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聚焦于民之心性,“因民之心性而化导”,是《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根据现实需要融合百家之长,从对人性的重新阐释出发,影成的独特的“神化”文化思想,是特定历史背景和政治现实下,淮南王的思想反映,是道家思想在特定时代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从“无为”到积极“有为”的内在历史变迁.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基本模式,它不但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命题和理论基础。“天人合一”说由来已久,从夏商时的“神人以和”始,春秋战国时的百家都有其“天人合一”说,其中最主要的是儒家倡导的道德意义上的“以天合人”说和道家倡导的生命意义上的“以人合天”说。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结合道家、阴阳家各派学说,第一次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建构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此后,经魏晋玄学的继续发展及佛教传入后的影响,至宋明理学,便形成了体系严密,富于思辩色彩的完…  相似文献   

3.
<正> 在荀子的时代,正是学派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诸子们名执一端,自持一术,欲兢售于世,因而互相斗争,入主出奴,是丹非素。《庄子·天下篇》说:“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道术将为天下裂。”面对“百家”不合的情景,荀子没有发出“悲夫”的感叹,而是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总结,综合了百家之学。对此,郭沫若在《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有一段确当的论述。他指出:荀子“是把百家的学说差不多都融汇贯通了。先秦诸子几乎没有一家没有经过他的批判。……这些固然表示他对于百家都采取了超越的态度,而在他的学说思想里面,我们很明显地可以看得出百家的影响。或者是正面的接受与发展,或者是反面的攻击与对立,或者是综合的统一与衍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深入考察了道家学说的形成和传播与徐州地域的不解之缘.文中指出,老子著书创说于徐沛之地,陈宋徐沛一带的东夷文化基因是道家学说原创结构中的重要成分.战国后期,徐地既是道家主流派的思想领地,又是沟通和传播南北黄老思潮的文化通道.发迹于徐沛地区的西汉开国君臣,多带有道家黄老的思想印记.文中循此思路,在学术史上首次揭橥了汉初黄老政治与刘邦楚沛集团之文化地缘背景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 一、道家的审美理想是“道”的境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中国古代哲学,而足以代表中国古代哲学最高水平的就是儒、道两家学说。如果说儒家学说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因而占有正宗的主导地位,那么老庄的道家学说则是作为与之对立的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即是说,儒家思想除本身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而产生影响之外,更多地是靠了外力的注入,即官方的强制推行;道家思想却更多地依靠自身的力量对人们产生了渗入骨髓的潜移默  相似文献   

6.
儒家思想在柳宗元世界观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宗元的思想实质是儒家的,但他又是一个不默守儒经而出入于百家之学的人物。他援诸子学说以济儒,充实儒学以新的内容,以图重新建构儒学的思想体系。对待佛教,他不主张盲目排斥,提倡“统合儒释”,融合佛学。柳宗元是一位儒家学者,儒家思想在其世界观中占有绝对地位  相似文献   

7.
白奚 《人文杂志》2005,(1):147-151
黄老之学在理论结构上具有超越于百家学说之上的优势,这一优势来自于对百家之学特别是道、法、儒这三个最主要学派的基本理念的成功整合。黄老之学一改早期道家疏离政治的态度,转而积极地接近政治权力,并用道家哲理论证法治的主张,谋求富国强兵之道,在现实政治的领域为道家学派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黄老之学调和儒法,尝试在法治的框架下容纳儒家关于礼治和道德教化的思想,为荀学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理论准备和思想经验。  相似文献   

8.
刘熙载是位恪守传统伦理学说的清末学者。然即使是这样一位“粹然儒者”,其文艺美学思想在吸取儒家学说的同时也渗透了道家的变易观念,并在某种程度上将诗艺引向了精微。刘氏之儒道互补的审美意识有力地佐证了“儒道互补是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学的主流”这一命题。本文主要探讨刘氏文学思想中儒道互补的契机、物化形式及意义,由此探究中国文化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9.
黄老复兴与魏晋玄学的诞生玉晓毅中国思想文化形态由汉代经学向魏晋玄学转变的汉魏之际,道家学说作为最有活力的思想因素,居于这场变革的主导地位。其中最有影响的道家流派,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老庄哲学,而是“黄老之学”。它不是汉初黄老之学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复兴黄老...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回顾道家学说历史文化地位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文化建设和创新的时代任务,提出了以道家伦理学说,特别是其心理机制思想,为当代伦理教育和道德重建服务的文化借鉴主张。接着,又对自然之道、乐生心理及克己贵柔原则等几方面内容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分析。希望能以此揭示出道家伦理学说的理论价值、魅力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 80年代特别是 90年代以来 ,道家文化研究一改先前“门庭冷落”的局面 ,受到海内外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并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皆取得显著的进展 ,成为中国文化研究中一个引人瞩目的亮点。在道家文化研究中 ,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构成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主要包括道家学派内部的比较研究、道家与其他学派的比较研究、道家与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等三个方面。在新世纪之初 ,就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道家文化研究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道家思想比较研究的情况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和总结 ,对于推动道学研究的深化、促进道…  相似文献   

