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自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一步步实现“海外雄飞”的对外扩张,“满洲”由此成为世界瞩目、日本朝野上下关注的热点地区,也成了日本作家描述的一个文化对象。以德富苏峰、夏目漱石、与谢野铁干、与谢野晶子夫妇为代表,日本近现代文坛中的核心人物几乎都到“满洲”旅行过,并将对“满洲”的印象和感想用游记或其他创作形式发表出来。以日本作家的“满洲”游记为文本考察,可以了解当时日本人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论日本近代的“奇迹派”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迹派文学以内心整合来超越此前的自然主义主张,此派的共同特质是重视将自我伸展到内心现实,作家们在被社会锁定的范围内发挥着最大个性,其创作素材主要来自身边琐事,有“后期自然主义”之称。比照新思潮派,此派缺乏理智性,“私小说”倾向鲜明,但个性角度丰富,脱离了“平面主义”旧套。奇迹派中不乏关心社会、富有有正义感的作家,如广津和郎与宇野浩二。  相似文献   

3.
明治十五六年前后始,日本自由民权运动,为天皇制权力所分裂。随之,农民处于拥护天皇制绝对主义的半封建地主制度统治之下,命运殊甚凄惨。如此现状为背景,明治30年代末至大正初期,文坛出现三篇引人注目的农民文学代表作《良人的告白》《土》与《该隐的后裔》。本文围绕这三篇代表作,论述近代"农民文学"的创作特质。  相似文献   

4.
张东 《日本研究》2015,(1):67-74
明治宪法标榜天皇主权与职能性分权,同时以议会代表国家公义,这从根本上为超然主义提供了可能。超然主义实为近代日本政治之底流,它并未随藩阀政治的结束而消失。在藩阀政治受挫后,伊藤博文、桂太郎等通过政党实现的只能是相对超然主义,而且,他们的期待最终被政党所出卖。经过大正民主运动,超然主义作为政治潜流持续存在,并与政党一样获得发展,当宪政常道下的政党政治被民众质疑和抛弃时,新官僚力倡普选,以民众广泛参政强化天皇权威,同时否定政党组阁的正当性,超然主义卷土重来,并显得比明治时代更为成熟,成功逆袭政党政治,它看似基于民意,实则相反,政府超然于民众与议会之外,这也为法西斯独裁专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日本一直坚持实力是构筑和维持以己为中心的世界秩序的根本手段。近代日本尚力对外战略理念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是日本政治、历史、文化以及当时的国际局势等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由于日本非常注重实力,所以日本始终坚持崇拜强者、认同强者、与强者结盟的战略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1867年11月9日,德川幕府的将军德川庆喜向朝廷提出大政奉还的“上表”。11月10日,朝廷给以敕许。1868年1月3日,朝廷发布“王政复古”宣言,废止幕府、征夷大将军等职,同时确定新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为三职之制─—总裁、议定、参与,开日本近代国家政治机构组织之先河。《政体书》公布之后,三职之制改为模仿古制“大宝律令”的太政官制度。1871年8月29日,废藩置县的改革取得成功,以此为契机,太政官职制得以改革。1873年5月,太政官职制再次改革。此次改革确立了至近代内阁制度创立的过渡性的日本近代中央政治机构。一、明治政权的官…  相似文献   

7.
日本近代棉纺织业的成立──“十基纺”与“大阪纺”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管宁一日本近代大机器棉纺织业的成立,大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草创阶段—主要包括由萨摩藩出资创立的“鹿儿岛纺绩所”(纱厂)(1866年5月部分开工)、“纺绩所”(187年12月开业)和...  相似文献   

8.
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教育改革,是日本教育近代化的起点。它不但促成了以产业革命为前提的近代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而且奠定了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基础。一、“富国强兵”——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国策,是日本政府所做的重大战略抉择。就三者的关系而言,“富国强兵”是战略目标,“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则为实现既定目标的基本政策,而“文明开化”同时又是“殖产兴业”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明治维新是从开国到颁布明治宪法、开设国会的一个历史过程。明治新政府建立的宪法体制,从根本上规定着近代日本的政治过程,对近代日本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治宪法体制存在缺陷和漏洞,再加上日本政治文化的制约作用,在近代日本的实际政治运行过程中,衍生出了新的政治力学结构。居于顶层的天皇基本上只是权威性的存在,居于中间层的藩阀元老、政党和军部三个政治集团则成为发挥主导作用的政治势力,而居于底层的民众也会通过舆论影响政治。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导致近代日本出现了藩阀元老、政党和军部三种势力轮流掌权,藩阀元老政治、政党政治、军部政治相继登场的独特景象。从历史连续性的角度审视明治维新与近代日本的关系,对重新认识明治维新乃至近代日本的性格特质或有某种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近代日本的立国理念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周颂伦从1868年王政复古到1889年宪法颁布,或再稍延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的21年或27年时期,是近代日本国家草创、建立阶段。以1881年的所谓“明治14年政变”为界,此阶段似又可分为不同的立国理念同...  相似文献   

