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个民族能否保持自身的文化认同,其先决条件是实现本民族的文化自觉。中国典籍译介在本质上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适度文化自觉体现在通过理性认知中西文化特征,在不损害中国文化精髓的前提下,以合适方式译介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典籍,满足西方受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需要。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中国典籍译介的适度文化自觉,是建设多元共生和谐世界文化秩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师从文化视角出发研究和组织教学,形成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以文化传承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浅论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与文化自觉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强 《学术研究》2003,(1):11-13
文化自觉意识是对自身文化的“自知之明”意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意识、对外来文化的“博采众长”意识、对未来文化的“积极建设”意识。文化自觉意识是文化发展的内驱动力。十六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体现了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需要文化自觉意识的普遍觉醒。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伦理对我国而言,就是基督教伦理价值理念与儒家伦理价值理念的整合。全球化伦理不可能脱离各国的价值取向,因此,一切建立超越各国价值取向之上的全球伦理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只能是各种伦理的共同内容的集合,不能寄希望于别的民族的容忍与宽大来获得自己的发展,而是要努力去参与建立一个适应我国发展的秩序。儒家伦理不是被动地接受西方伦理主要是基督教伦理的价值理念,而是要自觉地回应基督教伦理。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发展的变革时期,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往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道”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哲学范畴,是各家各派的经验、价值、思想与意志的集中体现,是诸子百家对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理性自觉。“道”是先秦社会思想的本质与灵魂,是考察先秦的社会思想的起始点与落脚点。“士志于道”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终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胡潇 《学术研究》2001,(3):44-48
本文就意识自觉的问题,从心理机制方面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论述了意识之自主与自觉的相互联系与有机统一;说明了意识的自觉能动性不止于认识中的"两个飞跃",其最内在的方面应是由意识的自我觉知、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超越所构成的那样一种精神自由;同时,还分析了认识活动中意识自觉得以具体表现的在知之知与所知之知及其相互转换的机理,力求把意识现象的研究推到一个新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改变了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同时为儒家伦理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李泽厚以"文化心理"的"情-理"结构解释儒家伦理与中国人的关系,但这一结构在当下却面临着超越知识分子规划的巨大解构。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说,强调中国人要对自身的文化传统有"自知之明",这可以为我们今天应对挑战、实现儒家伦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野。当代的文化与伦理建设,可以将"文化心理结构"和"文化自觉"作为分析中国实际的方法,强调其方法论意义。我们应抱着一种既不复古又不全盘西化的态度,找寻儒家思想的当代定位,实现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改变了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同时为儒家伦理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李泽厚以文化心理的情-理结构解释儒家伦理与中国人的关系,但这一结构在当下却面临着超越知识分子规划的巨大解构。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说,强调中国人要对自身的文化传统有自知之明,这可以为我们今天应对挑战、实现儒家伦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野。当代的文化与伦理建设,可以将文化心理结构和文化自觉作为分析中国实际的方法,强调其方法论意义。我们应抱着一种既不复古又不全盘西化的态度,找寻儒家思想的当代定位,实现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提出类本性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本性。高清海丰富和发展了类本性理论,进行了系统化的理论论证。异化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存状态的批判性概念,高清海类本性理论对马克思异化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当代理解。类本性理论不但包含着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深刻观照,而且从人性自觉的维度为人的发展提供思想导向,成为当今全球化时代人的类本性自觉的理论表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对中国古代典籍文化的现代阐释,构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阐释对象的古代典籍文化产品和作为阐释主体的现代读者,进行着双向逆反交流,这就构成古代典籍文化的现代阐释活动。中国古代典籍文化的现代阐释的结果,不是简单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更不是简单地继承或宏扬传统文化,而是现代读者能动地选择和改造传统文化,从而积极地参与文化传统的进展,并且不断地重新构建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1.
清中后期津门文化出现了第一次整合的浪潮.具有地域文化自觉意识的津门士绅通过津门乡邦文献的编纂与整理以及各种文教机构的创办,推动了津门文化的认同与整合.同时,地域文化意识的自觉反过来也促进了津门士绅社会的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12.
马乙玉  马桂萍 《理论界》2008,(10):31-32
民众的自觉意识是少数人自觉意识所带动的,外化与内化是根本途径。小康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目标,具有科学性、务实性和可操作性,不仅易于被民众认同,而且能为民众所触及和参与。小康社会内化为民众的自觉意识,表现在多个方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是近代以来民众自觉意识的承继和发展;小康社会发展具有完备的战略部署,小康社会实践有具体的行动纲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个体的个性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等等。  相似文献   

