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隧道施工通风中通风的要求以及变频调速在风机上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隧道施工通风新的控制系统,将CO浓度和瓦斯浓度作为系统输入,变频器的输入电压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隧道施工通风控制性能和自动化水平,而且节能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施工通风是特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特长隧道能否顺利建成具有关键性作用,以戴云山特长的施工通风为例,从施工方案的调整上、施工环境、风量计算、风机的选型、风量与风压的控制等系统的阐述隧道复杂条件下多工作面施工通风技术。  相似文献   

3.
结合宜万铁路某隧道工程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安全、工期、效益、环境水保等因素,介绍中导洞施工、中隔墙衬砌、左右洞施工、大跨三线隧道施工和燕尾式隧道施工技术,形成一套快速、安全、高质量变断面隧道综合施工技术.为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客运专线中存在较多的长大隧道,其隧道断面大、埋深大,在地质情况复杂的地区给隧道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隧道施工中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十分有必要。本文基于TSP203技术在沪昆客专某隧道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作出了较为精准的预测,为指导隧道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由于瓦斯在煤(岩)中的含量、压力的存在形式、涌出规律、煤层的赋存条件等很难在勘测设计阶段完全、准确掌握,因此在隧道施工中,若突遇高瓦斯隧道地段而不及时按照瓦斯隧道施工规范施工,爆炸伤亡事故便难以避免。对马家坡隧道ZK140+660~ZK141+100段施工过程中所检测的瓦斯含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对掌子面出现煤层的位置取煤样测试了吨煤瓦斯含量,通过间接法测试了瓦斯压力,计算出了瓦斯绝对涌出量,具体参数如下:吨煤瓦斯含量值2.75 m3/t,瓦斯压力值0.18 MPa,瓦斯绝对涌出量2.06 m3/m  相似文献   

6.
高原,严寒条件下的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施工,在多年冻土隧道施工技术,俣理支护结构形式以及人员健康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采用适用高原严寒条件下的施工方案,综合利用,保护冻土围岩的隧道施工方法和独特的通风,供暖,供氧和供水等辅助施工作业措施,保证了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1]措施有很多,而风障引风是应用最灵活、设施最简单、效果最显著的方法之一。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L"型风障导风法。针对王村煤业公司8132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在U型通风的基础上,选用"L"型风障导风法降低了上隅角瓦斯浓度,使其保持在了可控的范围内,确保了8132工作面在回采期间不发生瓦斯超限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南广铁路大邮村隧道V级围岩浅埋段为研究对象,通过隧道施工效应数值分析、技术经济分析,比较了CRD工法和三台阶法两种施工方法。从施工效应角度出发,对地表沉降要求不十分严格的山岭隧道,两种施工方法均能满足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室稳定和结构安全。CRD工法在控制地表沉降及洞室变形方面更优,但从施工成本、施工工效、施工管理等方面台阶法更优。在本工程采用三台阶法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保障了隧道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9.
阳泉矿区瓦斯灾害严重,煤层瓦斯含量大、易自燃、难抽采、突出频繁。阳煤集团通过开展瓦斯治理基础理论研究,并在通风、瓦斯抽采、监控等系统建设及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实现了3号煤层瓦斯突出年均次数及全公司瓦斯超限次数大幅度下降,安全生产形式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海拔、高寒区铁路隧道施工的特点,介绍了冻土隧道施工通风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隧道施工通风新的控制系统,采用两级模糊控制器,分别控制风量和风温两个被控参数,并对其控制软件和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1.
新建大跨公路隧道小角度斜交既有线时,如何在施工时控制既有线的沉降技术是工程成功的关键。对既有线采用便梁形式加固既有线由于小角度斜交,跨度大导致加固范围过大,必然造成施工费用高,施工难度大等。通过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对隧道施工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隧道施工时既有线两轨道水平高差和前后高差进行分析,得出大跨隧道小角度斜交下穿既有线施工时采用一次施作超长管棚+小导管注浆方式,采用CRD工法施工,并结合既有线预扣轨加固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施工沉降,保证既有线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公路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情况较复杂,安全环境影响因素具有典型的开放性、随机性、非平衡性等复杂系统特点,以实际工程为例,构建三维智能识别和预控模型进行施工安全管理,以提高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管理技术水平。首先,对国内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进行收集,建立基础案例数据库,运用BP神经网络对目标工程可能发生事故类型的频数进行预测,运用"海恩法则"对事故可能发生的苗头、征兆进行整理汇总,并建立原因对策库以及风险预警响应体系;其次,运用PDCA动态管理控制理论,结合安全风险预警响应体系,对实际工程施工安全进行动态优化控制和管理;最后,以BIM技术为依托,构建隧道施工三维可视化动态管理模型,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提供重要辅助管理功能。研究表明,将隧道施工事故三维智能识别与预控技术运用到大道梁隧道工程进行实证,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技术可为类似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以大跨黄土隧道下穿公路安全施工为背景,对隧道下穿公路的安全施工方案进行研究。基于公路路面破损指数与下穿公路施工风险事件引起路面最大沉降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隧道下穿施工可能引起的路面最大允许沉降量,并据此制定出施工管理基准,对比分析了CRD和CD法引起的隧道拱顶沉降、地表最大沉降、支护受力和隧道周边地层塑性区特征,建议采用CD法进行下穿施工。下穿孙辛路施工监测结果表明,采用CD法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和孙辛路的正常通行。  相似文献   

