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研究走向文化研究是近年来文学理论研究中的走向,而身份与认同是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文化研究语境中,以族裔散居视角去审视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界定族裔散居、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等术语的文化内涵也就凸显出来.斯图亚特·霍尔作为文化研究的思想集大成者,其"两栖人"独特的文化身份成为我们研究他本人及他的<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提供了极佳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民族平等与"文化化"——国外民族政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目前关于民族政策的两种争论,即:在民族平等方面要求形式平等还是实质平等?在民族整合方面采取"政治化"还是"文化化"?对于第一个争论,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平等,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对于民族状况不同的国家而言,平等原则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所结合的"度",即如何让两者的结合既能满足政治民主的要求,又能完成国家政治整合的目标.对于第二个争论,虽然"文化化"不失为解决民族问题的良策,但是对于那些不具备采取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条件的国家而言,将"政治化"和"文化化"相结合的政策也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3.
巴赫金的"意义"理论初探──兼与伽达默尔等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意义问题,自古希腊时代起,就成为哲学家们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腊化时代的斯多亚派,对词语的意义、涵义、真理等问题,都作了有益的探讨;文艺复兴时代的约翰·洛克等人对"指号"(sign)的本质等作了研究,指出"语言是组织社会的最大工具"①。然而,在笔者看来,真正地对意义与涵义的本质研究以及围绕这一问题所展示的热烈争论,还是近百年的事。上个世纪末的90年代,德国著名数理逻辑学家、哲学家弗雷格的《论涵义与意义》(UberSiunundBedeutung,1892)应被视为开创这一研究的发动之作。在弗雷…  相似文献   

4.
现实社会中有关"荤段子"的"争论"体现了社会学的价值取向,而争论本身已经构成了事件的组成部分,社会学在这场争论中话语实践过程则体现出社会学价值取向与学科实践之间的悖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国内的有关电视现象,对三篇西方学者的电视论文作了评论与发挥.电视能够提供幻觉,为"电视的孩子"建构一种文化身份,使他们以这种身份来建立与社会的关系,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这个过程让我们既看到电视在全球化时代所起的作用,也看到全球化时代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这种"身份政治学"揭示出身份认同的精神文化特征,以及它对社会政治生活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的内容包括调查研究、制定计划、传播实施和反馈评估.时下国内"策划"成了一种十分时尚和流行的说法,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诸如政治策划、文化策划、军事策划、企业策划等等.那么作为公共关系工作步骤之一"制订计划"中的"策划"与其他"策划",是否具有相同的含义,其自身是否具有独特的特定意义,对这方面问题本文作了思考与解读.  相似文献   

7.
组织人力资源的"文化范成"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奎 《学术研究》2003,(10):43-45
文化管理是当代管理的新阶段。组织文化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功能问题是当前文化管理研究的热点与焦点之一。本文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文化范成”概念 ,并就概念的内涵、外延、特性和意义等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8.
英国文化研究原初是一项国内的事业,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议题迅速国际化.霍尔开始高频率地谈论身份、混杂、新族性、英国性、全球化;莫利的话题也从国内的"积极受众"转向了"全球媒介、电子图景、文化疆界"等只有全球化时代才有的课题.于是,也就有了英国文化研究与"文化帝国主义"命题的相遇.由于传统上"文化帝国主义"不是英国文化研究的重大主题,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未得到学界认真的梳理.以英国文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家霍尔和莫利为中心,建构"文化帝国主义"与英国文化研究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联,可以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研究提供某种可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自8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被介绍到我国之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而近几年,“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又成为国内学界探讨的另一热门话题。“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同时并存使理论研究本身变得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前后,我国学界发生了关于"美的规律"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为美的规律究竟是客体的规律还是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规律.本文认为,关于美的规律的争论在语义上进一步辨析了马克思说法的含义,但对美的规律的讨论还应该考虑马克思前后期思想的变化以及实践概念本身对美学研究的适用范围.这场论争本身暴露了我国美学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炎 《河北学刊》2004,24(5):5-10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语境下,左、右派别体现了人们对"自由"与"平等"、"博爱"之间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尽管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但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公开的、平等的、程序化的.在此情况下,舆论上的彼此对立常常会导致行为上的互相妥协.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左、右派别往往被赋予正、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因而其存在的理由是不平等的,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非程序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舆论上的表面一致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矛盾.因此,对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进行深入地反思,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性、和平的制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13.
