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张载宇宙论和心性论之理论内涵及其关系的理解,在宋明理学史乃至中国哲学史上有着各种不同倾向,而解读者本身在“前见”上的差异正是造成张载思想理解中分歧的根源。本文分析并评价了从传统到现代学术背景下张载哲学诠释的基本范式,提出只有以思想的终极关怀、终极问题为基源,并遵循思想体系自身的逻辑理路,才能合理解决张载思想诠释中的歧见而作出恰当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沈云波 《兰州学刊》2007,(11):15-17
张载哲学之出现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尤其是在天道观方面.这种哲学史上独特的天道观在张载晚年的著作《正蒙》中得到了集中的阐述.文章以一种论证的形式重新陈述张载哲学之天道观,并把其中隐含但却没有直白的思想显明.这样一种陈述之所以可能也正因为《正蒙》一书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3.
儒家哲学在汉初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之后,随着道教的成立和发展以及印度佛教的传入,在中国的哲学史上逐渐的形成了儒释道并行发展的现象。由于佛教哲学和道教哲学在本体论上的地位高于儒学。为了儒学的复兴,张载建立了他的太虚即气的本体论。本文通过对探讨儒家本体论在隋唐之后的缺失,以及张载在本体论方面对《周易》和佛教思想的学习进而审视其在儒学复兴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罗马哲学中的原子论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元气论是中西哲学史上的两颗珍珠。它们是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在人类认识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探讨二者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的相似性和它们在体系上的共同特征,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中西哲学史的发展状况及特点,总结、认识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全面理解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哲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其主要的方面提出一点朕浅的看  相似文献   

5.
张载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认识论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对张载认识论的研究中,学术界分歧较大,本文试从张载认识论基本观点的阐述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张载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在理学体系的建构者中,张载以“气”范畴而独树一帜。张载的“气”究竟是什么?目前学术界的普遍看法是:从哲学性质上说它是唯物主义的;从哲学思维方式上说它是“体用不二”的;其哲学意义是对佛、道唯心主义本体论的彻底批判并是奠立其理学体系的基石,等等。 细细思索这些评价总觉得有点人为地抬高张载哲学。因为,第一、张载的哲学体系并不是  相似文献   

7.
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贯穿全部哲学史,但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据恩格斯考察,在古代“希腊人那里”.哲学基本问题表现为“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15页)哲学基本问题是我们据以划定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恩格斯把他的一贯思想贯彻于对古希腊哲学的分析,分析结果对古希腊整个哲学自然观的唯物主义性质总是全称肯定的,并且指出古代神话和灵魂  相似文献   

8.
一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哲学基本问题出发,考察了整个哲学史的发展.哲学基本问题中涉及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同的哲学流派以不同的内容来标明它的独特性,如古代哲学对于本原的寻求,近代哲学对于思想客观性的论证等.作为一个哲学史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成为区分哲学不同时期和流派的一个重要基准,如以对本原问题的回答不同而区分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自觉为标志的近代哲学等.  相似文献   

9.
<庄子>一书中记载有许多庄子和惠施的精彩辩论,这成为我们研究惠施思想的重要材料.从二人思想的对比研究中,我们发现庄子和惠施在存在观、认知方式、哲学方法、人生哲学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分歧与差异.庄子与惠施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两种思维进路,二人哲学思想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家与名家思想旨趣的差异.庄子及其代表的道家"逍遥"哲学在存在问题和人生境界上的确超越了惠施,但是惠施及其所代表的名家学派的"求真"的哲学和理性分析的哲学方法也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层次和内涵.  相似文献   

10.
张载在诠释儒家经典的过程中,批评汉唐经学重章句训诂、繁琐释经的学风,把经学义理化、哲学化。其思想的特点是重义理,倡道学,为往圣继绝学;重心悟、心解,轻训诂;提出气本论哲学,在气本论的基础上,构建其气学思想体系,把哲学本体论与儒家伦理学结合起来,发展了儒学和中国哲学,并达到较高的哲学思辨水平。从而发展了儒家经学,将儒学哲理化,在中国经学史、宋明理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占有独特的地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总结。  相似文献   

