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域生产方式是在一个地域空间或区域内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一种主导生产方式为主,多种生产方式并存的复合生产方式.地域生产方式对一个地域的经济、文化、生态系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即能克服地域之间的交通、通讯等阻碍时,地域生产方式就从一个区域系统移动到另外一个区域系统,并有可能成为这个区域系统内的主导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指出,生产力是一种决定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它体现为生产工具这样的物质实体,所以从本质上说,生产工具就是生产力。因此分析生产力的内部因素,其实就是分析生产工具所包含的因素。首先,它包含人的因素,主要是人的智力因素,表现为人的劳动技能、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所以要想加速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及其整体素质。其次,它包含物的因素,这就是由“劳动手段的自然富源”引为的制造生产工具的物质材料。所以要想加速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加速发展材料科学和材料工业。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界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涵:生产力反映的是分工协作下的劳动者和自然的关系,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利益关系。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新的解释基础上,分析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4.
农华西 《学术论坛》2004,2(6):36-39
随着新能源的采用和生产工具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将导致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5.
董志勇 《江汉论坛》2004,48(1):24-28
本文认为,所有制是人类社会为了使自身在处理每一件与社会有关的客体时使自身有一个量上的限定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制度,或者更确切地说,所有制是人类社会为了使自身在处理每一件与社会有关的客体时使自身有一个量上的限定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的抽象和总和;人类社会需要有一个使自身在处理每一件与社会有关的客体时有一个量上的限定的原因是,历史上实际存在的每一个具体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的劳动能力和消费能力以及所能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而历史上实际存在的每一个具体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的生产活动和消费娱乐等活动又是由该共同体的每个成员分别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生产组织的社会结合方式之一,游牧生产方式曾经是草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对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保护生态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它逐渐失去了先进生产力的性能而成为中性生产力,与分工、协作一样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由于受人口、草场面积、产权结构、经济形态、社会组织、农耕等一系列苛刻条件的限制,传统游牧业不可能再现。但现代草原畜牧业则可以利用游牧生产方式的合理内核———轮牧制———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草场。  相似文献   

7.
夏巍 《兰州学刊》2015,(3):98-103
哈贝马斯历史唯物主义重建工作的重心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基本假定的修正。他依据新的生产关系概念改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并重新定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以社会组织原则取代生产方式作为社会进化的标尺。尽管他试图跳出知性解读的窠臼赋予基本假定以新的内涵,最终还是从实质上偏离了马克思的存在论视域。对基本假定的修正是哈贝马斯重建论最根本的失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合作思想的新视角来源于马克思,却不同于马克思合作思想的传统诠释,更不同于博弈论中的合作研究.马克思合作思想的新视角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入手,将合作放入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考察.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变革的历史 ,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近代以来 ,每一次生产力突破性的发展 ,都是当时科学技术重大进步所决定的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作用 ,必然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 ,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原理一直存在着误读误解。事实上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 ,在所有制与分配关系之间 ,存在着丰富复杂的辩证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调节人们利益分配关系的主要经济杠杆 ,但并不是决定分配关系的惟一力量 ;尽管生产力是所有制关系演变的最终决定力量 ,但人作为能动的社会实践主体 ,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资料所有制演变过程中发挥着直接决定作用 ;能否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生产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是判断所有制制度进步与否的首要标准和根本标准。依据所有制原理观察当代我国的所有制改革 ,我国的所有制改革将呈现六大趋势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农地制度改革 ;创新自然资源类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积极推进个人产权的社会化 ;加大国家对分配关系的调节力度。  相似文献   

11.
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生产方式概念的准确含义,不仅关系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基本原理——这一基本原理被理论界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以下简称基本原理)的正确理解,而且还关系到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准确把握,其理论和现实意义都十分巨大。本文将对作者关于生产方式概念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所进行的一些研究和新的思考作一论述。不当之处,欢迎理论界批评和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陈志忠 《理论界》2004,(4):49-50
研究非西方落后国家具体的社会历史,探求造成其不发达状态的根本原因,开辟符合非西方落后国家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是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马克思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探索并非丝毫没有涉及西方以外的社会发展问题;实际上,马克思始终没有放弃对非西方社会发展问题的思考。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正是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方法具体分析东方社会历史的一个可贵尝试。 一、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在《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内在机制是 :人们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一定生产劳动能力和力量 ,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发挥这种能力和力量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内在机制则是 :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形式 ,必会反过来影响人的生产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由此从整体上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古文化 《理论界》2010,(10):85-87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主要方面。在生产方式这个综合体中,生产力和所有制关系(生产关系)是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事物而存在的。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物质力量,它的实现和发展依赖于它所存在的社会条件。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它并不直接表现生产力,它是生产力赖以实现和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生产力运行的外在形式。  相似文献   

15.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并不是生产力,而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确定这一核心范畴并阐明其基础性解释意义,对于克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证化理解、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华 《理论界》2013,(6):99-101
学术界将阿尔都塞看作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然而,晚期阿尔都塞提出了"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对结构主义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以阿尔都塞中、晚期对马克思生产方式的不同解读为切入点,全面呈现他与结构主义的复杂关系。阿尔都塞中期对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的分析是静态的、同时性的结构性分析,强调结构对要素的支配地位,是名符其实的结构主义者。晚期阿尔都塞从偶然唯物论的视角解读生产方式,称之为"历史偶然论"的生产方式,关注要素的偶然发展及生产方式结构形成的偶然性,强调要素对结构的优先性。晚期阿尔都塞的研究虽然在术语上具有结构主义色彩,但在理论本质上已经与结构主义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有一个论争不断甚至被称为社会科学界“哥德巴赫猜想”的命题———“亚细亚生产方式”。人们为此费了多少心思,发了多少议论,但终不得其解。我本人也曾长期陷于此题的猜解,一度甚至觉得有了答案,并由此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有所认识。最近,又专门研究中国经济矛盾,在对其历史的考察中,不能不涉及“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有了新的感悟,发现是后人对马克思有关论述的误读,才有了本不该有的论争。而这种误读,恰恰表明研究方法上的诸多问题。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  相似文献   

18.
论先秦秦汉土地所有制变革的动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生产力的进步是土地所有制变革的动力。从裴李岗文化时期到战国早期,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石木农具,并无本质的变化。生产工具没有变化,土地所有制却不断变革,说明以生产工具为“指示器”的生产力不是土地所有制变革的动力。私有观念先于私有财产或私有制出现,而不是相反。氏族所有制、家族公社所有制和个体家庭所有制从来都是私有制和公有制的对立统一。私有观念和私有制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深化,从而导致氏族所有制过渡到家族公社所有制,再到个体家庭所有制。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观点认为“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只要打碎旧的生产关系,劳动人民就可以当家做主,改天换地了。但是,中国历史上千百年来一次次农民起义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并未使自己当家作主。由此看来,即使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也不能仅仅说成是生产关系。因此,不论从理论的除弊创新,还是从现实的指导意义上,都应该坚持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制约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因素很多 ,然而 ,其中根本性的制约因素却是源于经济因素。从操作的方向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 ,将大众化高等教育纳入新市场经济的“创建需求———创建供给”的思维方式中 ,于是 ,从新生产方式的建构中 ,大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形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 ,与学术研究的深入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