“养老”·“教养”·儒家“教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以往一些论著已经注意到"教养"这一说法的出现与上古中国庠序中的"养老"有关联,但对这"养老"的具体内涵的解释却并不准确。文章对"养老"的内涵重新作了分辨,并进而考察了先秦儒家在春秋战国之际对"教养"内涵的改造,从而找出了"教养"之所以后来与人的人格修养关联在一起的人文逻辑线索。通过对"教养"原意的追溯,论文揭示了先秦儒家教化的独特品格与其对于人的生命成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狼"与"启蒙"     
陈舒劼 《江淮论坛》2006,(6):179-185
本文以《孤独者》、《山上的小屋》、《怀念狼》、《狼图腾》四个文本为例,探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中狼形象与启蒙含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5.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具有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宗教追求的是"信仰",科学追求的是"知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既有可能导致宗教势力对科学行为的禁锢和迫害,又有可能诱发科学成果对宗教信仰的颠覆和批判。另一方面,如果宗教以理性为工具来追求信仰的话,就会在追求的动力和方法上与科学相联系。这种联系,既有可能促成科学的发生,又有可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宗教与科学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忽视了二者之间彼此联系的一面。而在西方的历史上,宗教的追求与科学的产生、宗教的热忱与科学的动力、宗教的信仰与科学的方法之间,都曾有过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杨桂森 《江汉论坛》2004,1(6):48-50
本文以"应当"隐含着"能"与"不能"的价值旨趣为路径,认为"能"一方面是道德之外的有为,另一方面是道德之内的准许.前者是道德主体的能力所为,后者是道德原则的划界.由此认为,"应当"包含着已然与未然的张力,实现主体应尽之责与其能力、善与可欲之善有机结合,预示着伦理原则对人的引导和激励,并担当教化、教言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救亡"和"启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些观点至今仍然被沿袭使用,对中国近现代思想以及文学研究都有很深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永中 《江汉论坛》2008,1(2):119-121
本文从封面、插图的角度考察<新青年>杂志"人"的视像的演变.文章认为,<新青年>杂志早期注重个人视像的建构,后期倾向于以底层阶级或革命阶级为代表的人民视像的营造.视像话语变化与文化思潮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周世中 《文史哲》2003,(4):97-98
我国法理学直接来源于苏联的法理学 ,间接秉承着欧陆法理学传统。该传统在以往的特点是特别关注法律的“宏大”问题。 2 0世纪以来 ,欧陆法理学明显出现的对司法中微观问题的系统论述 ,并未在我们这里得到回应。只是近些年来 ,随着中国司法改革任务的提出以及司法在法治乃至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地位的日显 ,我们才开始关注司法并同时关注欧陆和英美关于司法的理论。尽管如此 ,我们对于司法中法理学问题的探讨还只是初步的 ,还没有引起法理学界的共同关注。这就需要我们不失时机地将法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放到以司法为核心的法律之“微观论证”上来。本组笔谈的目的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20.
朱奇志 《江汉论坛》2004,4(5):87-90
龚自珍和鲁迅一生都与"梦"结下不解之缘.龚自珍的"梦"是忧患的宣泄,理想的升腾,往事的感怀,做的大凡是美梦、好梦、奇梦,体现出绚丽浪漫的色彩;鲁迅的"梦"则远远溢出"梦"之常态,成为内心黑暗影子的暗示和强化,做的大凡是苦梦、噩梦、毒梦,播撒出阴森愁惨的"鬼气".这种明显的差异,表现出两位先觉者各自不同的心理个性和时代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