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南京社会科学》在1993年中,要学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深入研究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突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带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创新性研究。《南京社会科学》欢迎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确有见地的稿件,尤其欢迎对各学科的热点问题开展学术争鸣的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即通知作者,并在刊出后付出稿酬。稿件一般不退,请作者留底。 现将1993年各学科基本论题公布于后: 一、马克思主义总论 1、跨世纪的时代特征、走向和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在党的生日出版,这是全国人民特别是理论工作者的重大喜讯。这是历史伟大转折时期的光辉文献,对当前工作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邓小平文选》的中心思想是解放思想,从我国国情出发,改革一切不适应建设需要的陈规旧制,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其中《“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等篇,着重地谈了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和它的任务,给我们的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 中共中央去年发出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导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人权思想(或称邓小平的人权观),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我国国内的人权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我国正确开展国际人权领域里的合作、反对西方“人权外交”的斗争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作者在《广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发表了《邓小平的人权观》一文,概括了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发展。本文则就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邓小平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张金元《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的光辉典范。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立场、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者总期别1.83年期别贡次政治哲学王恩茂蒋慕竹口匕厅才,19目66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服务为开创新疆社会科学事业的 新局面而奋斗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开创新疆 社会科学研究新局面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新阶段卡尔·马克思—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关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 关系的管见关于改革的哲学思考指导历史潮流的光辉论著 —学习《邓小平文选》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光辉记录 —喜读《邓小平文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中的 地位和作用自然科学工作者要学习哲学 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学习数学谷苞李儒忠乌依…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永恒课题,自然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不断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但以往的研究或偏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涵义的探讨,或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贡献作分别的论述,较少见到将毛邓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研究、既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又阐明邓小平的新贡献的论著。近读《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2期发表的由余品华研究员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以下简称余文)一文,深感这是一篇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毛邓贡献的精品力作。  笔者以为,余文最值得读者留意并加以思考的,是它…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邓小平文选》的出版,是党的建设中的大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大事、全国军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社会科学战线的大事。《邓小平文选》不仅真实地记录了邓小平同志在指导全党进行拨乱反正,实现伟大历史转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发挥的决策作用和作出的卓越贡献,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同时也是我国人民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创造性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一部具有新时期特点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著作,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因此,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文选》,是摆在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光荣任务。打开《邓小平文选》,纵观全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是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之一。正是由于邓小平同志在指导全党进行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8.
在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南京社会科学》问世了。古人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的出版,堪称南京思想理论战线的“盛事”了。它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推进南京的建设和改革,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向《南京社会科学》表示良好的祝愿,并乘此机会,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宣传问题发表一些意见,就教于社会科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所创立的经济理论,不仅深刻揭示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作出了革命性的创新。由王珏、孙自锋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贡献》一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一项重点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多角度地研究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贡献,是一部对邓小平理论研究深有力度的优秀著作。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发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是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意见》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认识得更加深刻 ,对新世纪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认识得更加深刻。《意见》反映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认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毛泽东同志曾指出 ,全党都要注意思想理论工作 ,有计划地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评论家 ,把理论工作搞起来。他还针对轻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现象 ,提出要重理不轻文。邓小平同志指出 ,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7月25日至28日,由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与江海学刊杂志社共同举办的"文化强国高层论坛"暨"学术期刊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大连举行。来自《哲学研究》《新华文摘》、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社会科学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学术研究》《人文杂志》《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辑刊》《学习与探索》《东岳论丛》《广东社会科学》《中州学刊》《南京师大学报》等媒体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近40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学术期刊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社科研究要紧贴现实生活杨发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的科学结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政治环境和理论环境。也为我们理论工作和社会科学研究指明...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文选》一至三卷的出版发行,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习《江泽民文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样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界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原则问题。解决好这一重大原则问题,要从认真学…  相似文献   

14.
《学术探索》2013,(7):F0002-F0002,F0003
张瑞才张瑞才,男,1963年出生,云南马龙人,研究员。现任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多年来潜心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政治学、行政学等理论及应用研究。以《邓小平社会发展论》一书入选《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  相似文献   

15.
《天津社会科学》已经创刊十周年了。这十年,正是全党全国人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鼓舞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努力奋斗的十年。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大力开展学术理论研究,发展社会科学事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社会科学战线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二年周年的日子里,《邓小平文选》出版发行了。这是党和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盼望已久的一件喜事。 《邓小平文选》是我国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光辉记录。它记载了邓小平同志对马列义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作出的新贡献,是党和人民在新时期里创造性实践的理论总结。这部光辉著作,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对于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文选的出版,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和锐利的思想武器,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林径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汇集了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的全面改革时期形成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的最重要、最富有独创性的著作。它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化,哲学社会科学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面临着重大挑战.与此同时,社会结构的全方位变革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在理论上给予指导,都需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面对机遇和挑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一、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62页).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拨乱反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作为指导思想、作为理论旗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中,江泽民像毛泽东、邓小平一样,对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极为重视,对理论研究工作一向予以热情的关怀和支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  相似文献   

20.
论创建“马克思主义东方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克思主义东方学” ,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关于俄国、中国等东方国家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发展的学说。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新学科的“马克思主义东方学” ,研究对象是俄、中等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发展的规律。创立“马克思主义东方学” ,有利于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遗产 ;有利于繁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 ;能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思想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