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今年3月,中国统计出版社在广西桂林召开了全国地方统计年鉴出版工作座谈会,介绍国家统计局加强、改进统计年鉴资料整理和编辑工作的措施,商讨进一步实施全国各地方统计年鉴系列化问题,交流年鉴编辑、印刷和发行工作经验,以及研讨如何解决年鉴出版发行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参加座谈会的有京,津、沪以及有关省,自治区、计划单列的省辖市、重点省辖市统计局和海关总署,东北经济区统计信息中心、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统计出版社等32个单位的有关人员共57人。  相似文献   

2.
1987年3月,国家统计局办公会议专门讨论,研究了《统计资料书编辑出版实施办法》(草稿),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统计资料的编辑、出版工作的新措施,以推进统计信息社会化的进程近几年来,国家统计局及省、区、市统计局编辑出版的统计资料书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仅中国统计出版社从1982年到1986年就出版了《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等20多种资料书。大量编辑出版、发行统计信息资料,已成为“开放式”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有的资料书已经向国外发行。但是也应看到,在推进统计信息社会化的进程中也出  相似文献   

3.
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统计出版社创建于1955年。40年来,中国统计出版社认真执行国家出版方针与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出版方向,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我国统计事业发展服务的方针,出版了大量优秀经济统计书刊,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我国统计改革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统计》全国宣传发行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1997年《中国统计》全国宣传发行工作会议于7月17日在风光旖旎的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中国统计出版社总编卢精诚、中国统计出版社副社长刘科、中国统计出版社副总编项威参加了会议,海南省统计局符国王宣副局长出席会议并...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1日,是中国统计出版社成立50周年纪念日。值此喜庆之日,中国统计出版社召开了“庆祝中国统计出版社成立50周年座谈会”。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及全体局领导到会祝贺。与会的嘉宾还有新闻出版总署、中宣部,国资委、中国版协经济工作委员会、部分出版社和中央财经大学的有关领导。座谈会上,李德水局长在致辞中指出,“统计出版,肩负重任”,希望中国统计出版社通过社庆,建立新的起点,为统计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邱晓华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感谢中国统计出版社的工作,架起了社会了解统计,统计走向社会的一座桥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司长吴尚之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统计出版社成立五十年来,尽心竭力于统计出版事业,出了一大批好书,没有出过一本有问题的书。五十年,来形成了五个“一”的经验:即有一个坚强、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和经营管理队伍;出版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的出版物;建立了一整套健全的出版社管理制度;尤其重要的是有一个坚强的后盾——国家统计局对出版社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怀。他希望中国统计出版社以五十年为契机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国资委大型企业监事会副主席翟立功、中央财大党委书记邱东也分别讲话,对中国统计出版社成立5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就50年来中国统计出版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勤奋努力,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6.
1995年4月,全国地方统计年鉴出版工作会议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部分大中城市的80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国家统计局咨询员、原常务副局长郑家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司长叶震,中国统计出版社社长苏福刚和副总编辑谢鸿光及江西、甘肃、山西等省统计局领导。  相似文献   

7.
99版《苏州统计年鉴》在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组织的全国地方统计年鉴省辖市组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并同时获装帧设计奖。日前 ,受到了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的表彰。这是继1995年改版以来连续五次获此殊荣、98、99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苏州统计年鉴》是由苏州市统计局编辑、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面向国内外发行的一部反映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资料性年刊。近年来 ,在国家统计局、统计出版社的指导下 ,在市委市府的关心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统计年鉴编辑工作一年迈上一个台阶 ,除在全面性、准确性、时效上有…  相似文献   

8.
1989年2月28日~3月4日,中国统计出版社在上海市嘉定县召开了全国地方统计年鉴出版工作座谈会.为提高地方统计年鉴的出版质量,会议建议各地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统计出版社成立40周年前夕,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邹家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慕毕、国务委员李铁映分别题词祝贺。李鹏的题词是:发展统计出版事业,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邹家华的题词是:祝贺中国统计出版社成立四十周年;陈慕华的题词是:发扬优良传统,培育四有新人;李铁映的题词是:求真、求实、求精、求美。不久前,国家统计局作出了关于表彰中国统计出版社的决定。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统计出版事业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10.
1987年6月,中国统计出版社在秦皇岛市召开统计年鉴出版发行工作座谈会,交流近两年来《中国统计年鉴》和地区统计年鉴出版发行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并讨论了进一步搞好统计年鉴工作和全国统计年鉴系列化等问题。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河南、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甘肃,宁夏等省、区、市统计局,以及哈尔滨、沈阳、太原、常州、沙市、厦门等市统计局和东北经济区统计信息中心、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共42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加强1991年全国地方统计年鉴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不断提高年鉴质量,缩短出版周期,组织起全国统计年鉴的销售网点,逐步推广激光照排技术在统计年鉴出版工作中的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于1991年1月中旬在昆明市召开了全国统计年鉴出版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2.
周晶 《统计研究》2009,26(11):109-112
由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国际信息中心、统计教育中心、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信息报社以及兰州商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十二次全国中青年统计科学研讨会于2009年8月21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统计部门和高等院校的100多名中青年统计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198篇,经筛选,有138篇论文入选会议.  相似文献   

13.
在庆贺中国统计出版社成立4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统计出版之路》纪念文集。曾为中国统计出版事业倾注心血的老领导、老同志们欣然命笔,回忆中国统计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总结统计出版工作的成就和经验,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庆祝出版社40华诞,对《中国统计》更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因为《中国统计》的前身节 《统计工作通讯》诞生在统计出版社成立之前,出版好《统计工作通讯》则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建筑业统计人员成倍增加,他们渴望得到一套适合基层需要的建筑业统计书籍,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由杨实权同志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建筑业统计简明读本》,可以说是广大建筑业统计工作者的一位无声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今年8、9月间,中国统计出版社在沈阳召开了统计年鉴出版发行工作座谈会。与会同志一致认为,统计年鉴是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成果,编纂和公开出版全国的和地区的统计年鉴,是我国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搞好统计改革,变封闭式统计为开放式统计的要求。通过公开出版统计年鉴,把大量统计信息资料提供给全社会,这对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辽宁、  相似文献   

16.
记述我国社会主义统计工作历史的专著——《新中国统计史稿》(以下简称《史稿》)已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这部《史稿》是由王一夫同志主编的.一夫同志参加了我国统计工作建设三十多年的实践,而且长时期在国家统计局工作,其中一段时间担任国家统计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统计出版社组织编写的统计员自学丛书的第一种——《社会经济统计原理简明读本》,已经在1984年问世.1985年还将陆续出版《工业统计简明读本》、《物资统计简明读本》、《电子计算机基本知识简明读本》等.  相似文献   

18.
《统计研究》2012,29(11)
由中国统计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科学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培训中心、中国统计出版社和中国信息报社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和《统计研究》杂志社承办,北京市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机关团委、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统计研究院协办的第十四次全国中青年统计科学研讨会于8月6日至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国家统计局马建堂局长.中国人民大学陈雨露校长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85年工业普查资料(机密本)》一至三册已于1988年1月开始发行,因部分购书单位在来款信汇单上没有写清地址、单位全称、所购书名及册数,致使我社无法发书.请下列单位见到本启事后尽快与中国统计出版社发行科任会彦同志联系.地址:北京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发行科.邮政编码:100826.  相似文献   

20.
由国家统计局编辑,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统计摘要——1983》一书,已经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