11.
冯契同志的专著——《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现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作者致力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描绘中国古代哲学逻辑发展的轨迹,在众多的哲学史著作中,给人以另辟蹊径之感。对于中国哲学史,冯契同志研究有年,颇多创见。早在五十年代,他已形成了关于中国哲学逻辑发展的基本构想。嗣后在给研究生讲授这门课程中,不断加以充实。专著付梓前,曾以油印本形式广泛征求意见,现经修订出版,必将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这里,就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略加评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哲学带有浓厚的伦理特性,这是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学术界同仁多所赞同的。这里要谈的是这种伦理型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特点,及其对于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 (一) 中国哲学普遍具有“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这是其宇宙观的基本观点,也可以说是伦理型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主要表现。天与人,所谓“天”,本指“天道”,即自然规律、宇宙根本;所谓人,则指“人道”,即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哲学史学术讨论会于八月中旬在北京召开。 会议就中国近代哲学的性质、形态分期、历史地位问题,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4.
张载在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实现了对"天人之际"的本体诠释和义理建构。张载的太虚本体论,既传承了汉儒的气化生成论,又吸收了玄学本末、佛学体用的宇宙本体论,丰富和发展了儒家生生哲学。张载以"合虚与气"而建构人性论,批判佛老空无人生观,发展出合乎儒家人道之实的人性论。张载还以"太虚"的精神境界解读《礼运》,弘扬了儒家式的博爱精神。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中国哲学史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着眼,本文拟从祖国医学与古代哲学的关系上,对中国哲学史的某些特点进行初步探讨。祖国医学上极天文、下穷地理、中悉人事,这一综合性的特点则对中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内容和思维形式的多样性有重大的影响;同时,以脏象学说为核心,包括阴阳五行、气血经络、四诊八纲、辩证施治等在内的中医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与自发辩证法的指导下逐渐形成的,是医理与哲理的有机统一。它最重要的理论经典《黄帝内经》是在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陆续编成的,当时和尔后的许多哲学家同时又是精通医理的医学家或养生家。正是由于祖国医学同古代哲学的这种十分密切的关系,使中国古代哲学从形成到发展,从内容到形式,从体系到方法都带上了区别于西方哲学的许多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6.
追寻世界的本原,探索存在最普通的本质根据,是本体论哲学亘古悠远的永恒主题。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不同时代的绝大多数哲学家又都用同一个范畴来表述自己关于本体的思考,这个范畴就是实体。实体构成了哲学史发展的基本链条,它把哲学史上所有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哲学联贯成一个整体。如果我们在最本质的意义上把哲学看成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实体恰恰构成了从古到今所有以实体为核心范畴的哲学体系之间最本质的内在联系。因此,用实体来指称这种思维方式应是顺理成章的。哲学最深刻的进步莫过于思维方式的变革,作为这种变革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着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它与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即“实体思维”究竟是什么关系?二者有哪些区别?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些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是什么类型的思维,其思维运行机制如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是一种情感思维,它既不同于以概念为中介的逻辑抽象思维,也不同于以表象为中介的形象思维.情感思维是以主体心理情感为反思对象的内向性思维,它是对主体心理和情感倾向的自我体验,是一种价值认识.我们考察中国古代哲学史,可以看出,情感不只是心理因素,而且也是思维中介物.主体情感体验是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并列的一种哲学思维形式.情感思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形式之一,它对中国传统思维乃至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就是思想性的历史,哲学史就是历史性的思想。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最重要的路径之一就是研究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对其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逻辑进程、所形成的思想格局以及思想图谱、所呈现的基本内容及其规律等作出全方位的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以来“化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彻底实现了“中国化”,即确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地位,并整体性地呈现出“一体多样”的思想格局。总体上看,这一思想格局具体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即从“一体一样”到“一体多样”再到“多样一体”的历史阶段。这一思想格局的形成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实现了“再度青春化”,焕发了青春活力。面向未来,构建“多样一体”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重在凸显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性”和“主体性”,以梳理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为着眼点,研究“一体”与“多样”的辩证关系,聚焦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进程中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等,并在上述问题的反思中赋予既有哲学学术体系以新的时代内涵、思想内涵、文明内涵,继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19.
张载和徐敬德分别是中国和朝鲜哲学史上气论哲学的重要代表。“气”是张徐二人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两人都强调气的物质性、对立统一性以及不灭性。然而张载的气学具有以义理为主的“四书学”特征,更侧重于物质性;徐敬德的气学则与道家哲学关系密切,含有更多的精神成分。在理气问题上,两者都主张理是气的内在属性,都使“理”凸现出伦理的色彩,但是在理的地位问题、理与气的结合程度以及对理的具体规定方面等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二人的气论哲学均显示出东亚气论哲学的泛生命性、泛伦理性、经验性和前逻辑性等特征,这既是其魅力之所在,又是中朝气论哲学发展滞后之根源。  相似文献   

20.
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王夫之哲学的最大特点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进行了较完美的结合,呈现为中国“朴素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的成熟形态”和“朴素形态的唯物辩证法发展的高峰”①。那么,为什么王夫之哲学是朴素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成熟形态”和“发展高峰”?它具有哪些朴素唯物辩证法的特征?本文试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进而揭示王夫之哲学卓越的历史地位和独特价值。王夫之哲学具有四个明显的朴素唯物辩证法特征。一、“实有”范畴的崭新概括中国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哲学在探讨世界本原问题时,大多没有摆脱具体物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