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着力缩小四大差距。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适当提高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适当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缩小行业差距,适当提高简单劳动者的收入;缩小东中西部差距,适当提高欠发达地区的收入。实现这些目标,初次分配方面,应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再分配方面则应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机制。无论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框架还是改革的方向,实际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即"民富"。但是,中国仍旧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  相似文献   

2.
晏扬 《领导文萃》2010,(10):57-57
<正>国民收入分配改革有两个维度,一是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二是提高居民收入比重。两个改革维度缺一不可,但个人认为,后者应是前者的前提,也是整个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因为缩小收入差距不是搞"均贫富",重点不在  相似文献   

3.
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缩小地区差距,然而学者们对于财政转移支付在缩小地区差距中的目标定位存在分歧。本文利用财政转移支付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表明,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在短期内可以缩小政府间的财力差距,在长期内能够通过影响各地的公共支出水平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4.
王建中 《决策》2006,(12):57-58
近十年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重心主要向中两部地区倾斜,2004年全部转移支付中,中两部占用86%,东部占14%,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中西部占91%,专项转移支付中西部占82%。2004年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47.5%,含税收返还等在内的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1.3%,实施财力性转移支付后,中西部地区财力比重由41.3%提高到48.5%,上升了7.2个百分点。由于中央财政在中西部地区安排的专项转移支付较多,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了53.7%。实践证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调节和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璐 《决策与信息》2009,(11):114-115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政策,转移支付是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本文考察了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的关系,测算了1995——2007年,30个省(直辖市)的经济增长收敛检验,结论是:经济增长在全国范围内不存在绝对收敛,加入转移支付后,也不存在奈件收敛,转移支付不仅没有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反而加剧了这种差距。  相似文献   

6.
由于收入分配领域制度和政策不完善、执行和监管不到位,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如果这一趋势加以蔓延,必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本文主要从初次分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对缩小收入差距筻对策进行探讨;在第三次分配领域主要探讨完善责任激励机制及民间捐赠组织监管机制对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缪小林  张蓉 《管理世界》2022,38(2):129-149
基于公式化分配的均衡性转移支付,不断推进各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均等化,但还不能保障居民感知层面的均等,均衡性转移支付需要迈向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制度化治理.本文从充分性和平衡性两个视角刻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构建均衡性转移支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治理逻辑,主要围绕"转移支付→支出行为→均等化感知"主线,重点考察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和绩效激励产生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均衡性转移支付增强了居民充分性感知,但对平衡性感知的影响不显著;(2)民生服务支出有利于提升居民充分性感知,交通运输支出有利于提升居民平衡性感知,但均衡性转移支付对这两类支出占比提升存在显著抑制;(3)适度的公众参与能够改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的积极影响,但社会监督和绩效激励两类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结果 表明:均衡性转移支付提升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感知水平,引导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行为是关键,激发公众参与、强化社会监督和完善绩效激励是重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已经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了数次改革。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有助于我们普通公民参与到改革中来,加深对个人所得税的认识,促使其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真正达到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陈翔 《经营管理者》2013,(17):41-41
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家的主体税种,对国家的稳定,经济的稳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关乎着国计民生,特别是在调节国民收入、合理再分配社会财富,防止贫富差距过大方面起着巨大作用。一个合理的财税政策必须要与时俱进,我国现行的个税有着起征点过低,指向性不强的缺点。个税的公平与指向性是我国未来个税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政策的变化和贫富差距的扩大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总体上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贫富差距扩大,衍生了城乡贫困家庭、高收入者家庭和富裕阶层。贫富差别问题似乎是人类发展永恒的话题,甚至可以说,差别会增强社会前进的动力,但如果贫富差距过大也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因此,贫富差距必须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贫富差距扩大的变化趋势国际上衡量贫富差距的方法普遍采用基尼系数。该系数在0和l之间取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也越小(趋于0);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  相似文献   

11.
秦德君 《决策》2012,(4):14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控制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问题.贫富差距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一方面,适度的贫富差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巨大落差的贫富差距会带来危害,危及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整个文明的进步. "十一五"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贫富差距不断扩大.2010年,世界银行公布数据,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中国1%的人口,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财富集聚程度远超美国.  相似文献   