12.
方东美认为,华严宗以其“理事圆融”的本体论和“内具圣德”的人性论,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大乘佛家的哲学智慧。这种智慧,是来自印度的佛学思想与中国哲学相结合的产物。他肯定了道家哲学和儒家哲学对中国大乘佛学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但他更多地作出论述的,是中国大乘佛学在其形成阶段所受道家哲学的影响。他认为当佛教传人中国之后,正值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导致的儒家思想衰退、道家思想复兴时期,因此外来的佛学主要是在道家思想影响之下而形成高度哲学智慧的。这种对于儒家与道家在魏晋思想界不同地位的看法,再次表明了方东美在学术文化上反对卫儒家之“道统”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13.
墨家“节葬”学说,从习俗比较、制度成本、标准、外在权威等审视丧葬之礼的制度设计,与儒家、道家的丧葬思想形成了对比关系,并对后世的制度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我们今天从情、理、利的均衡看丧葬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谢阁兰出于对欧洲现代文明的厌倦和对东方远古文化的向往,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试图在异域文化中寻找真实的“自我”。他在作品中以独特的“异域”美学观和试图认知“自我”超凡精神的追求寻找可以用来隐喻“自我”的中国文化符号,在中国异域的文化中不断构建“自我”。谢阁兰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他尝试在阴阳学说中寻找“自我”认知与表达的方法,探视到内在“真我”的不可知性,挖掘出内在灵魂深处的想象与真实之间的“自我”,最终得以在深厚的道家文化中完成对“自我”的建构与解构。  相似文献   

15.
老子与孔子同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史上熠熠生辉的杰出人物.老子早于孔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在《老子五千文》中用“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这一超感觉、超时空、最抽象、最概括的哲学范畴来指称永恒而绝对的宇宙本体和自然规律,并据此构建起理论体系.老子是一代先哲,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哲学认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稍晚于老子.据史书记载,孔子年青时代就崇拜老子,一生中曾多次访学、求教于老子.孔子曾极力宣传和提倡以“仁”为核心,以“礼”为途径的社会伦理道德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被尊为圣人.从老子和孔子各自学说创立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发展史来看,老学和孔学经历了不同的命运.老学在封建社会的发展中,虽然曾一度成为一个时代的思潮(如汉初和魏晋),有时甚至为少数君王所激赏、推崇(如唐玄宗,他认为“道德者百家之首”,“岂六经之所拟”,曾用行政命令硬性规定人们必读《老子》).但从总体上看,老学并非官方正统思想,基本上处于被排斥、受压抑、遭罢黜的“在野”地位.而孔学则处于“独尊”的地位,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作为思想文化的主体,孔学对于中国国民的人格精神和人性的塑造乃至对整个中华民族思维和性格特点的形  相似文献   

16.
在代诗人中,李白是思想较为复杂的一个。虽然在盛唐三大诗人中,他与杜甫、王维三足鼎立,分别有“诗仙”、“诗圣”、“诗佛”之称,然而,他的思想决非仅只一个“仙“字(即道家思想)所能包括的。儒、道、名、法、游侠,纵横、佛教、兵法、阴阳、杂家各种思想均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反映。至于他的指导思想,过去都倾向认为是道家思想。诚然,道家思想在李白思想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道家的美学思想,形成了李白诗歌自然奔放的艺术特色,若论起政治思想、人生态度,在李白世界观占指导地位的,还是积极入世、希冀建功  相似文献   

17.
李辉 《船山学刊》2008,(3):132-134
道家思想中,无论是追求“空灵”“玄逸”的庄学还是崇尚“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黄老,其学说都表现出与王权主义的某种契合。虽然道家思想相对于专制王权所先天具有的缺陷决定了其最终将必然为儒家所取代.但道家思想的精髓与儒家及其他思想的“合流”共同为王权主义打造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人本心理学美学与道家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到古代东方思想学说中寻求启示,是当代西方思想界的一大时尚,人本心理学美学在这方面也显得相当突出,其代表人物阿伯拉罕·马斯洛经常引述老庄的言论,他将自我实现者所达到的最高的存在价值和所获得的高峰体验称为“道”或“道的”,将自我实现者的精神状态称为“道家式的”,处处透露出与中国的道家美学之间很深的渊源关系。为什么人本心理学美学能够跨越时空的差距和文化的隔膜在道家美学中寻得某种渊源呢?其原因乃在于这二者在许多方面确实存在着共性。首先,二者都具有某种人道主义的倾  相似文献   

19.
“气”在《庄子》中内容广博,灵活多变,与老庄哲学思想融为一体。在庄子的思想中,“道”是“气”产生的基础。《庄子》中“气”的概念,建立在道家学说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源,极大地丰富了汉语文化的内涵。汉语中,有许多“气化词”,其内核和庄子中的“气”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20.
道家思想在东汉中后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东岳论丛》2001,22(5):78-81
东汉中后期 ,社会政治危机日益严重 ,儒家经学受到冲击 ,社会批判思潮兴起 ,而富有批判精神的道家学说也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张衡在提出宇宙生成、万物起源及其人生理想观理论时 ,对道家学说多有取资。马融、郎、王符、仲长统、郑玄等人也都对道家学说有所借鉴和发挥 ,表现出道家的思想情怀 ,道家思想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荀悦在《汉纪》、《申鉴》中 ,重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 ,强调遵从天道 ,其中不乏道家的自然主义因素。受道家辩证法观念的启示 ,荀悦主张“通古今” ,强调历史著作的真实性 ,强调直笔意识 ,此举不能说与道家的怀疑态度、批判精神和抱朴守真思想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