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壮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壮侗语支,但解放前却长期没有自己的文字。两宋时期虽曾借用汉字,创造了一种方块壮字,名叫“土俗字”,记录下了一些唱本,但使用不广,时间也不长。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曾于1955年为壮族人民创造了一种用拉丁文字母拼写的新壮文,但由于民间长期使用汉字,故新壮文尚属推广阶段。尽管如此,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的壮族人民,仍然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尤其是民歌和民间乐  相似文献   

2.
日本民族原没有自己的文字,随着汉字的传入,日本人开始用汉字来表达自己的语言。之后,又经过一代代的艰辛努力,逐渐完成了对汉字的吸收、创新与发展,终于把具有一字一音表语词特点的汉字完全融合到日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中去,形成了一套和汉语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汉字成了日本的民族文字。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对初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的亲身感受。许多同学在作文课上,感到没话可说,或写出的语言干巴无味,没有活力,没有生机。学生写起来难,教师改起来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有活力的作文来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4.
壮族古籍是指壮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以古壮字、汉字以及壮语言为载体的古代书册、文献典籍和口头传承及铭刻文书等.壮族古籍整理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60年,从零散无序到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值得总结思考.  相似文献   

5.
汉字与古壮字是当今壮族人群使用的两种文字。目前,古壮字在壮族民间宗教经典、山歌唱本、地方剧剧本、人名、地名、谚语等领域继续使用,汉字则已成为目前壮族最常用文字。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壮族就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壮族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壮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还有一部份分布在云南、广东等地。壮族有一千多万人口,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育自己的民族语言——壮语,它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过去对这一系支的语言,也有叫汉藏语系汉台语群侗傣语族”①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壮侗语族诸语言和汉语的关系非常密切。过去曾经有人认  相似文献   

7.
现行汉字是指目前通用的楷体汉字。它是记录现代汉民族语言的符号。尽管现行汉字依然存在着难认、难读、难写、难记等缺点,但是它的完美形式和强烈直观性,也是目前公认的突出优点。充分利用现行汉字自身的优点,提高现行汉字教学的速度和质  相似文献   

8.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交际中最重要的辅助工具,是扩大语言交际作用的工具。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希望能够看懂别人写的东西,也希望别人看懂自己所写的东西,谁都不愿意自己写的意思被别人误解,更不愿意因误解而造成政治的或人力、物力的损失。由于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本身有致命的缺点:难读、难写、难记、难查,书写时  相似文献   

9.
一、艰难的起步一个民族有了自己的语言,随着就有相应的文学艺术;有了自己的文字,文学艺术就更加繁荣。就我国而言,汉族是如此,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也是如此,壮族也不例外。壮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当她作为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站在中华大地的时  相似文献   

10.
一、日本人与汉字古代的日本是个只有语言没胡文字的国家。大约在四世纪初,汉字经由朝鲜传到日本。日本人接触汉文汉字后即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除积极学习掌握汉文外,还试图用汉字表记日语。汉字本来是表记中国汉语的文字。它是以甲古文为原形,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演化而成的表意文字。汉语的语序、语法、发音都与日语完全不同。用表记汉语的文字来表记日语,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了。但是,古代的日本人并没有因此而却步。为了能够顺利阅读汉文,使用汉字,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缩小汉字与日语之间的差距。在阅读汉文方面发明了  相似文献   

11.
语法结构是语言中最稳固的部分,一般不易受外来的影响,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语言关系中,一种语言吸收另一种语言的语法成分,以完善自己的语法规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秦汉时期,壮汉语曾是两种迥然不同的语言,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三国志》载,秦汉时期的壮族地区是“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迥异,重译乃通”。显然,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汉字的形意及其超语言交际功能作了归纳和研究。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对汉字的符号性重新认识,认为汉字不仅具有汉语符号的性质,更主要地体现了汉民族思想符号的特征。对汉字为什么一直停留表意阶段,也从文化角度进行了讨论,认为汉字对汉民族文化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对汉字“难认、难写、难记”特征作了求异思考。  相似文献   

13.
“汉字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众多的识字法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难题。以汉字自身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为指导 ,提出“新字理”概念 ,将各种识字法融会贯通 ,用这种“字理识字法”统帅各种识字法 ,不仅能很好解决“汉字难”问题 ,而且还巧妙解决了拼音及方块字的结合问题 ,这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 ,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中文学校的老师感到最头疼的问题是学生学汉字畏难情绪严重。华侨新生代的母语为双语,他们由所在国口语进到书面语易,而由汉语再学习汉字难;华侨新生代因为有所在国语言及其书面语作为交流工具,不像国内孩子必须学会汉字——这是他们不愿意学汉字的最重要原因。汉字难学是华裔新生代中文学习和汉语国际传播的“瓶颈”。降低汉字教学难度,促进华裔新生代中文学习和汉语国际传播的最有效途径是“基础华文”。  相似文献   

15.
日语中的汉字是由中国传入的。古代的日本人使用汉字书写自己语言的时候 ,与汉字的意义完全没有关系 ,只是借用发音书写日本语。日语中的“当用汉字” ,表现了一定的日本社会文化内容。较准确地理解日语“当用汉字” ,对于掌握较地道的日语 ,从而了解日本社会文化 ,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壮族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社会、语言原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群体特征,如英语素质普遍较差,语音语调带有一定的壮语特色等。影响壮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从壮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语言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二者给壮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期为改变这种状况、寻找可行性对策作必要的前提准备  相似文献   

17.
习作是最具个性化的创造活动,小学生习作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表达出来。"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个性是写作的灵魂,不同的人,个性不同,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也不相同,写出来也各具特色。教师在指导习作时,要从学生的实  相似文献   

18.
呼唤了百余年的汉字改革近年来渐趋冷落,其实人们对现有汉字仍有强烈的改革愿望。过去的文改路线是先准备条件,最终用拉丁化拼音文字取代汉字。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汉字改革应运用形声造字原理,使所有汉字改造成为保持传统汉字风格,规则性很强,便于记忆的音节方块字。新汉字由意旁、基本音符和调符三部件组构而成,意旁标示义类科学、合理,基本音符和调符标音准确、确定,没有变化复杂的多音多义字。新汉字推行后,估计小孩入学不到三年就可全部学会掌握,成人掌握更快,它将给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英语是一种语调语言 ,而壮语则是一种声调语言。单词重音和语句重音是掌握英语语调的基础 ,而壮语语调则受声调的制约 ,壮语中无单词重音和语句重音 ,这就造成了壮族学生在朗读英语句子时产生掌握不好句中升降变化、语句重音及句末升降的起点等困难。本文从语调的基本调型出发 ,从语调组的语法结构范围 ,通过英、壮对比 ,简要分析壮族学生学习英语一般语调的难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目前大力推进汉语国际传播的现状,指出汉语自身存在着方言多、汉字难、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认为要促进汉语的国际传播,就必须加强汉语语言规范的层次性、科学性、世界性,用规范化的标准来加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