12.
分税和转移支付是联结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两个重要纽带,本文研究当上级政府的目标是均衡地区经济和民生发展时,分税会如何影响转移支付的结构。理论研究表明:从上级政府角度看,当税收分成上升后,如果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会让发达地区的发展积极性比欠发达地区降低得更多,这可称之为"消极均衡策略";如果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会让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积极性比发达地区提高得更多,这可称之为"积极均衡策略"。因此,上级政府为均衡地区发展,倾向采取积极均衡策略,即提高专项转移支付占比。利用县级和省级财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这一点。上述研究发现从财政分权的视角解释了中国专项转移支付占比居高不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征收遗产税是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后,为缩小贫富差距、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而采取的一种经济杠杆。国际经验表明,选择适当时机开征遗产税,有利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关系达到和谐。我国现阶段开征遗产税有其可行性和必然性,但应合理设计遗产税,使之为财富积累、公平分配和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财力增强,中央对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规模也有较大提高,对平衡地区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专项转移支付作为转移支付的一个重要内容发展最为迅速,也存在很多问题,应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较为转移支付制度对之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社会对国家实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诉求和压力与日俱增,调节收入分配的任务不容懈怠。个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被寄予厚望,在税制改革未能一蹴而就的大背景之下,本文对个税对收入分配调节作用体现甚微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分配结构的失衡主要表现为"两个偏低":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两个偏低"已成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人们社会心理失衡的关键因素。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收入分配比较公平合理的社会,公平正义应是社会分配政策的灵魂。提高劳动报酬是一项极为复杂和艰巨的工程,不仅涉及产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转移支付分配呈现何种模式?本文通过纳入预算软约束代理(工具)变量的协整模型研究了转移支付分配的渐进预算观点和机会主义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分配总体表现为基数加上与地方财政收支挂钩的边际性增长的渐进预算模式;(2)政府间转移支付对地方自主筹资产生负面激励和支出扩张效应;(3)相比较于筹资负面激励,转移支付预算软约束的支出扩张所受到的限制更少;(4)机会主义影响尚无法取代渐进预算进程,但是,转移支付造成的约束软化作为一个显著短期扰动构成了渐进式分配的增量要素。在突破现阶段政策均衡和间断性平衡的改革中,应重视政策与预算决策机制的调整以及针对转移支付预算软约束问题的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经济现象。各国的国情不同,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差距的程度和产生原因也有所不同,因此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选择和具体措施也有所不同。我国幅员辽阔,欠发达地区的情况迥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差距。总结国外采取的一些有效的经验和措施,对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财政平衡制度——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各国缩小区域差距的通行做法,其中,德国的财政平衡制度颇具特色。德国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目标,是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和地区之间人均…  相似文献   

19.
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保持高速持续的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地区和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反映到居民收入上,就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从而为今后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埋下隐患。合理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应该力求弱化这种不平等局面,但这需要研究不平等的经济来源。本文通过构造表示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市场化指数,利用协整模型对市场化指数、政府政策和产业发展、地区增长和收入水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本身带来了地区和产业的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进而造成收入分配不均,而政府过去的结构调整政策效果有限。因此,本文建议政府今后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应该从过去的增长为中心的结构政策转向以转移支付为中心的结构政策。  相似文献   

20.
在考虑地区环保投入具有策略互动特征的基础上,模型分析了禀赋和财政能力差异对地方政府政策目标的影响,并讨论了平衡地区资源禀赋的生态转移支付政策对地区间环保联合产出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间环保投入策略互动特征的引入,使得环保联合产出最大化对应于适度的地方政府资源禀赋差异程度,差异程度过大或者过于平均,都不利于激发地方政府活力,为高质量的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稳定条件。此外,专项转移支付政策相比于总量转移支付政策,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方面投入努力;而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在实践中的信息对称要求,建立市场化运作资金池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安排是进一步加大地区环保投入水平的可行政策。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确保环保投入发挥成效,测度地区生态外溢效应、优化专项转移支付政策,建立市场化运作资金池、提升横向转移支付占比等方面,提出提升我国环保投入资金使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