和考察当前文艺状况的过程中,愈来愈意识利尊重文艺规律,尤其是按照社会主义文艺规律繁荣文学艺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文艺规律?它有哪些基本规律?人们却往往见仁见智。本文就此谈一些看法,目的是想引起讨论,加深对社会主义文艺规律的理解,提高按照文艺规律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自觉性。一、社会主义文艺规律的特性文艺规律(包括社会主义文艺规律)又称“艺术规律”或“艺术法则”,是文艺实践、演变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普遍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  相似文献   

4.
处于社会主义时代的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是在对其它历史时代的文学艺术的肯定性否定中建构起来的新的文学艺术形态。它继承和汲取了人类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切积极成果,把艺术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因此,只有当我们把社会主义文艺与其它历史形态的文艺,特别是资本主义文艺放在人类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来加以比较和考察之后,才有可能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有一个真正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文艺理论、美学界有一种认识,认为艺术本真是对于生活本质的反映、认识、描写与表现,它要“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①文艺即使反映的方式不同,而目的却是相同的,它们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与科学相比较,文艺的特点只在于反映的形象性与审美性.人们通过对于文学艺术形象的审美欣赏,去认识生活的本质、规律.这种认识,忽略了艺术本真与科学认识的目的和本体的区别,使艺术本真的真相长期处于一种遮蔽状态.  相似文献   

6.
把艺术规律探寻的视角,从单纯的社会功效的评判转移到多方位、多角度的全面审视,是我国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其中,以心理学方法探索文学艺术发展的规律,所获得的成果尤为引人注目。由江西教肓出版社出版,江西大学教授曾奕禅所著的《文艺心理学》,就是一本富有特色的很值得一读的文艺心理学专著。 文艺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人学”,是一种以艺术活动的人为中心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性边缘性学科。这门学科得以建立的基点、它所研究的范畴、方法、规律是什么?多年来,一直是文艺心理学界争议的焦点。在这个问题上,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为指导,综合文艺活动的特殊规律,从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理的等各个不同的层次和角度来揭示创作主  相似文献   

7.
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是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可分为文艺创作心理学和文艺欣赏心理学两大分支。按文学艺术的不同类别,又可进一步分为文学心理学、戏剧心理学、美术心理学、雕塑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等;若将不同类别的文  相似文献   

8.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文艺繁荣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文艺的繁荣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由于国度的不同,封建和宗教势力的大小不同,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民族特点的不同等,各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有先有后,有高有低。但总观这一时期西欧文学艺术,概括地说,它以人文主义文学为主流,以作品浩翰、内容深刻、题材广泛、方法得体、名家辈出为特点,把近代资产阶级文学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人类文化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禅宗的思想理论,对唐宋以来的文学艺术创作以及文艺理论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历代文艺评论家们认为,“不懂得禅宗,就不懂得中国的绘画艺术”,“不懂得禅宗,就无法理解中国的诗歌。”禅宗之所以对文学艺术创诈有如此大的诈用,主要因为它的许多理论与实践,与文学艺术创作规律之间,存在着不少相通或相似之处,特别是它的目性理论,同艺术表现艺术家内心情感的特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自性”在传统佛学典籍里,原指事物独立的本质属性。但因大乘佛教主张“一切皆空”理论,否定世间任何事物具有独立的本质属性存在,所以,…  相似文献   

10.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是物质生产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和必然趋势。所以,中国要实现物质生产上的现代化,文学艺术就必须走现代派的道路。并强调指出,现代派文艺是“现代人”创造的“现代化”艺术,是“紧紧地随着时代、世事等不断变化,反映现代世界的观点和态度”的。甚至说,不管什么社会,只要出现了现代化的物质建设,就必然产生现代派的文学艺术——这是规律,西方如此,我们也如此,谁也抗拒不得。这种观点的立论基础,显然是把文艺创作看成生产力的直接的、对应的反映了,因而从根本上违逆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论的基本原理,违逆了文学艺术创作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1.
许小念 《四川社科界》2006,(7):18-19,41
改革开放为社会生活的变革、文学艺术的发展开创了新的课题。26年前,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提出。文学工作者理应受到党和人民的信赖、爱护和尊敬。邓小平还对文艺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在多样化的发展中奏响主旋律的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他说,“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要塑造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创业者,表现他们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新面貌。  相似文献   

