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利强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4):24-27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中,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出现的不协调现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对中原经济区食品产业发展状况与食品安全形势的分析着手,从社会公众、食品企业、政府管理、对立思维等4个方面研究了食品安全与食品产业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总结出食品安全与食品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机理:食品安全是食品产业发展的生命线,食品产业发展是食品安全的推动力,转变发展方式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确保食品安全是促进食品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李晶晶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72-74
选取11个经济指标构建中原经济区27个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19.0数据统计软件,对中原经济区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郑州竞争力最强,南阳次之。指出中原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不足,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食品产业是河南省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点支持产业。分析了河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河南省食品产业的增长情况,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对食品产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原经济区食品产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郑汴一体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了郑汴一体化的进程。工业中各行业的静态和动态集聚指数分析表明,郑州和开封是实施一体化的理想区域:1.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实来看,郑汴两地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区域分工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2.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郑汴集聚的非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是两地快速成长的产业,在产业内和产业间会形成规模经济-分工。3.郑汴产业对接不是单方向的开封对接郑州,而是存在着郑州对接开封、开封对接郑州和郑汴相互对接等三个层面。4.郑汴一体化使两地所获得的利益并不对等,郑州汲取了郑汴一体化的大部分利益,而开封有进一步被空心化,进而沦落为落后产能承接地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王明磊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0(6):86-87
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时机,以数字新媒体为依托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新媒体在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产业结构、传播手段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霍清廉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3):4-7
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经济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目前河南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指出了河南县域经济"短板"的实质问题所在,探讨了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77-81
文化的一体化既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稳妥、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调查显示,当前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还存在理念规划缺失、集体活动匮乏、产品有效性不足、设施普及率及利用率低、服务管理相对滞后等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明确文化建设的理念和规划、丰富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的供给、平衡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建立完善的文化建设投入机制等,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有序跟进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孙启河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3)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土地供给面临严重挑战,主要是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行政管理改革,离不开法治化的保障.具体来说,应当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法律机制、完善土地规划法律机制、改革土地审批机制、健全土地征收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9.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促进河南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强化东西联动、服务国家大局的重要方略,也是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绝佳契机,能有效破解高校发展"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等问题。高校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肩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重要功能,探究中原经济区建设赋予高校的责任和使命,谋划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高校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对于提升河南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中原经济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出发,以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为基础,结合《指导意见》,着重分析了焦作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研究了焦作未来发展中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内涵和战略意义并不仅限于西部地区的发展。西部大开发给中部大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与挑战表明,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本来就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统筹区域发展的崭新思路之下,中部 地区应主动置身于西部大开发的行列之中,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促进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郭馨梅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91-96
现代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北京作为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作为世界级服务中心的建立与发展,北京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北京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本文在分析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较为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效率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力地支撑了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其中,技术进步是唯一动力,年均进步2.9%;综合技术效率则是退步的,年均下降0.8%。省际比较显示:东部沿海地区转型绩效较高,进步最大;西部地区的转型绩效也较高,进步较快;河南所在的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绩效最低,进步也相对迟缓,且与全国的差距日趋扩大。因此,要针对阻滞转型的原因,采取对应措施,大力推进转型。 相似文献
14.
马志强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外商投资既涉及复杂的经济活动,也涉及复杂的法律活动。外商投资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大量吸引外商投资,引领外商投资为中原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外商投资中的不当行为又会给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建设带来“麻烦”。因此,在外资准入和监管方面要把握宽严的平衡点。必须加大对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利用中原经济区的自身优势,加大服务业的引资步伐。 相似文献
15.
赵雅坦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6):132-134
伴随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探索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开发变得愈加重要,阐述了中原经济区软环境建设研究现状,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维度——软环境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讨论了中原经济区软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和重点,提出了优化中原经济区软环境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郭馨梅孙文茜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29-36
首都现代零售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规划、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空间布局的演变、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资本市场的发展、奥运会举办、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协会建立健全等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面临着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化、层次化,零售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管理和专业人才的短缺与流失,外资零售业抢滩北京的速度与规模进一步加快和扩大所带来的竞争加剧等挑战。 相似文献
17.
赵姗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18-422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文化资源融合存在流动不畅、国际化进程缓慢、政策和金融支持不到位、智能资源欠缺等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是思想观念落后、经济体制缺陷、政策法规滞后、管理体系不完善。因此,城乡文化资源融合必须实现优化,路径在于加强管理体制创新,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落实公共财政制度,健全金融支持机制;加大资源宣传力度,培育环境保护机制;深化市场体制改革,规范市场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牛长海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95-198
2011年10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2011年3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这对于加快河南省经济建设来说无疑是一次绝好的机遇。面对这一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河南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响应、主动对接。关键点就是高素质人才输送。本文从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入手,探讨了高校如何开展实践教学,探索河南高校如何更加有效地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9.
王艳红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4-57
加快和谐中原文化建设步伐,要立足于发展实际,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核心,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为载体,以激发文化人才的创造活力、拓展人民的文化视野为目标,以提升中原文化在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着眼点,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与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