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炜 《浙江统计》2008,(7):31-33
基本单位是各类法人单位及其所属产业活动单位的总称,是构成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最基本的单元,也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要来源和载体。基本单位的总体状况和结构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特点。本文主要依据2007年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有关资料与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比较,试从基本单位的角度,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单位普查和统计登记的重要意义 基本单位普查在我国尚属首次,今后将成为一项周期性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而统计登记是在普查的基础上对统计单位变动情况进行的经常性统计管理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查清我省境内各行业的法人单位和这些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的底数。 通过基本单位普查,可以反映我国各类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行业、经济类型、所有制、地  相似文献   

3.
《上海统计》2002,(10):12-14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本市与全国同步开展了上海市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这次普查的标准时间为2001年12月31日,普查的对象为本市各类法人单位(注1)、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注2)。目前,本市已顺利完成了这次普查的调查和主要数据快速汇总工作,并通过了国家数据质量检验审核。 现将本市普查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4.
第三讲开展基本单位普查的目的和意义翟志宏一、基本单位普查的目的基本单位普查的具体目的有以下四点:1.查清我国各行业的单位底数。包括查清企业、事业、机关和社会团体等法人单位和各类产业活动单位的数量。为掌握基本国情提供资料;2.全面掌握我国各类单位的基本...  相似文献   

5.
第七讲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主要内容□冶静怡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基层调查表分两种表式,一种是法人单位调查表,另一种是产业活动单位调查表,主要是用来反映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基本情况,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调查指标。(一)反映单位基本信息的指标。这方...  相似文献   

6.
《统计与社会》2006,(1):7-17,34
为了全面掌握陕西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按照国务院的统一安排,陕西省于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在陕西省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就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相似文献   

7.
和其他普查相比,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范围最宽、涉及面最广,除我国境内农户和个体经济以外所有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都是基本单位普查的调查对象。具体包括各类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以及从事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服务业等经济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关于基本单位划分标准和划分方法有三个文件:《关于划分基本单位的规定》(《关于划分基本单位的规定》实施细则)和《全同基本单位普查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以下简称为《规定》、《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8.
按照国务院决定,四川省于2001年进行了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1年12月31日,普查对象为全部法人单位及其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生产经营户。现将普查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按照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我省于2001年进行了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1年12月31日,普查对象为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除城乡住户外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注)及行政区域内的法人单位所属的在外省的产业活动单位。目前,普查的登记和数据汇总工作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了国家数据质量审核验收。现将普查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上海统计》2001,(12):6-7
一、基本单位的概念 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按性质基本单位可以分成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是对我国各类单位所作的标准划分。所谓基本单位普查实际上是对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普查。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决定,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目的是全面查清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普查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指标为200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普查对象为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内容为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以及生产状况等。四川省的经济普查工作,严格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统计》2005,(12):47-48,F0003
为了全面掌握我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省于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省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2].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就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21日为了全面掌握我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省于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省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2]。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就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经过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及…  相似文献   

14.
经国务院批准,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于一九九六年组织实施。普查的标准时点为1996年12月31日。普查的对象和范围为我国除农户和个体户以外的所有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注]。根据国家的要求,至1997年6月底,省基本单位普查办公室对各地市上报的普查数据进行检验审核,并通过了国家质量验收。目前我省基本单位普查主要数据已经完成汇总。为了及时反映我省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现将普查结果公布如下;一、基本单位的总体情况普查结果表明,1996年末,我省境内除农户和个体户以外,共有法人单位11.7万个,其中,企业法人单位6.52万个,事业法人单位1.63万个,社会团体0.11万个,行政法人(国家机关和政党机关)单位1.02万个,社区管理型机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42万个。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掌握全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根据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我区于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区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在全区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2〕。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就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101901834205…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继1996年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之后。我区于2001年组织进行了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1年12月31日,普查对象为自治区境内的所有法人单位(注1)、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注2)。同时.为了摸清我区个体工商户的底数,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部署,我区在进行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同时,开展了对全区个体工商户(注3)的普查工作。现将我区普查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7.
按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山西省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手1996年组织实施。普查的标准时点为1996年12月31日,普查的对象和范围为全省辖区内除农户和个体户以外所有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注)以及隶属省内法人单位在省外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一年多来,在各级政府和普查机构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经过全省数万名普查人员的努力和全社会的积极配合,全省普查数据江总工作已经完成,至1997年7月底普查数据已全部上报国家,并通过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办公室质量验收审核。为了及时反映全省各类…  相似文献   

18.
基本单位名录库是一个区域境内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的基本信息数据库,其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属性指标和基本经济指标。它反映了全社会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是统计调查体系的基础信息库。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建立,为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数据信息查询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为查清全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掌握其规模、结构、效益等信息,国务院办公厅于2002年9月11日发出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行第二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的通知》(国办发〈2002〉44号文件)。文件规定:本次普查的对象范围是在境内从事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普查的内容是单位标志、从业人员、财务收支、资产状况等。普查标准时间为2003年12月31日,时期  相似文献   

20.
2004年组织开展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首次全面、系统地摸清了全市境内服务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基本情况、就业人员数量和素质、经营活动及主要财务收支情况,较客观地反映了2004年全市服务业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本文主要用经济活动单位数、就业人数、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值等指标来反映2004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其全市服务业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