12.
一现代文学艺术观念,不再以规范文艺的“法则”或“公式”自命。作为现代哲学和文化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强调以辩证的实践的观点观察人的活动,着眼于从总体上提高人们对社会变革的自觉程度;至于对文学艺术问题,先驱者们要求揭示探寻文学艺术本性的合理途径与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注  相似文献   

13.
鉴赏论略     
为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密切文艺与群众生活的联系,我们必须建立和发展“文艺鉴赏学”。这是一门拥有广泛群众性的学问。它研究文艺鉴赏的规律和方法问题。着重从审美上帮助读者领略作品的形象、情感、意境和艺术感染力量。在文艺作品所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从而使文艺创作和鉴赏成为一个统一的艺术活动过程。为建立和发展文艺鉴赏学,我们要在马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和革命工作的关系、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根本方向、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唯一的源泉等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奠定了党的文艺方针的理论基础。不同历史时期几代党的领导人,明确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确立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二为”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兴盛,为建设文化强国指明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5.
褚春元 《天府新论》2007,(1):151-153
庄子是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在他及其后学著作《庄子》中,庄子以自己切身的艺术体验对文学艺术作了深刻的论述,特别是他把“天籁”、“天乐”之美作为文艺鉴赏的最高标准,论述更是精辟独到。“天籁”、“天乐”之美,即是自然本色之美,庄子把它作为文艺鉴赏的最高标准对中国古代文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为后世人们进行文艺鉴赏提供了一个尺度。  相似文献   

16.
要以文艺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为根据来领导文艺,与此相背,可以说是不妥的。近百年国内文艺发展都令人目不遐接,眼花缭乱,恰与历史的变动的轨迹大体吻合,不管人们如何看待,它们都将是在人类文艺行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环。将文艺研究引向文艺固有的特殊、并在实际上对文艺的本质规律作出了历史具体的展示与阐发,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与后继者的有关论述。对此加以历史具体的全面展开的是毛泽东对文艺的论述。但毛泽东未曾明确提出过文艺的本质、规律等概念或范畴,而邓小平提出来了。这就是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于文艺审美“固有的内部联系”,即其本质、规律的揭示和阐述的大体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文学艺术的本质是由文学艺术整体结构而不是由这个结构中的这个或那个因素所规定的。孤立地考察文艺的某一构成因素,进而将其看成整个文艺的本质,或许也能揭示文艺的某一层面的本质,但从整体上看,则是片面的。已往的几种艺术本质理论,如单一的客观反映论或单一的主体表现论,虽然也包含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常常以自身理论的相对正确性来排斥和否定其他理论的合理性,以对文艺的某一构成因素的分析来代替对其他因素乃至对整个关系结构的分析。这就要求对文艺本质的研究,应该对已往的艺术本质理论进行综合的辩证分析,以找到一条把它们既区别辨析开来又融会贯通起来的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后 ,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现象 ,曾经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产生过积极影响的文学艺术在新世纪里的表现 ,理所当然地受到国内文艺理论界的注意 ,研究文学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最大限度地发掘现代化进程中文学艺术的积极潜能 ,成为当代文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圳大学文学院、《文学评论》杂志社于 4月 1 3至 1 4日在深圳大学联合召开“文艺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代表中有许多国内研究这方面问题的著名学者 ,深圳大学副校长刑苗教授到会表示祝贺 ,他指出 ,现代化需要弘扬人文精神 ,研究文艺与现代化的关…  相似文献   

19.
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必须把握好"当代性"这个核心命题.这既是中国当前丰富复杂的文艺实践与多元共生的理论生态赋予的时代使命,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革命性品格内在的必然要求."当代性"的理论内涵十分丰富,其中直面大众文化的崛起,重视对消费社会征候与文学艺术关系的研究,吸纳生态批评的思想成果是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与此同时,"当代性"又应该是一种深具理论开新意义的文艺学建构,它必须摈弃粗浅的理论模仿与理论拼凑,以更加开放的民族情怀和世界眼光整合理论资源,以深刻的理论思维揭示当代文艺活动的规律,去创造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中外许多作家、学者、前贤、先哲,都对文学艺术作过深入的思索和认真的解释,从孔老夫子的“诗教”论述到袁随园的“性灵说”,从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的“摹拟说”到康德的“精神力量的游戏”说和黑格尔的“理念的感性显现”说,无不力求展示文艺的真面目,揭示出文艺的“三昧”来。但是,由于他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局限,都是就文艺论文艺,见树不见林,都没能科学地揭示出文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