11.
日本传统家庭的传统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李卓日本是有着深厚家族传统的国家。依托于祖先之灵的、纵式的、连续的、观念式存在的“家”,是日本传统家族制度的根本特征。“家”是“超越世代,经营一定的行业乃至为换取恩给和封禄而提供服务的集团”①,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关松林同志的《试论日本近代教育改革成功之动因》一文(《日本研究》一九九○年第一期)对日本近代的教育体制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认为“从明治维新起……随着教育改革的完成,日本的教育实现了向资本主义教育的转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成为日本教育史上的里程碑。”这一点似乎已被公认。对此,我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以就教于关松林同志及各位专家。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人移居日本的记载,古来不绝于史。秦始皇遣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入海访仙,寻长生不老之药,日久而不返。中外不少学人认为其行踪当在日本,是中国人移居日本之始祖。汉代曾在朝鲜半岛设乐浪、带方二郡,垂四百年,自百济兴起乃废,多达几百乃至几千的汉人自半岛东渡日本。随着中日经济、文化间的交往和交流,历代赴日侨居的中国人屡见不鲜。中国王朝更替之际,亦总有旧朝遗民亡命日本。但综观近代之前的旅日华侨,数量终归不多,旦不少人与当地人民同化,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全日华侨仅八百九十二人。旅日华侨人数剧增,当在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相似文献   

14.
初论日本近代百科全书北京师范大学钟少华日本在现代化中有鲜明的文化变异,如果以百科全书作为一种导引剂,通过它去观察这个民族的文化进步,会是一种什么情景呢?会对中国有什么启发呢?笔者去年应竹内实教授的盛情邀请,得以东渡扶桑,以浓厚的兴趣来探索一番。本文就...  相似文献   

15.
《学问》2015,(5)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将雄飞海外的野心迅速付诸实施,围绕朝鲜半岛而展开的中日厮杀,不仅改变了东亚传统的政治格局,而且使日本在东西文化交互中找到了新的契机——创造出一种具有日本内涵的且优于西方文化的东方新文化,引领东亚世界来对抗西方文化,内藤湖南将之视为是日本的天职。从文化的视角而言,它反应了崛起中的日本文化扩张欲望。  相似文献   

16.
与世界上森林采伐过度、资源枯竭的窘况不同 ,日本过量的植树活动所带来的是森林资源的管理问题。从日本兵库县村冈町D区的调查中就可以看出这一问题。兵库县村冈町的D区是个偏僻的山村 ,现有村民 60余户。它周围的村落多数只有 1 0余户村民。D区之所以能保持这么多户人家 ,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山林资源丰富。该地区面积为 1 5 4 0公顷 ,其中耕地面积不过 2 0公顷 ,而山林面积多达1 5 1 6公顷。在这些山林之中 ,有国有林 (过去叫官有林 )、私有林和一种被称为“入会地”的集体共有林。事实证明 ,集体共有林在植树造林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从…  相似文献   

17.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文化——包括其中的道德规范、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溶入了不少西方文化的成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日本文化摄取西方文化要素,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代日本文化,并成为促成日本近代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近代日本文化经历了一个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的过程,而且目前这一过程仍在不断深化。从这种意义上说,近代以来,日本成  相似文献   

18.
传统人格是指历代中国人所憧憬的圣贤,它是同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相适应的理想人格形象,信而好古,重义轻利,以夏变夷是传统人格所具备的三种基本品性;近代中国是一个风云变幻、动荡不定的变革时代,处于古今中西交融点上的传统人格必然要发生裂变,变通随时、亟亟谋利,必通西字就成为近代思想家所赋予给古圣先贤的三种新品性。近代思想家对传统人格的改塑是与当时政治变革、经济变化、文化变迁密切相关的,传统人格的裂变也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种标志,当然,所说的裂变只是对传统人格加以改造,并不意味着一种新人格出现。  相似文献   

19.
“离开涩泽荣一的活动,则写不出明治时代的产业史。”涩泽荣一“是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领导者”,被誉为日本近代“企业之王”,在近代日本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那么,涩泽为何被誉为“企业之王”,又如何促进近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呢?本文拟对此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