13.
儒家学说认为,耻是道德的四大纲纪之一,也是四种善端之一.知耻是一个人立身行世的根本.耻感意识与人的气节操守密切相关.知耻与无耻反映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耻感意识是社会伦理标准和道德准则的基础.耻感意识淡化必然导致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缺乏耻感的人格是不健全的,缺乏耻感意识的社会是不健康的.树立耻感意识,人们才能分辨是非善恶荣辱美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呼唤耻感意识回归,弘扬耻感文化,对于社会健康发展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论儒家的耻感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学说认为,耻是道德的四大纲纪之一,也是四种善端之一。知耻是一个人立身行世的根本。耻感意识与人的气节操守密切相关。知耻与无耻反映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耻感意识是社会伦理标准和道德准则的基础。耻感意识淡化必然导致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缺乏耻感的人格是不健全的,缺乏耻感意识的社会是不健康的。树立耻感意识,人们才能分辨是非善恶荣辱美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呼唤耻感意识回归,弘扬耻感文化,对于社会健康发展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李金齐  童萍 《江汉论坛》2012,(3):125-128
文化自觉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观念,而是一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具体而艰难的探索活动。文化自觉的产生、发展和实现都与人的实践活动有着内在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实践品质。文化自觉只有通过反映人的本质力量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才能够表现出来,它使得如何判定主体地位、明晰主体角色、明确主体诉求成为文化自觉的首要任务。实践是文化自觉的基础、动力和目的,人们只有科学选择实践方式,掌握实践武器,注重实践艺术,以积极主动的实践精神面对世界,才能开启文化自觉之门。  相似文献   

16.
苏杰 《兰州学刊》2010,(8):167-172
教育小说《歧路灯》大量引用儒家典籍,是其一大特色。文章从小说引用儒家典籍的角度,对其教育思想进行义理寻绎,对其语言艺术进行辞章赏析,对其文本内容进行校点补正,认为:对于古典文学作品,无论是进行"文学批评"还是"文本考据",都必须熟知作者所熟知的经典;唯有如此,才能"知人论世"确然有据,"以意逆志"不至偏失。  相似文献   

17.
沈敦忠 《学术界》2006,(1):125-131
现代文化学将人类文化划分成精神文化和知识性文化两个层面,鲁迅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深受儒家道德意识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呐喊》、《彷徨》中主要表现为:强烈的道德自省精神;独特的忧患意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救世情怀;重精神而轻物质的价值取向。鲁迅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性改造和现代性转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使小说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更为丰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六经"与中国古代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自觉”是人类文化史上共有的现象 ,但东方与西方却走着不同的道路。中国古代的“文化自觉”早于西方一个时代而发生 ,形成了具有二重性的早熟的特色。中国古代的文化自觉 ,是通过儒家的“六经”而具体展现出来。孔子删定“六经” ,将三代以来的贵族教育内容 (诗、书、礼、乐 )加以转化并推广到民间 ,建立起以儒家礼乐文明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第一次自觉。这次文化自觉 ,奠定了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伦理类型的基础 ,也为汉代以后中国形成的“经学”提供了基本的文献。  相似文献   

19.
胡金华 《江汉论坛》2020,(6):140-144
关于中国法治发展与本土文化理论资源的关系,学界一直以来都有不少争论,其中如何对待儒家理论是一个焦点。儒家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在历史上的生命力,来源于其对历史中国制度需求的理论供给。在国家治理的视野下,当代中国面对许多与历史中国一样的问题和需要,因此儒家理论仍具有被继承和创新的可能性。沿着儒家解决历史中国的制度需求所提供的制度方案前进,利用社会科学研究,拓展儒家理论在当下的生命力和解说力,实现其与现代法治的有效对接,从制度方案、意识形态,乃至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大视角下推进儒家理论与现代法学的对话,同时以世界的视野审视中国,直面、关注和回答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中国法学理论自觉的应行之路。  相似文献   

20.
新文学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学,是新文化的一个标志性样本。自诞生以来,新文学立足现实,自我构建,独立表达,强化现代品质和民族国家特征,主体性建构取得了成果。现当代中国社会剧烈变动,文学方向改变、品质变异、经验重塑、历史改写成为常态,主体性被遮蔽。当前,中国文学正在获得与西方发达国家文学同样的发展环境,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在与世界文学良性互动中,创新创造,建构鲜明的主体性,彰显民族国家的文化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