14.
在煤矿作业中,瓦斯治理质量直接影响着煤矿作业的安全性及综合效益.在传统瓦斯治理技术中,主要是采取通风法进行瓦斯稀释,然而当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大时,仅仅依靠通风稀释技术无法有效保障瓦斯治理效果,需要采取瓦斯抽放技术.结合某煤矿综采工作面实际情况,预测瓦斯涌出量,并提出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对策,对该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采取综合瓦斯治理措施,可以有效治理煤矿瓦斯,保障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性,综合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铁九号线军事博物馆站下穿一号线区间隧道,在下穿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既有线路的正常运营。为此,先进行超前支护,再采用多分部的CRD法施工,大刚度和强度初支进行支护,并采用三维数值方法分析了车站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线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多项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既有结构的沉降和新建隧道结构受力都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保证了既有隧道的正常和新建隧道安全。  相似文献   

16.
在寒区大跨度浅埋粘土隧道施工中,因粘土含水量大、粘结力差、受施工扰动强度易衰减快,地基承载力低,施工方式选择不当易造成隧道坍塌.结合在建天恒山隧道大里程段台阶法施工的实践,对大跨度浅埋土质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中的开挖支护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等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导了天恒山隧道的施工.天恒山浅埋粘土隧道三台阶法施工的成功应用为大跨度浅埋土质隧道的施工提供了技术资料,可供同类隧道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平原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之后,越来越多的山区高速公路开始建设,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特点就是桥隧占公路全长的比例大幅增加。高速公路隧道内通风、照明、通讯及消防等现代化设旅齐全。它们对防潮、防锈.绝缘方面都有严格要求因而防排水处理的好坏是隧道能否长期使用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隧道预埋洞室、多道施工缝处、隧道的接口处及管节之间的连接处等薄弱环节的渗、漏水,成为隧道工程一大病害。因此搞好隧道防排水设计及裂缝防水技术,使隧道衬砌不漏不渗,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一座隧道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石家庄铁道学院发挥工科优势,经过长期积累和重点建设,在道路与铁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固体力学、管理科学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形成明显优势,形成了国防交通应急保障工程,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长大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TBM掘进技术、长大隧道施工通风与环境控制、交通安全与环境控制等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结合太行山隧道进口工程施工,介绍高动力、高压电力设备的合理选型配置和注意事项.通过实践,达到了预期的技术目标和要求,既保证了隧道的安全、优质、高效施工,又节约了隧道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20.
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是新建隧道施工工程中的重要工序。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长距离地震波法超前探测技术数据采集方式单一,工程适应性差,工作效率较低,预报效果差。在地震波波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隧道施工空间情况,提出了三维地质预报技术,建立了隧道三维预报观测系统,选取锤击法作为激振方式,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应用。为隧道、地铁等工程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